九州台工程地質實習日記

九州台工程地質實習日記

今天下午是集體在文科樓上課,姚老師主要講了羅盤儀的結構、功能以及使用方法。本來我以為羅盤只有一根磁針,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小小的羅盤儀竟然有那么多作用。有管水準器,圓水準器,刻度以及不起眼的按鈕。羅盤儀可以測產狀三要素即,走向、傾向、傾角。測走向時將長邊緊靠被測斜面;測傾向羅盤長邊指向傾向方向,待圓水準器水平時讀數;測傾角用長邊緊靠斜面,待管水準器水平時讀數為傾角。羅盤儀還可以用來測方位、定方向,方法是羅盤指定北方向後讀南針讀數。還講了方向角和方位的關係,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等。此外,姚老師還介紹了方向和方位的表達方式:象限法、方向(位)法、圖示法。

通過姚老師的講解我知道了壩的類型主要分為土石壩和混凝土壩。我了解到土石壩對地基要求較低,壩址周圍一般有豐富的天然建築材料;而混凝土壩對地基、地質條件要求較高,大部分建在堅硬、穩定的岩石地基上。錄像還介紹了壩址、壩型的選擇受岩土及工程性質、地質結構、地形地貌、水文地質、自然地質現象、天然建築材料等方面的共同影響。

這兩天我對即將到來的野外實習熱切盼望,這畢竟是難得的一次實際考察,這是一個能夠將課堂所學知識與實際相結合的難得機會。期待~~

九州台工程地質實習日記

早上八點多,天公作美,幸好雨有所趨緩,天氣晴朗,心情大好,我們還是按原計畫出發了。福清是實習的第一站,大家在車上都很興奮。

我們在西山學校接待處下車,緊接著我們隨老師一起到那樓房附近的岩石邊坡旁邊,老師大致介紹了該地質邊坡的特點。此坡不高但坡度大。然後我們沿著324國道走了大概200米到達064公里碑處的山體旁。在那裡,老師叫我們每人撿一塊石頭自己感受、觀察一下。老師介紹說這裡的岩石是流紋岩(岩漿岩中的酸性噴出岩),組成礦物顆粒具有定向有序的流動構造排列。由於該山體是由流紋岩構成,雖然邊坡高30M左右,但是穩定性高,所以防護措施相對簡單。接著我們坐車到下一處,該處是雙向路障式邊坡,岩體強風化,穩定性差。所以採取了相應的措施:坡腳毛石砌擋牆、表面噴水泥砂漿。

此時更興奮了,因為我們的終點站是福清東張水庫(石竹山),野外實習的同時還可以飽覽美景。從老師那裡得知,大壩建於1958年壩長160多米,為重力式混凝土壩。最後我們參觀了壩底,該處主要是整體塊狀結構的花崗岩岩體。並且實地感受了地質環境與大壩工程的關係。我們還用羅盤儀測了一些坡面的走向、傾向、傾角。

輕鬆愉快的時刻到來了:吃午餐、自由活動?

總之,實習的第一天我受益匪淺,這樣的學習方式輕鬆愉悅!

九州台工程地質實習日記

洪塘路線

早上出發的時候天空陰沉沉的,料想今天得雨中漫步了。但是我們還是按原計畫坐車去往洪塘大橋。

今天花在車上的時間少,不一會兒,我們就到達洪塘橋下。我本來是想目睹一下ppt里嚴重變形的橋墩,但是經過06年的加固維護,現在只能看到增大後的橋墩了。老師首先給我們介紹了閩江綜合概況,比如閩江起的重要作用;閩江河沙純度高、質量好,等等。老師通過該處(閩江下游)的地質環境介紹了河流堆積作用的特點,並且詳細的介紹了橋南段侵蝕作用強,堆積作用弱,承台露出地面的原因。接下來我們上了將近2公里長的洪塘大橋,走到橋北岸(福州港)的橋墩下。在這裡老師介紹了橋墩所處的堆積階地;並且詳細說明了該段橋的病害部位、情況、原因;還介紹了對橋墩的加固措施。

接著我們來到金山寺公交站點的邊坡旁,這是一個表面噴砂漿的防護坡。遺憾的是,老師說該邊坡的改造弄巧成拙,破壞了原有的自然硬質岩邊坡,對國道的安全、景觀有負面影響。此時雨愈下愈大,我們冒雨走了一段路來到洪山大橋下,衣服鞋子都濕了。老師介紹了洪山橋的概況和主要講述了不遠處的舊解放大橋(不能拆、不敢拆、禁止拆)的原因。使我們恍然大悟,留著這么一座舊橋竟有這么大的作用:攔截、消航、保持北港侵蝕程度?

今天的行程結束了,雖然很累卻很充實,大家冒雨求知的精神可嘉!

九州台工程地質實習日記

長樂路線

今天天氣晴朗,我們一大早就向期待已久的長樂出發了。今天的好天氣專們為我們準備似的,大家都很興奮,有的同學還多帶了褲子,準備海邊玩水。坐了將近一個小時的車,我們到達長樂江田加油站,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附近的 “天堂門口”。那裡是一個沉積岩的地質構造剖面。在這裡我們可以容易地看出褶皺構造中的背斜構造;大門口兩側,一側傾向坡上方,一側傾向坡下方;兩翼不平整,不對稱。最後老師讓我們動手測量剖面的走向、傾向和傾角。

接下來,我們坐車前往心中嚮往的長樂下沙海邊。下沙比想像中要遠,車坐了很久,當車駛進海邊度假村時前方豁然開朗,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無際的海洋,映入眼帘的是柔軟的海灘、巨大的燈塔。我們來到燈塔下方的岩脈上,老師開始講解,燈塔底是建在巨大的岩漿岩體之上,有很多節理構造。我們現場感受了節理面、斷裂面的特徵。最後老師還介紹了海水對海岸的地質作用類型、強度? 老規矩,我們開始用羅盤儀在岩石周圍測量幾組產狀三要素。

接著玩的時刻到了,我們匆忙吃完乾糧。然後在海邊拍起了照,集體脫衣玩水。無垠的大海,讓我們盡情的放縱,累了躺在岩石上曬太陽?

九州台工程地質實習日記

鼓山路線

今天是陰天,陰冷的天氣加上崎嶇陡峭的山路,大家對爬鼓山既畏懼又興奮:爬山途中的畏懼,爬上山頂的興奮。在崇山峻岭之間,那些蜿蜒艱險的山路,直上天空的“天梯”,讓我感受到了人類改變自然的能力。

在山腳下的公路旁,借一棵長在岩石上的樹,老師給我們介紹了岩石風化類型中的生物風化。隨著樹根系的增多、直徑增大,岩石的生物風化也加劇了。我懂得了,不是所有的植物對邊坡都有積極作用,它具有兩面性,所以選擇邊坡植物需先經過試驗。再走一段路,我們看到了具有福州地方特色的鼓山花崗岩(即:晶洞花崗岩),此花崗岩有特殊的晶洞構造。接著老師順便講了花崗岩在國家戰略物資、國防、能源、材料中所占據的重要地位。之後我們就開始登山了,直奔半山頂停車場採石開挖剖面,該處的花崗岩遭受分化作用後工程性質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出現全分化層、強分化層與弱分化層,甚至岩石中還包裹著新鮮岩石。岩石不均勻、不連續、各項異性;似土非土,似岩非岩。最後我們到達終點站---鼓山西道半山亭。老師讓我們感受此處岩石的物理風化作用,岩石由大變小,由完整變凌亂、破碎。

由於一回學校就得交實習筆記,我們徑直往西面的一條登山小道下山,趕往山腳下整理筆記。爬山很累,但是我們得到了精神上的滿足和身體上的鍛鍊。

九州台工程地質實習日記

很多事只有親身體會了才能知道,就象這次實習,除了受到很多苦之外,還學到很多在學校沒有學到的東西。

首先,我深刻的認識到,很多人在實習走之前就把這次實習當作一次公費旅行的態度是科學的。經過實踐證明,我們的實習確實是一次旅行。

我們先到了克旗,在克旗參觀了克什克騰地質博物館,在解說員的耐心講解下,我們了解到了很多地質方面的知識,雖然現在那些知識已經忘光了。然後又去了巴林草原,身臨其境的感受到的草原風情,老師同學們為了銘記這一無限光榮的時刻,紛紛拍照留念,照片的背景會向他們的親朋好友證明他們曾到過廣闊無邊的草原,照片上他們豐富的面部表情會向人們透露,他們在草原上的心情是開心愉快的。

草原上盡了興,大家高高興興的坐上大客,前往奈曼

在奈曼我們參觀了奈曼王府,然後用掉一天的時間去采點畫圖

其次,經過這次實習讓我認識了一座漂亮的城市——承德。在奈曼完成任務我們就直接到了承德。在承德我們去了避暑山莊,避暑山莊的門票貴得不像樣,但是免車費免住宿的到一趟河北,不去一趟避暑山莊更不像樣,所以大家都去了。照樣每到一處大家拍照留念以供回味炫耀。

最後,我們途經大山草原,見到了各式各樣的地貌,有助於我們了解和掌握土地的分布形態,與我們專業息息相關。

結論:實習是一次難得的學習的機會,我們應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路上要注意不斷提高和充實自己。一路上收穫頗豐受益匪淺!

九州台工程地質實習日記

今天是我們即將開始的實習的第一天,下午兩點鐘在二教我們舉行了實習動員大會。王老師為我們介紹了實習的地點,實習的內容,實習的安排以及實習的相關注意事項,以及相關的專業知識。賈老師跟我們講了講這次實習對我們的重要性,以及這次機會對我們的專業知識提升的幫助。最後郭老師對我們說了說去實習基地需要帶的生活用品,以及在那裡的注意事項,一定要遵守紀律,不能給當地人帶來麻煩。就這樣我們期待著實習的到來。最後我們坐上校車來到了實習基地,對實習基地充滿興趣!

九州台工程地質實習日記

早上吃過早飯後,在王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向著實習的第一個目的地亮甲山出發。經過四十多分鐘泥濘的步行之後,我們到達目的地,映入眼帘的是一個陡峭的崖壁。眼前的崖壁是由一層一層的層理分明的沉積岩構成。待大家集合之後,王老師給我們講解了岩層的三大性狀即岩層的走向,岩層的傾角,岩層的傾向。還為我們演示了如何用羅盤測量岩層的產狀。在老師演示之後我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了岩層傾角、走向的測量。之後我們到達崖壁的另一側,看到了傾入岩,以及岩縫之間有水滲出的現象。老師為我們一一講解了這些現象的成因。老師們給了我們照相留念的機會,每位同學都興趣高漲,最後王老師教給我們在圖紙上定位,然後整理了筆記,最後我們開始返回基地。

九州台工程地質實習日記

今天的地點是位於實習基地內的地學博物館,在博物館內布置著各種關於地學知識的牆面以及地球的立體空間,比如說小型的地球模擬,太空還有溶洞之類的。博物館分為三個廳,由博物館講解員帶領我們參觀,觀看了各種地學圖片,這讓我感到很驚訝,大自然的力量是無限的,他能描繪出各種奇特的景觀。在參觀下我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地球運動的知識!最重要的是了解了柳江盆地的相關知識,比如說它的構造!最後還參觀了一些比較特殊的岩石,講解員對這次參觀做了總結,最後我們對講解員表示感謝!

九州台工程地質實習日記

今天的實習地點是沙鍋店,早上吃過早飯後,我們開始向目的地進軍,穿過小山村翻過幾座小山,沿途中看到了當地農民種的各種莊稼。最後我們到達了今天的第一個地點,這裡是一處具有代表性的斷牆,同學們紛紛拿出手機拍照,老師講了幾句之後,我們又往另一個地點出發,這裡是一個斷崖,站在頂上看到對面是陡峭的斷崖。看到了這裡的斷層,背斜,向斜以及岩牆,這是從來沒見到的!路途中經過的村莊那么純樸,他們那的房子很有特點,一般分為兩層,第一層比較低,第二層是住人的,這樣的比較適合當地的氣候!看完之後我們的隊伍開始返回基地!

九州台工程地質實習日記

今天是實習結束的日子,早上同學們早早的起床收拾行李等待著校車的到來!在秦皇島實習的這幾天,同學們並肩作戰,克服下雨天的泥濘完成了本次實習任務。到了該回校的時刻,我們坐在校車裡暢聊著實習期間的快樂!回到學校後我們開始整理實習期間的資料和筆記。認真的整理各種數據,書寫實習報告!同時我們非常感謝老師在實習期間對我們的關心照顧,我們將以優秀的實習成果交給老師!不能辜負老師安排的這次寶貴的實習機會!

九州台工程地質實習日記

20xx年3月1日,我開始了為期兩周的畢業實習。這次的實習單位是河南地礦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我實習的地點在焦作市中站區。工程名稱是和祥小區,這是一個安置小區,我們所要做的工作是:

一,查明工程場地地基土的岩性、時代成因及空間分布特徵,提供設計所需的各層土物理力學性質指標,分析和評價地基的穩定性、均勻性和承載力。

二,查明工程場地不良地質作用的成因、類型、分布範圍及其對場地穩定性的影響,預測其發展趨勢,並提出防治措施及有關技術參數。

三,查明埋藏的河道、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對工程不利的的埋藏物。

四,查明地下水類型、埋藏條件,含水層特徵等,提供地下水位及變幅深度,提供抗浮設防水位。評價地下水對基礎設計施工的影響及其對建築材料的腐蝕性。

五,查明有無可液化土層,提供有關抗震設計參數,對場地和地基的地震效應進行評價。判定場地土類型及建築場地類型,對抗震地段進行劃分。

六,對需進行沉降計算的建築物,提供地基計算變性參數,預測建築物的變形特徵。

七,對地基基礎方案進行分析。首先對天然地基的適宜性進行評價,當天然地基不能滿足要求時,論述採用複合地基或樁基方案的可行性,並進行論證對比,最後提出地基基礎方案傾向性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