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端午節的小學生日記100字五篇

篇一

今天是端午節,我洗過手就來到飯桌前。呀!只見飯桌上擺滿了粽子。有肉粽;有棗子粽;有蛋黃粽;有紅豆粽……看得我直流口水。

我先給媽媽解了一個粽子,再給爸爸解了一個粽子,最後,再給我自己解了一個粽子,就津津有味地吃起來。飯桌上,我們邊吃邊聊,屋子裡充滿了端午節的快樂氣氛,瀰漫著香噴噴的粽子味和濃濃的艾香。

我愛吃粽子,愛過端午節,愛享受節日的歡樂氣氛。

篇二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聽說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端午節要包粽子,可以包很多種:有肉粽,赤豆,蛋黃,白水粽等等,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包。

當初老百姓在得知屈原投河自盡後,就紛紛來到了河邊包了很多粽子扔入河中,希望河裡的魚蝦不要把屈原的屍體吃掉。這就看出了老百姓是非常愛戴這位愛國詩人的。除了吃粽子之外還有一個就是賽龍舟,在一條船上大家分成左右

篇三

早晨,我吃了一隻粽子和一個鹹鴨蛋。我覺得很奇怪,平常不喜歡吃的東西,今天怎么特別好吃呢?原來,今天是端午節,所以吃粽子和鹹鴨蛋特別有味道。我吃得津津有味,一會兒就吃光光了。

中午,外婆教我包小餛飩。我第一次包,沒想到就學會了。媽媽卻不會包,只好包餃子。我和外婆包了好多好多的小餛飩。

燒好後,我又吃得津津有味,覺得今天的小餛飩太好吃了!原來自己動手包的,特別香,特別美味!

今天,真是美好的一天!

篇四

“五月五過端午,大家來包粽子敲呀敲鑼鼓”。大家應該都聽過這首兒歌吧?只要一聽到這首兒歌就知道端午節馬上來到。

過節之前我想給大家講講端午節的來歷:公元278年農曆五月初五,秦國占領了楚國的首都,楚國偉大詩人屈原感到很悲傷,就投河自盡。人們知道後划著船只去江河上尋找屈原的屍體,往江河裡投米糰(後來叫粽子),從這開始就有了“端午節”,在這天,人們還要吃粽子、雞蛋、喝雄黃酒來紀念屈原。

在端午節里,我和爸爸媽媽去山上摘艾葉,在家裡包粽子,掛蒿草,還看了賽龍舟,這個端午節真有趣。

篇五

我國民間過端午節是較為隆重的,因為端午節在五月初五,所以又稱重五,也稱端陽。

端午節的主要活動有:賽龍舟、帶香囊、吃粽子和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賽龍舟和擊鼓是為了驅趕走魚蛟蝦蟹,別去吃屈原的屍體。這一天,人們還要在小孩的頭上用雄黃酒畫一個“王”,在門口放上艾葉、菖蒲,在身上噴上雄黃水,讓五毒——蛇、蠍、蜈蚣、*、壁虎不上身。最有趣的要屬碰蛋了,我們每個人準備一隻熟蛋,在上面塗上顏色碰,誰的蛋殼碎了誰就輸了,誰的蛋保留到最後就是第一名。

真期待下一個端午節的到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