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與責任_日記一則400字

“常太息以掩弟兮,哀民生之幾多艱”時隔千年,吟誦屈原的句子,仍然能看到他在江邊悲憤地踱步,他日日在憂國憂民的苦痛中生活,到最後成為世人最尊敬的政治家,只因他的責任一直都在盡力去做。

責任就是義多,是我們有能力去做年一定要做的事。盡到自己的責任便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成就了小處的快樂,這樣,人的心裡如何不快樂,有道德感和成就感,促進了社會的不斷進步。責任盡完後的快樂不是平常吃喝玩樂的快樂,這是一種高級的情感體驗,不是人作為生物獲得的一種本能的快樂。

盡到責任的人一定心胸廣闊,一定是有道德的人。日日行善、處處盡責任,便處處快樂時時盡責任,便時時快樂。責任每個人都有,但不是每個人都能盡到,負責任固然痛苦,可負完責任後心中的石頭落了地,豈不輕鬆了好幾倍?苦中作樂,才是真正付出的結果,才是汗水澆灌的果實。在我的體驗中,不只一次地體驗過責任完後的舒暢,甚至天都亮了許多。開學前一天黑夜,我總是能用幾桿筆和一盞檯燈創造奇蹟。看著鐘錶上的時針和桌子上的作業,心中總會十分踏實:折磨了我一個假期的作業,終於沒了!

所以盡責一定要有始有終,方能苦中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