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日記500字【3篇】

篇一

沒有陽光,世界是昏暗的,我們將無法生存。正如沒有祖國,也就沒有我們。作為繼承人,我們應當好好報效祖國,成為它的支柱。

從我記事以來,我就知道有一位硬漢。他就是外公,外公出生於1926年,少時曾別親人,參加了新四軍。在那個山河破碎的時代,外公跟隨著中國共產黨一起拯救陷入水深火熱的祖國。

在拯救過程中,有一位班長是爺爺的戰友,大家尊稱他為仇班長。這位班長在戰鬥中指揮戰鬥,它站在高坡上揮舞著紅旗指引著戰友們向敵人進攻。敵人發覺,這位班長是關鍵人物,於是全把矛頭——敵人的炮彈對準了他。

不停在地他身邊轟炸,而仇班長毫不畏懼,依然指揮戰鬥。敵人步步逼近,炮彈聲聲爆炸。這時,不幸的事情發生了:突然有一顆炮彈向班長飛去,等到黑煙漸散,卻是一場慘不忍睹的畫面。他英勇的犧牲了。本有機會撤退的他,卻選擇了在自己的位置上戰鬥到最後一刻。

對於仇班長的死,讓人悲痛不已。再從我們現實生活中來看,人們又是不是像仇班長一樣呢?事實證明,卻十分令人心寒。如當我們對國旗行注目禮時,有的人在做小動作,低著頭;當莊嚴的國歌奏響時,有的同學還在竊竊私語,難道這就是我們所謂的愛國嗎?國旗乃是祖國的象徵,那是數億炎黃子孫的崛起,那是一個文明古國的飛躍。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中國永遠在我心中,我永遠永遠與陽光同在!

篇二

國旗,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徵,我們是中華民子,怎么能不愛國旗呢?  

每個星期一的早上,我們都參加一次升旗儀式。

這個星期一,我們按時常穿上美麗的校服,戴上紅艷的紅領巾,排著整整齊齊的隊伍,來到升旗的地方。

我們肅立著,目光灑在國旗上。在一片動聽的音樂中,六個少先隊員維護著國旗,走到旗台上。雄混有力的國旗響起來了,國旗冉冉升起。幾百雙眼睛望著國旗,似乎在像國旗表白:我一定不會辜負祖國的期望,好好學習,將來為建設做出貢獻。幾百雙小手同時舉起,向國旗敬禮。

望著徐徐上升的國旗,我不由想起了課文那一篇《開國大典》那一幕:那一天,54門禮炮同時點燃,發出震耳的巨響。毛主席宣布:“中國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接著國旗升起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再也不受帝國主義的欺辱了。人們歡呼著,大家載歌載舞,一片歡騰。

國旗繼續升著,我的思緒又回到了現實中,國旗升到了頂點,在高空中飄揚。接著,由大隊長領唱《國歌》,大家都認真地聽著國歌,那聲音那么雄壯有力。你看,連小草都搖擺著纖細的腰肢,跟我們靜靜地聽著。大樹搖動著它的綠衣裳,為我們鼓氣:啊,好!好!

國旗啊,你的先輩烈士用鮮血換來的,我愛你,尊重你,要為你的鮮紅而更努力!

篇三

愛國就是對祖國的忠誠與熱愛。

愛國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水土汗青”的崇高信念。當宋軍防線崩潰,他依然轉戰各地,縱然兵敗被俘,元軍四次勸降,仍不能動搖他的浩然有愛國之氣。縱然忽必烈親自出馬,他仍正氣凜然。他以死實踐了“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誓不休”的堅定執著的愛國心。於是我明白了愛國就是在國家危難之際同國家同生死,共患難。

愛國就是屈原“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憂民情懷,屈原雖忠事楚莊王,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後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被攻破後,為了維護民族尊嚴,高吟《離騷》,憤然投江。

愛國就是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理想,他從小心懷大志,希望將來能為國家效力,後來,范仲淹做了官,為官清正廉潔,救濟窮人,提出一個愛國愛民的人,要甘心情願比別人先吃苦,比別人後享樂,范仲淹的先憂後樂的思想,是我們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愛國就是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作為一個中國人,作為一個高中生,我的職責就是努力學習,為國家社會建設貢獻一份力量,我很自豪,也很驕傲,因為我是一個中國人,祖國就是我的另一個母親,我愛祖國也愛黨。

抱著愛國的心,我要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情懷,抱著愛國的心,我們要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理想,抱著愛國的心,我們要讓我們的祖國更加和諧和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