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日記600字大全(3篇)

篇一

丹桂飄香的秋天到了,今天,是我們秋遊的日子,等了大半學期,我們終於把這一天盼到了!

一路上巴士里充滿了歡聲笑語,就連道路兩旁飛馳而過的大樹小草都聽到了,它們也笑得前仰後合的。就在這樣的歡騰中,我們不知不覺地到達了目的地——甪直古鎮。

甪直最有特色的就是那裡的老街了。向左拐就進入了甪直老街,腳下碎石及花崗石鋪成的小路,縱橫交錯在古鎮街巷間,別有一番風味。只見街中有一條河道,一直延伸向遠方。河上偶爾有船划過,船上不時傳來船娘的吳語小調。幾座古樸的石板橋錯落有致地橫跨在河上。真是應了“人在橋上走,船在水中行”這句話。街道兩旁臨河的店鋪一家挨著一家,店裡商品琳琅滿目,最多見的是甪直的特產蘿蔔乾了。正午的陽光照在街旁的老樹上,又映在斑駁的牆面上,樹影婆娑,若隱若現。

穿過小巷,走過小橋,就是保聖寺了。我們參觀了栩栩如生的唐代泥塑羅漢,筋骨見胸,脈絡在手,讓人感到一種古樸莊嚴的美。

漫步寺內,我們來到了位於保聖寺西園內的葉聖陶紀念館, 祭奠偉大的葉聖陶,見識到了館內院中的老樹。其中最令我難以忘記的,就屬千年銀杏了。它已有1300年樹齡,高度50米,樹身四位男子也圍不住!它雖歷經千年風霜,但仍然挺拔、健壯。葉聖陶先生在甪直執教期間寫的《高高的銀杏樹》一文中,對古銀杏評價道:形象高大,意志堅強,氣魄宏偉。葉老的墓就安在這銀杏樹旁,古樹伴先賢,靜默美好。

時光匆匆,我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美麗的甪直古鎮。秋遊古鎮,讓我領略了甪直別樣的風光,它是那么的古樸、典雅……

篇二

今天,我和夥伴們相約去微山湖遊玩。

小船徐行,我們貪婪地想將湖上景色都收入眼底:藍天白雲,遠山泛黛,岸柳披拂,水鳥翻飛……不一會兒,小船便劃向蘆葦深處,船兩邊只有幾米寬的水道,蘆葦齊刷刷,綠油油,鋪天蓋地,我們的小船就在這蘆葦盪小巷中左右穿行。

此時四周靜悄悄,偶爾有一兩隻葦喳子發出清脆的啼叫。濃艷艷的水草間,大小魚兒像箭一樣穿來穿去。不時,有一兩隻水鳥,從葦盪中飛起,在平靜的湖面上留下一道道細碎的波紋。

再往前行,水巷漸寬,一方方網圍,像縱橫成方的農田,中間是一條水道,停泊著一排富麗悅目的連家船,組成了具有湖上特色的水上街道。船上漁家,有看電視的,聽音樂的,盤腿說閒話的,悠閒自得。看到我們到來,一位老漁民熱情地邀我們上船小歇。這是一條十幾米長的大船。船尾建起一層朱漆閃光、披著木質鏤花的木樓,樓內有前廳後廳,中間為大小臥室,船尾有廚房、廁所。我們在後廳就坐,一邊品茶一邊閒談,我朝臥室里一瞥,沙發、席夢思床和華麗的燈具應有盡有。一台大彩電正播著節目。我簡直不敢相信,昔日破破爛爛,在風雨中飄搖的漁家小舟,竟變得如此豪華、富麗!

辭別熱情的漁家,又穿過幾道葦巷,眼前竟是一碧萬頃的荷花澱。這就是聞名遐邇的微山湖萬畝荷花,片片荷葉托起點點荷紅,船從荷叢過,微風送爽,荷香撲懷。還有的漁民撒開了網,隨著一張張漁網緩緩升出水面,便有大小魚兒銀光閃閃地在網上跳躍。微山湖日出斗金,果真名不虛傳!

我舉目四望,在心裡細細品味微山湖那獨有的神韻。在粼粼湖光里,體驗出在都市裡難得的甜甜情趣和濃濃鄉情……

篇三

今天是正月初一,到了晚上,隨著“啾”的一聲,五彩繽紛的煙花在空中自由綻放,紅的似火,黃的似金,白的似雪……而家裡的親人們卻無心欣賞這美景,圍坐在桌子邊準備共進晚餐。

小弟、姐姐和哥哥都來到了我家,這可是一個好日子,我的心情好的不得了。餐桌上擺滿了桂花藕、烤鴨翅、雞肉湯……香氣撲鼻而來,格外誘人。我恨不得一口氣連盤帶汁地吞下去。弟弟經受不住誘惑,抓起一個烤鴨翅,津津有味地啃了起來,油汁掛滿了整張嘴。

終於開飯了,無論是飲酒的,吃菜的,喝湯的……他們的臉上都寫滿了“歡樂”二字。我也迫不及待地開始“大開吃戒”了。這時,我注意到廚房裡似乎只有奶奶一個人在忙碌著,心裡突然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覺得自己應該做點什麼。於是我放下手中的筷子,飛快地跑到奶奶身邊,趁她不注意,悄悄地端走了她剛剛煮好的菜,小心地送到了桌上。就這樣,我反反覆覆在暗中運送了好幾盤菜。

我的行動自然逃不過奶奶的眼睛,再次進入廚房的時候,她輕輕地拍了拍我的肩膀,以一種讚許的眼神看著我,並笑著說:“長大了,就是不一樣!”這句話讓我心中湧起一種說不出的自豪。雖然只是充當了一個普普通通的角色——“搬運工”,雖然只是做了一件簡簡單單的事情——幫奶奶端菜,可是卻盡了一份孝心,換來了奶奶的讚許和欣慰。

屋外又傳來了“啾”的一聲。我循聲望去,突然發現眼前的那朵煙花特別的美麗,正如奶奶那張燦爛的笑臉一般。此刻,我終於懂得什麼才是真正的“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