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看燈展的日記600字3篇

篇一

正月十五元宵節,晚飯後我和媽媽一起前往笑話廣場看花燈。剛走到廣場邊,交警叔叔對司機說:“燈展人太多,容易撞到人,小車不能通過。”我和媽媽只好步行。

走到第一個花燈邊,往前望,呀!真漂亮,廣場上的燈光點點,每個燈都會不時更換不同的顏色,紅、黃、藍、綠。中間有幾個白顏色的燈,如同花叢中鑲嵌著寶石一樣,一閃、一閃的,美麗極了 !

我們走到燈展中心,人可真多,我都看不見花燈了,只好踮起腳尖向前望,如果從高處往下望,只看見人的頭形成了一條長長的黑色地毯。人流如潮,向前涌動。各種各樣的花燈出現在我眼前。奇 怪前面那么多人圍在一起,他們在乾什麼?原來他們圍在觀音菩薩燈面前,口中還念念有詞,好象請求觀音菩薩保佑人們豐衣足食,長命白歲,身體健康。太上老君和長壽星燈也同樣受到人們尊敬、愛 戴。還有各種各樣的小動物形狀的燈,如頑皮的猴子、可愛的小鹿、飛騰的天馬、美麗的魚兒……往前走有兩個燈屏,五彩繽紛的花燈聚集在這裡,各種形狀的燈應有盡有,好看極了。

在這眾多的花燈中,我最喜歡的燈是鯉魚燈啦!你看它那紅艷艷的身體,魚鱗閃閃發光,身體還往上翹,好象驕傲地說:“你看我美嗎?”再仔細瞧瞧,好象在對我微笑說:“小朋友,新年好!祝 你學習進步,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我喜歡鯉魚燈。

很多人手裡還拿著氫氣球,有的氫氣球還飛上了天。因為氣球象徵團圓,我也買了一個,願天下的人們團團圓圓。看完燈會,我雖然很累,但我很高興。

篇二

昨日夜裡,由於有些瞌睡,所以沒能去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看燈展。而今天,我一定要一個不落,把所有的燈都收入眼底。

到了宋陵公園,我第一眼看見的不是燈,而是黑壓壓一片的人。經過一番激烈的“戰鬥”,我們終於來到了草坪上。在那兒,有許許多多的燈。如,連年有餘,城樓等。看得我是眼花繚亂,真想再長出 一雙眼睛。

其中,我認為,最壯觀的要數回郭鎮和竹林鎮他們的燈了。

先來說回郭鎮。回郭鎮的燈是一個主色調是黃色,又擁有紅、黑等顏色的大城樓。別的燈和他一比,實在是關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另外,他與別的燈還有一樣不同,那就是遊人可以上到頂層的 一個“大廳”里,俯視在草坪上來回行走的人。至於哪裡還有沒有其他的東西,我就不得而知了。

接下來,該我為你介紹竹林鎮的大燈了。竹林鎮的燈,相貌平平。無論是從漂亮、雄偉哪一方面都不及回郭鎮的燈。但是,它的兩點讓我把它推上了的寶座。第一點:它沒有像別的燈一樣,只有美 麗的圖畫,而肚子裡沒有一絲一毫的“墨水”。而在竹林鎮的燈上面,卻記錄著他們的光彩的歷史。這一點的與眾不同,讓我重新審視了這個相貌平平的燈。第二點:在這個燈上面,一段文字吸引了我 的注意力。具體是什麽我記不清了,但我可以肯定,它表達的意思是環境保護示範鎮——這兩點,以至於我把它排在了第一的位置。

人重要的不是外表的醜或美,重要的是人的內在、內涵。就如竹林鎮的燈一樣,他雖然外表不出眾,但是,它的內在,足以讓它站在第一的高度上,經久不衰。所以,請我們大家不要再以美醜作為人唯 一的評判標準,因為,內在,才是真的“人”。

篇三

元宵節那天晚上,我和媽媽一起去沙澧公園看燈展。燈展分三區,第一個是郾城區,第二個是源匯區,第三個是召陵區。那裡人山人海,非常熱鬧。

一走進彩燈展區,各式各樣的燈映入眼帘。在太行山路沙河橋南的立交橋下,有一盞獨特的大型花燈,稱得上是最讓人們炫目的花燈。通道兩側和上方的牆壁上都掛滿了燈,這些燈有規律的閃爍,使得 整個空間仿佛都在閃爍。在源匯展區,有一盞花燈讓人們看到後不禁發笑。只見花燈展台上站著幾位明星,雖然形象被抽象了,但我還是一眼就能辨認出他們。“這是趙本山。”“那個是馮鞏。”“牛 群頭上還有兩個角。”“黃宏還戴著那頂綠帽子!”人們看後都禁不住哈哈大笑。我也站在花燈前笑點台上幾人的身份。

在燈展的中間位置,一盞並不大的花燈前卻圍了幾層的人,我也圍了過去。原來這是一座千手觀音像,花燈上觀音滿身金色,在燈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在音樂聲中觀音的手臂上下舞動,聲色俱全,動 感十足,吸引不少人們駐步觀看。有一盞花燈上面有十二隻可愛的小兔子,它們穿著不同式樣的衣服,擺著不同的造型,上演著一場“玉兔娶親”的場景。有的抬轎、有的吹嗩吶,“新郎”和“新娘” 兔子在“司儀”兔子的指揮下拜花堂成親。那擬人化的動作和豐富的層次感展現了一個活靈活現的拜堂成親場面,令人忍俊不禁!

這些燈展讓我體會到了漯河經濟的繁榮富強,我希望漯河和祖國一樣,會越變越美麗。我也期待著來年有更精彩的燈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