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包粽子日記700字三篇

篇一

端午節馬上就要到了 ,每年一到這時候婆婆就會包粽子,煮茶葉蛋,都是我愛吃的。可是我只會吃,卻不會做。今年我也想學習包粽子,於是就和婆婆約好了今年我要跟她學包粽子。

放了學 ,我就飛奔似得跑回婆婆家,婆婆已經準備好了需要包粽子的食材:粽葉,泡好的糯米,醃好的瘦肉,還有蜜棗和花生,旁邊還放好了一團綁粽子的棉線和一把剪刀。我連忙放下書包洗好手,搬來小凳子坐在了婆婆的身旁,準備著好好學習。婆婆拿起粽葉告訴我:“首先粽葉要洗乾淨在開水裡燙一下,第一,乾淨防毒,第二粽葉燙過以後不那么容易開裂,有韌性,包出來的粽子不容易爛葉露餡。你看著我先包一個,是怎么包的,你再包。”我點點頭。只見婆婆熟練地拿起兩片粽葉並列坐落排開,大拇指按著棕葉一邊鏇轉了一下,就扭成了一個漏斗的形狀,然後抓一把泡好的糯米進去,再捏了幾塊醃好的肉進去,然後再抓把糯米蓋在肉的上面,再澆上水,米就變得瓷實多了,然後婆婆把上面多餘的粽葉像蓋小被子似得一窩,就把糯米嚴嚴實實的抱在了粽葉里。婆婆笑著問我:“麥子,你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春秋戰國時期有個叫屈原的人,他非常受民眾的愛戴。所以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就成了今天的端午節。”看到婆婆包好了一個,也沒有那么難,我就迫不及待的也拿起粽葉開始學著婆婆的動作包了起來,可是不是一不小心撕裂了粽葉,就是米漏在了外面散了架。哎!原來這粽子吃著香看別人包很容易,可輪到自己卻是這么難啊!算了,我還是等煮好了吃吧!坐在旁邊看著婆婆包著粽子,汗水從婆婆的額頭鬢角滑落,我開始感覺到慚愧,總吃不勞而獲的食物多不好呀!再說向困難低頭也不是我的風格!於是我重新拿起粽葉學著婆婆的動作小心翼翼的鏇轉成漏斗,不是總露餡嗎,這次我少裝一點餡,慢慢地蓋上蓋子,喊來媽媽幫我捏緊粽子,拿著棉線,學著婆婆一頭咬住繩頭,一邊在粽子上使勁的纏來繞去,結緊繩結,只見粽子被我五花大綁的像變成了一個木乃伊一樣,看到粽子的可憐像,我和婆婆,媽媽開心的笑起來,儘管第一個作品不是盡善盡美,但是我很開心,因為這是我自己的勞動成果!有了經驗,在媽媽的幫助下,我又成功地包出了第二個,第三個……肥肥的大肚子,碧綠的外衣躺在鍋里,一個比一個漂亮!

篇二

隨著端午節的來到,家家戶戶都做好了包粽子的準備。粽子是端午節的象徵,在這節日之時,我也想學會包粽子。

端午節正逢爺爺七十大壽,一家人都團聚了,既是給爺爺過壽宴,也在節日來臨之時聚一聚。剛到爺爺家,就看見奶奶準備包粽子,我頓時心血來潮,迫不及待地問道,“奶奶,我也想包粽子。”奶奶聽了自然高興,便同意了我的請求。

奶奶邊包邊給我解釋,“包粽子必須有粽葉和糯米,至於中間的餡,就要根據個人口味來定了。然後拿泡軟的粽葉,圍攏起來,接著挖一勺糯米,放兩個蜜棗,然後再挖一勺,接著把粽葉窩成三角形,最後拿線纏起來就好了。”我不禁笑了起來,那么簡單,還能包的那么完美,我一定也可以包的很好。便迫不及待地也拿起一片粽葉,毛手毛腳地將它圍攏,卻發現挖了一勺糯米位置就不夠了,畢竟是初學,奶奶說,“沒關係沒關係,一勺也行,你就放一個蜜棗吧。”放完蜜棗後,我小心翼翼地把糯米包住,可它卻一點也不聽話,不是這邊漏出來,就是那邊漏出來,折騰了好半天,我才把它完完全全地包住,然後用線纏起來。我端詳起自己費了好大勁做出的粽子,不禁放聲大笑,這是什麼,奶奶也被我包的奇形怪狀的粽子逗笑了,不過她還是鼓勵我:“沒事沒事,初學肯定不熟練,包成這樣已經不錯了。”

在等待粽子煮好的時間裡,奶奶問我:“你知道粽子的來歷嗎?”我搖了搖頭,說:“不知道。”奶奶語重心長地告訴我,“端午節吃粽子是因為我國愛國詩人屈原因為面臨亡國之痛,在五月五日那天,懷抱石頭沉入江中,但是為了不讓魚蝦傷害他的身體,人們就統統把糯米投入江中,引來魚蝦吃。後來人們為了祭奠屈原,就把五月五日那天定為端午節。”我津津有味地聽著,了解了許多知識。

今年端午節,我既學會了包粽子,也明白了端午節的由來,收穫真不少。

篇三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我家也不例外。

媽媽剛準備好粽葉,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粽葉,躍躍欲試地準備包幾個粽子,媽媽一把攔住我,說:“你先別著急,粽子可不能亂包,像你這樣包粽子,包幾個壞幾個,到時候再一蒸,出來就只剩粽子葉了!”聽了媽媽的諷刺,我並不氣餒,滿口答應著聽媽媽的話,一邊又要捋起袖子繼續包。

媽媽拿起幾片粽葉,把它們分開,然後一卷,我還沒弄清楚怎么回事,一個圓錐形的筒就做好了,媽媽熟練地往裡面填上了糯米,我看得一愣一愣的,這是怎么回事呀!之前的驕傲勁一掃而空,我還是得認真學呀!

看到媽媽包粽子,我的手不僅也痒痒起來:“讓我陳大俠展示包粽子*吧!”說完,我裝的像一個包了很多年的熟練工人,拿起粽葉,分開,然後一卷,我發現,為什麼我的是圓柱形底下還有洞,而媽媽包的則是圓錐形,樣子好看而且還不漏米,這回可得虛心請教了。媽媽讓我先折,先不包,經過反覆練習,終於,我一折,就成了一個圓錐形,只不過有點淺,包米的時候可怎么辦呀!不管了,我一不做二不休,胡亂將米塞進圓錐筒里,再加上一顆棗,再一壓,粽子包好了!可是為什麼有幾個通的洞呢?我從側邊又折了一遍,這次好了,粽子被我裹得嚴嚴實實,密不透風,裡面的糯米還少的可憐,哎!將就一下吧!再用繩子一綁!第一個粽子成型!但是一看我的粽子如同我一樣,骨瘦如柴,我不禁感嘆:“有其人,必有其粽呀!”媽媽聽了我的話,在一旁笑得前俯後仰,我又重新開始包,這一次我吸取教訓,把粽葉分開了,再一折,果真,粽子高了不少,繩子再一綁,粽子包好了,我不禁自言自語:“這會兒長高了,真像我!”後來,我包的粽子每個都不一樣,有的高,像小山峰;有的胖,像個肥子;有的頭上歪了一點,像個畸形兒。看著我的粽子“軍隊”,心中遍是激動:在端午節,我包的粽子真多呀!下一個端午節,我還要包粽子。

我喜歡端午節,我喜歡包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