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優秀團員日記800字三篇

篇一

有沒有一本書讓你鼓足了勇氣背上了行囊,有沒有一部電影讓你放棄一切理由轉身上路。是卡魯亞克的《在路上》,是《練習曲》里的腳踏車少年,是《摩托日記》里對世界的思考,是《荒島生存》中理想主義的自由流浪,還是石田裕輔的《不去會死》。那些瘋狂的人在用行動來告訴你生命可以達到的厚度和高度。

在《轉山》里我們看到的是乾淨的一種堅持和最真的人性。結果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時過程和一種信念。你無法想像開始那個稚嫩的清新少年會踏上一條如此險惡的路。那種稚嫩可能是你,可能是我,可能是我們每一個人。他的開始可以是沒有頭緒的,但是幸運的是他遇到了那個糕點師,於是他的內心和大多數第一次上路的人一樣,緊緊跟著小川。他是對的,可是結果小川出事了,故事講到這裡是悲傷的。沒錯,路上並不是你以為的那般自由和美好,你要學會的還有很多,你要學會和自己決鬥,你要被命運牽絆!之後,男主角一個人上路了,各種辛苦,各種痛苦,各種純爺們的堅持。於是,我們看到了一個面容清秀的小清新蛻變成皮膚黝黑,鬍鬚凌亂的純男人。一個旅途中的成長,這是在什麼書上都學不到的,是再多的人談再多的人生都無法深刻的經歷吧!最後他做到了,在山頂,逆光中斑駁刺眼的陽光,空中飄著色彩斑斕的風馬旗,書豪甩出那疊印著*的彩色紙片,紛飛的紙片。這段很震撼,書豪可以盡情的哭了。

騎車去拉薩,我一直在想,這幾個字究竟有著怎樣的一個魔力,可以讓那么多人為之瘋狂。或許真的有吧!因為在我身邊就有很多這樣的人,每一個還沒去過西藏的人都相信有一天會踏上那片土地,每一個離開西藏的人,都深信自己還會回去。或許那就是人們心中的那座山,一直在那裡,不管多少的生死離別,不管多少的愛恨糾纏,她都在那裡,在我們的心裡。

篇二

進燕姐姐的空間看照片,忽然就想起了那個快樂的夏天。

原來人的記憶如此脆弱,在不經意之間,連快樂都忘記。

看到那個時候的自己,無憂無慮。笑容,凌亂的頭髮。湖水,還有古色的房子。魚,船,雲朵,天空,不明就裡的鳥。雖然不喜歡對著鏡頭,可是還是有微笑。不喜歡非主流,可是還是會有湊合湊合的照片。危險的路,很窄。

一群天南海北的大人,一群無憂無慮的孩子。我們認識過 ,然後不留痕跡。有QQ,有51,但是不怎么聯繫。有電話號碼,但是弄丟了。見面了還是會互相寒暄幾句。粗略又模糊的定位。

陽光。小島,擂茶。 這些影像在記憶中幾乎消失了。還有那個人的那句“年輕真好”。

當時還有些不太明白,當時還很小孩,雖然只是一年的時間。忽然我也想說上一句“年輕真好”

這個世界的失落,慢慢滲透每個角落。

忙碌起來,原因是有了目標。可是那個短暫的沒有目標的時刻,卻是如此美好。因為沒有目標,所以有憧憬。甚至錯過了很多或許美好的事,但並不遺憾。因為覺得還有的是時間,現在覺得最不夠用的就是時間,卻還是會無止境地浪費。

自己也很久不看以前的日誌,今天往前翻翻,發現記憶太多也是累贅,記得太多,其實就是沒有記住。那些自己說過的話,寫過的文字,也是陌生的。過去,整個過去,對我而言都很陌生。以前總想抓住那么多東西不放手,到頭來,卻是一件不剩地離我遠去,不過,還是會讓現在的我覺得輕鬆。雖然,有些蒼白。

好像曾說不寫日誌,好像還說過很多遍。

無法履行自己的話。

盜用別人引用的一句話“ When tomorrow turns in today, yesterday, and someday that no more important in our memory, we suddenly realize that we were pushed forward by time. This is not a train in still in which you may feel forward when another train goes by. It is the truth that we've all grown up. And we become different.”

記得周國平說過一句話“確實,當我們回顧往事尋找幸福時,至多能找到一些斷片。一切幸福的故事都沒有結尾,它沒辦法結尾。‘運氣是鏡子,照得最明亮的時候便碎了’。不碎又怎樣?它會陳舊,暗淡,使人厭倦。一切幸福故事的結尾或是悲慘的,或是平庸的,所以被小說家刪去了。”

“冷漠豈非生命本能的自衛”?隨著受傷害的增多,閱歷的增長,人只能越來越冷漠了。

還是以他的話結尾吧!“我一敗塗地,猶如死了一回,但也因此深入地活了一場”

篇三

最近看詩集,卻總是不能靜下心來看完。

在讀不懂的時候,覺得所有的詩都是幼稚可笑的,所有的詩句都像是嬰兒的呀呀囈語。可是一旦真正沉浸進去之後,卻發現那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在那個世界裡,似乎所有的一切都是美的。

這幾天心情也很平靜,與平時的吵吵鬧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喜歡一個人坐車,看所有的人,所有的樹,所有的道路,都像是我的風景,連綿不絕,流動著,像極了一幅幅優美的圖畫。於是終於明白了為什麼高中老師會說看我們坐著像一顆顆整齊的白菜。絕不是說我們不好,而是那種生動與靈氣,換一種眼光來看,的確如此。白菜是生動、靈秀而且養眼的。當他又走回這個現實的世界,告訴我們他的感覺,反倒成了笑料了。於是覺得,詩歌的世界,是個總是遠離著我們的世界。它與現實格格不入,有時會讓人覺得是笑料,有時會讓人覺得無聊至極。

每個詩人都有不同的節奏,不同的韻律,不同的意味。每個詩人寫的詩的感覺是不一樣的。泰戈爾的詩柔軟溫暖,像屢屢餘暉。紀伯倫的詩則像一股清甜的泉水,很是可口。詩人們無法在現實生活中尋到好的侶伴,總是傾心於自然。那些細微的事物,可愛的事物,正如一句詩所說:“那些微微的事物,總讓人夜不能寐”。泰戈爾的《新月集》《飛鳥集》,紀伯倫的《沙與沫》,都是從自然中取景,遠離塵世的喧囂。

詩人比任何一個人都懂人類,知道人類的高尚與低微,知道人類的可笑與可愛。泰戈爾說:“人類微笑時,上帝愛他;人類大笑時,上帝便怕他”。上帝是誰?是他自己,也是我們自己。從詩人的嘴裡,我們更加懂得了自己。

“地球,這個小小星球的喧囂,淹沒了整個宇宙的沉默”。人類自娛於此,而詩人則無奈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