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讀《伊索寓言》有感三年級作文10篇

《伊索寓言》相傳為公元前六世紀,被釋放的古希臘奴隸伊索所著,大部分為動物寓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暑假讀《伊索寓言》有感三年級作文10篇,以供大家參考借鑑!

讀《伊索寓言》有感範文一

暑假裡我讀了一些課外書,最愛讀的一本書是《伊索寓言》。這本書里有許多寓言故事,每一篇都用一個小故事告訴我們一個簡單的道理,比如《金斧、銀斧和銅斧》告訴我們做人不可以貪心,貪得無厭就會什麼都得不到;《蚊子和獅子》告訴我們驕傲沒有好下場,強中自有強中手;《馱鹽的驢》告訴我們做事要認真,不能投機取巧。

在這些故事中我最喜歡的一篇是《狐狸和烏鴉》。這個故事講的是:一隻飢餓的烏鴉找到了一塊肉,它非常高興。這時候來了一隻狐狸,看到烏鴉嘴裡的那塊肉饞得不得了,就對烏鴉說:“烏鴉小姐,您的聲音真好聽,能不能唱首歌呢?”烏鴉聽了非常得意,就忍不住在那唱起歌來,可它剛一張嘴,肉就掉到了狐狸的口中。烏鴉懊惱極了,可當狐狸走到小河邊準備吃肉的時候,看到河裡也有一隻狐狸叼著一塊肉。吃驚的狐狸一不小心把嘴裡的那塊肉掉到了河裡,狐狸連忙下去撿,但是一跳到河中,就被河水淹死了。

我覺得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知道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不能只聽好的就得意忘形,這樣很容易做錯事,最後一無所有。我們不做狡猾貪心的狐狸,但也不能做愚笨自大的烏鴉。我要腳踏實地,認認真真做好自己的事,好好學習,爭取每次考試都能有好的成績。

讀《伊索寓言》有感範文二

暑假裡,我讀了《伊索寓言》這本書,在這本書中,全是一個個短小故事。但是,每個故事裡都講著不一樣的深刻道理。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紅牛、黑牛和黃牛》這則寓言。

寓言講的是生活在草原上的紅牛、黑牛和黃牛三兄弟,因為受到獅子的挑撥離間,最終被獅子吃掉的故事。這則寓言告訴我:團結就是力量,如果放棄了團結,下場一定很悲慘。兄弟、朋友要團結一心,相信朋友,不要被那些這樣那些想破壞你們之間的感情的人的花言巧語迷惑,這樣,你的朋友才能信任你,你們之間的友誼才能長久!“一根筷子易折斷,多根筷子難折斷”“兄弟同心,其利斷金”。

我想到我們三二班這個大家庭,在老師的帶領下獲得了很多榮譽,這都離不開同學們的團結友愛和勇敢拼搏。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我們要繼續發揚我們的優點,使我們三二班更強大。

讀《伊索寓言》有感範文三

暑假裡,我讀了《伊索寓言》這本故事書,書中的小故事揭示了日常生活中不容易察覺的道理,故事通俗易懂,內容十分有趣,讓我懂得如何做人,如何處世,我越看越喜歡。

其中有一篇《燕子與蟒蛇》小故事說的是一隻燕子媽媽帶著小燕子從南方飛回來,在一個庭院安了家,燕子媽媽非常愛自已的孩子,每天不辭勞苦,東奔西走地為燕寶寶找蟲子吃。燕寶寶在媽媽的悉心照顧下慢慢長大了,是時候要學習獨立生活,學習本領的時候,燕寶寶卻以站不穩,很胖為理由不想學習本領,而燕子媽媽太疼愛自已的寶寶,推遲了學習飛翔等本領計畫,誰知道危險不久將發生。有一天,燕媽媽很早就出門去找食物了,燕寶寶嘰嘰喳喳的叫聲引來了一條蟒蛇。在危險當前,儘管小燕子怎樣拚命拍打翅膀,也沒能飛起來,最終被蟒蛇吃掉了。燕子媽媽回來後,後悔不已。

我認為燕子媽媽太疼愛自已的孩子,燕寶寶們也太懶惰和嬌氣,應該早點學會逃生和獨立的本領,以致於在危險來臨之時,不能自救,這個故事讓我知道了做人不能懶惰,要認真、勤奮、刻苦,不怕艱苦,才能學到真本領。

讀《伊索寓言》有感範文四

暑假裡,我有幸讀了《伊索寓言》這本書。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書,故事大部分都是以動物為主角,這些動物和人一樣有自己的思想,有善惡之分。從這些故事當中,我們總是能或多或少地找到生活中的影子,甚至可以找到實際生活當中的自己。而且,這本書里的每一個故事都包含一個深刻的道理,從中我們可以看見智慧的光芒,學會做人的道理。所以我非常愛看這本書。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是《裝病的獅子》。話說有一隻獅子,它老了沒力氣去捕獵,就鑽進了山洞裝病,其它的動物們都來探望它,等大家都進來了,它就把來探望它的動物們給吃了,唯獨一隻狐狸例外。獅子看見狐狸遠遠地站在洞外,獅子問狐狸為什麼不到洞裡來。狐狸說:“你的洞裡只有進去的腳印,卻沒有出來的。我才不上你的當呢!”(故事內容在原作基礎上換成從網路上複製的段落。)

多聰明的狐狸呀!這個寓言故事通過簡短的幾行文字就塑造了兩個鮮明的形象。從這個故事中,我明白了一個一個道理:我們應該做一個善於觀察生活的人。記得我有幾次做數學作業時都把10看成1,沒有認真觀察再去做題,導致結果錯誤。我應該向故事中的狐狸學習,做事之前得仔細觀察,做個有心人。

這本書里還有很多小故事,也向我們講述了很多個道理,有興趣的朋友不妨也買一本或借一本來讀讀。它會帶來滿滿的快樂和無盡的啟發的。

讀《伊索寓言》有感範文五

在這個暑假中,我閱讀了《伊索寓言》這本書,發現書中每一篇故事都通過一個個寓言來告訴我們一個個道理。如《農夫與蛇》告訴我們做每件事時都要想一想,《撒謊的猴子》告訴我們在不知道的情況下不能隨便亂說等等,但是我最喜歡的是《農夫的寶藏》這個寓言故事。

這個故事主要講了從前有一個農夫,他有一片土地,每年都能收穫許多糧食,但他的三個兒子不僅不跟農夫一樣勤勞,而且還一個比一個懶惰。農夫非常希望他們能學會勞動,可他們一點兒也不把父親的話放在心上,照樣吃喝玩樂。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農夫漸漸地老了,他預感到自己要死了。於是,農夫對他們說:“孩子們,我就要死了,你們聽好了,我把我所有的財寶都埋在了咱們家的田地里,等我死後,你們就把它挖出來吧。”說完,農夫就離開了人世。

三個兄弟就拿著鋤頭來到了地里,他們把整塊田地都翻了一遍,可什麼也沒有找到。他們找遍了那塊田地的每個角落,可還是一無所獲。播種的季節到了,三兄弟只好在這片翻好田地種下了種子。收穫的季節來了,沒想到收穫的糧食比往年多得多。三兄弟便把這些糧食拿到市場上賣,獲得了不少金幣。

看著那些金光閃閃的金幣,三兄弟終於明白了,父親所說的金銀財寶其實就是辛勤的勞動。閱讀好這篇寓言故事,我感觸很大。我們要學習這個寓言故事中的三兄弟,改掉懶惰的壞習慣,改掉想不勞而獲的不良思想,做一個勤勞的孩子。

讀《伊索寓言》有感範文六

我看的一本《伊索寓言》中,我最喜歡的一個故事是《老鼠報恩》。

故事主要講了:在獅子睡覺的時候,一隻小老鼠把它吵醒了,獅子生氣的要把小老鼠吃掉。小老鼠害怕地說:“只要你放了我,我就一定會報答你。”獅子輕蔑地哈哈大笑,它雖然不信小老鼠的話,但是還是把小老鼠放走了。

過了不久,獅子被一個獵人捕到了。它非常傷心,但沒一個朋友來就它。就在它絕望的時候,小老鼠卻來了,小老鼠把網住獅子的大網給咬斷了,救出了獅子。獅子萬分感激,小老鼠說:“你的恩我現在報了。”然後匆匆地走了。

我認為故事中的這個小老鼠是一隻懂得感恩的老鼠。我們應該學習它知恩圖報的精神,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無論你多強大,也不要驕傲自大。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大家要互相學習對方的長處,要彌補自己的短處。大家應該團結起來,互相幫助,共同進步,學會感恩。

讀《伊索寓言》有感範文七

《伊索寓言》是古希臘文學中的一塊瑰寶,數千年來以其特有的智慧和藝術魅力令人愛不釋手,歷傳不衰。寓言是人們智慧的結晶,而這本書,正給了人們許許多多的啟示和教訓。本書的作者伊索,是一位古希臘寓言作家,他生活在公元前6世紀小亞細亞,就是他,編著了這本聞名於世的著作。

這本書里每個故事都是簡潔明了的,但是這更容易使我們領會其中蘊涵的道理,這,便是寓言的魅力。例如,在故事《驢和青蛙》中,因為在沼澤地滑倒而哭的驢,受到了居住在沼澤地的青蛙的嘲諷,這匹驢正是生活中庸庸碌碌的人的代表,這種人可以忍耐大的困難,卻在小的挫折面前望而卻步,最終只會一事無成,一無所獲。又例如《孔雀和白鶴》:從前有一隻很愛虛榮的孔雀,總是炫耀他美麗的羽毛。有一天,一隻白鶴走過。孔雀瞧不起白鶴的嘴和灰色的羽毛。“你太樸素,又很呆笨,”他無禮地說,“你難道不會想辦法使自己精神點嗎?”“我不能否認,你的羽毛比我的美,”仙鶴說,同時展開翅膀。“但是我注意到,你不會飛。由於你的羽毛美麗,你的羽毛就不能帶著你從地上飛起來,而我的羽毛,雖然樸素,卻能使我飛上天空。”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華而不實的東西是沒有用處的,我們不應追求光鮮亮麗的外表,而要了解事物的本質。又如《人和獅子同行》里……

總之,這本書是簡明易懂的,是意味深長的,它反映的生活經驗非常豐富多彩,這些經驗源於生活,指導生活,常常令人流連忘返,沉醉於書的海洋中,不能自已,用心去閱讀這本書吧,你能找到更多的精彩!

讀《伊索寓言》有感範文八

《龜兔賽跑》這一則寓言,結果大家都知道,是烏龜贏了。因為他不懈的努力,換取了勝利。而兔子卻高傲、自大。低估了別人,總認為自己最厲害,其實有自信心是好的,但不能太過於自信,因為那就不叫自信了,而叫驕傲。

另我感觸最深的是《膽小鬼》這個故事,他講了一個人,膽子很小,生活條件不好,卻很貪財,總想得到不勞而獲的財物。

有一天,他上山砍柴。累極了,背著柴下山回家去了。在山腳下的一條小路上,看見了一頭金色的獅子,他不敢碰,心想:這到底是活的,還是雕像呢。那獅子一動不動,也不出聲音,一定是雕像,這是神恩賜給我的,看我這樣的窮,想讓我賣一個好價錢。

他向四周巡視了一遍,確定沒有人,就抓起“獅子”的前爪和後爪,可它太重了,拿不起來。他好像很聰明似的想:人多力量大嗎,我回去把家人找來一起搬。之後,他就跑回家去了。

等他把家裡的,男女老少都找來時,那個金獅子已經不見了。

他告訴人們,做事一定要果斷,不能拖拖拉拉的。否則,什麼事情都變的很糟糕的。有一句話說的好,“效率就是金錢”。做事要講究效率,如果做事慢了,就什麼事情也辦不好了。這就叫做“一事無成”。

讀《伊索寓言》有感範文九

《伊索寓言》這本童話書我在二年級已經讀過了。這次放暑假,我又認真地讀了一遍。我喜歡這本書,不僅因為書中的故事幽默風趣,更因為故事之中所蘊含的哲理髮人深思。

我看過這本書的時侯,走進了一個神奇的世界:弱小的老鼠居然能救出強壯的獅子;小山羊用智慧叫跑了兇惡的狼;自大的熊被野豬用計謀殺死了.....這么多鮮活的形象開啟了一個幻想的王國。

這本書的作者寫了很多童話故事,這些故事短小精幹、通俗易懂,讀起來是那么的玩、有趣。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經常有這樣的人和事發生,或者我們也是如此?

你們看過《狼來了》這個故事嗎?我上幼稚園的時侯奶奶就聽過,說的是一個牧羊人說慌騙鄉親,放的羊被狼吃掉的故事。其實,我在學習、在生活中也有說慌的事發生,有一次我小考考了89分,我騙媽媽考了93分。現在想想我說慌的毛病和牧羊人一樣,當時覺得自己臉上有光彩,但結果是自己不努力,成績退步的下場。

《伊索寓言》這本書給我的啟發很多,我準備再讀一讀,如果你有時間的話,我建議你也讀一讀,一定會有很大收穫的!

讀《伊索寓言》有感範文十

這個暑假我讀了一本書 ——《伊索寓言》。它是由元前6世紀伊索寫的。裡面大多是動物故事,以動物為喻,教人處世和做人的道理,裡面的故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

有個故事給我的印象最深,那就是《狐狸和豹》這個故事。狐狸和豹爭論誰更漂亮。豹向狐狸百般炫耀自己身上的斑點把皮毛裝飾得多么美麗。狐狸聽了反駁道:“我不知道比你漂亮多少倍,因為裝飾我的不是身上的斑點,而是無比聰明的頭腦”。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能像豹子那樣只向別人炫耀自己的外表。美麗的外表固然重要,但內心的美才能真正令自己閃光。我們小學生應該努力學習知識,不能特別注重外表的打扮,只要衣著乾淨整齊,符合自己的年齡特徵就行。更不能與同學比穿著、比吃喝。否則會分散學習的精力。當你擁有了知識自然變得美麗。

也不能像狐狸那樣說大話。要用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的強大,這樣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否則只會讓自己陷入難堪的境地。

《伊索寓言》告訴了我很多很多人生哲理,就類似於小時候看的《小故事大道理》這本書。它給了我許多啟示:告訴我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讓我不去做錯的事情。這本書越看越有意思,有空你們也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