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優秀小學生讀書筆記10篇

《水滸傳》還有一個名字《忠義水滸傳》,《水滸傳》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又一個英雄的形象。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水滸傳讀書筆記,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水滸傳讀書筆記

這幾天我在看一本書,書的名字叫《水滸傳》。這裡面的故事特別迷人,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武松打虎。

這 個故事說的是:武松想回家去看望自己的哥哥武大郎。他在路上餓的時候,看到一家酒店,他先吃了一盤牛肉,喝了十八碗酒。然後要走,店小二對他說不讓拿給他 走了,前面岡上有一隻白毛猛虎,已經害死了幾十條人命了。你這樣去不是白白送死的嗎?武松不聽他的,就醉醺醺的上了山,後來就躺在一塊石板上睡著了。突然 有一隻大老虎來了。武松就拿著梢棒向老虎打去,誰知打到了樹上,梢棒斷了,老虎也發怒了,武松趁機跳到老虎的背上,打他的頂花皮,然後老虎又挖出一個土 坑,武松打了五六十拳,老虎的嘴巴,臉都出血了,武松又拿起那半根梢棒,把老虎打得一點氣都沒有了。然後下岡的時候,有兩個披著老虎皮的人問他:“你難道都不怕被老虎吃掉嗎?”武松說:“老虎被我打死了。”他們找到了老虎的屍體,才知道武松真的是個打虎英雄。

水滸傳讀書筆記 王智勇

八百里水泊梁山,英雄聚義;眾豪傑一百單八,替天行道——這就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用畢生精力寫就的曠世奇書《水滸傳》。《水滸傳》是我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之一。它主要講的是:北宋年間,以宋江為首的108為梁山好漢在高俅、蔡京等一批奸臣的迫害下,逼上梁山、替天行道,最後走向失敗的精彩故事。書中塑造了松江、武松、林沖等許多富有個性的人物形象,可謂家喻戶曉。

讀完這部文學巨著,我感動著,為了一百單八將“替天行道”的壯志;我熱血沸騰著,為了英雄們的豪邁事跡;我悲嘆著,為了英雄們的悲壯命運……

我 很佩服這一百單八將,他們都是英雄。我從《水滸傳》中的英雄,想起了生活中的英雄:老師是英雄。老師就像一支蠟燭,默默的燃燒著,每天為我們批改作業到深 夜,白天還交給我們知識。他們用純潔的清流灌溉我們這些幼小的嫩苗,把我們培育成將來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所以,我說老師是英雄。

我們的父母也是英雄。他們慢慢的把我們撫養成人,就像陽光呵護小草一樣愛護著我們。他們對我們身上寄託了多少希望,凝聚了多少汗水,只一心想讓我們以後過上好日子。所以,我說父母也是英雄。

從《水滸傳》這本書中,我讀懂了:不要向你的敵人妥協,也不要接受威脅,否則,將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水滸傳讀書筆記

讀完《水滸傳》,我情不自禁地再讀一遍、兩遍、三遍…… ……

一個個精彩的故事,令人回味無窮:《潯陽樓宋江吟反詩 梁山泊軍師用錯印》、《林教頭風雪山神廟 陸虞侯火燒草料場》…… ……

這本書用最通俗的語言將我們帶回了那個金戈伴鐵馬的英雄亂世,感人肺腑,催人上進。少年的我們,努力吧,為了我們心中的理想,奮鬥吧!

水滸傳印象 孫倚天

我以前以為,《水滸傳》是“”、“血腥”、“慘無人道”的代名詞,但是後來在媽媽一再的推薦下,我看了一集《水滸傳》電視劇,但看完之後就覺得太好看了!看了一集又一集。緊接著又向爺爺接了文言文版的《水滸傳》書看,也看了好多篇。看完之後,我真是思緒萬千!!

仗義——

人人都說:及時雨宋江仗義疏財。所以人人都信任宋江。在去往江州的路上,結實了好多朋友,得到了好多人的幫助。宋江真是美名遠揚啊!宋江一次次落入虎口,卻又一次次解脫,就因為他的仗義人人皆知,人人都喜歡他,這就是因為為什麼宋江武藝不如盧俊義、智商不如吳用,還能成為梁山之首的原因。

民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北宋時期奸臣當道,剝削百姓、殺死忠臣,老百姓敢怒不敢言。儘管天子不知,但是天下人都知道,天下人都痛恨他們。梁山好漢,只殺奸臣,不殺良民,儘管朝廷不知,但是老百姓知道,所以百姓都喜歡梁山好漢。民眾的眼睛真的是雪亮的,百姓們心知肚明,誰黑誰白、誰對誰錯。所以不要以為別人不知道,其實別人做就知道了!

水滸傳告訴了我很多很多的大道理、小道理,告訴我不能做壞事,不然終究會得到報應;還告訴我做人要寬容大方,決不能做一個小人。“不是不報,是時候未到”!

《水滸傳》讀書筆記

《水滸傳》的第三回,有一個膾炙人口的故事,那就是“魯智深拳打鎮關西”。

這個故事之所以讓我感受至深,是因為身為軍官的魯提轄,為了一個遭受惡霸豪強欺壓的弱女子,而敢於路見不平出手相助,最後因失手三拳打死惡霸鎮關西而被迫出家做了和尚,讓我不禁對魯智深產生了深深的敬意。

故事描繪的是,渭州經略府提轄魯達和史進、李忠在一家酒館喝酒時,聞聽了金翠蓮父女遭受當地惡霸鎮關西欺壓的種種不幸遭遇,甚感不平,就出手相助。不曽想在教訓鎮關西這個惡霸時,一方面是基於義憤,另一方面是防衛過當,竟然三拳就把鎮關西給打死了。按照封建社會殺人償命的法律制度,魯達因此遭到了官府的通緝,最後被迫出家做了和尚,並因此改名為魯智深。

魯智深本來有一個不錯的工作,有一份現在看來是旱澇保收的工資收入,卻因為一對素不相識貧困父女而失去了這一切,不得不令人感到敬佩。儘管魯智深的這種助人行為有些衝動,但是他這種嫉惡如仇、見義勇為的精神卻是值得我們稱道的。小說中的魯智深,面對金翠蓮父女慘遭惡霸鎮關西盤剝欺壓,毫不猶豫、不計後果地出手相助,面對手拿剔骨尖刀、窮凶極惡的鎮關西毫無懼色。既生動地描繪了魯智深善惡分明的個性,更顯出了魯智深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我們要學習魯智深的嫉惡如仇、見義勇為精神,但也要學會注意保護自己不受傷害,在與惡人鬥勇時還要學會鬥智。學會運用法律的武器、運用智慧將壞人繩之以法,千萬不能因為幫助別人而讓自己受到不必要的傷害,甚至觸犯法律。

《水滸傳》600字讀書筆記

“真假李逵”的故事,出自《水滸傳》中的第四十三回:“假李逵剪徑劫單人,黑鏇風沂嶺殺四虎”。李逵是梁山泊一百零八將中著名的好漢之一,他不僅嫉惡如仇,還劫富濟貧。手拿兩把板斧,衝鋒陷陣。既令貪官污吏們聞風喪膽,又令惡霸豪紳們惶惶不安。

由於李逵為解救在潯陽樓題“反詩”而險被處斬的宋江,在江州大鬧法場,一時名聲大振,大宋朝幾乎婦孺皆知。於是一些不法之徒就借著他的名號,乾起了打家劫舍、欺凌百姓的罪惡勾當。

一個名字和李逵相近的匪徒李鬼,就自稱為李逵,在李逵的家鄉沂嶺境內攔路打劫、弄得不明真相的老百姓都以為是李逵所為。說來也巧,一天,李鬼正在山路上等過往的行人,恰好碰見了要回家接老母親上梁山泊的李逵。結果可想而知,真假李逵交鋒,假的就是假的,實在是不堪一擊,幾個照面,李鬼就被李逵輕鬆制服。由於李鬼苦苦的哀求李逵說自己還有一個九十歲的老母無人照料,並信誓旦旦表示要痛改前非,絕不再做強盜害人,心慈的李逵就放了他。可李鬼卻狗改不了吃屎,竟然利用李逵到他家歇腳機會,在李逵的菜里下麻藥,想把李逵交給官府請賞,幸好被李逵識破,最後成了李逵的刀下之“鬼”了。

儘管時下無論衣食住行甚至戶口都有造假,可正如陳毅爺爺所說:“手莫伸,伸手必被捉”。他們可以矇騙於一時,“假的終究是假的”,就像這真假李逵一樣,遲早要在陽光下露出其真面目。我們學生正在成長時期,一方面要學會識別造假騙子們的卑鄙伎倆,另一方面也一定要學會誠實做人。只有努力學習,將來才能收穫真正屬於自己的一切,而決不能寄希望於弄虛作假。

《水滸傳》700字讀書筆記

《水滸傳》是四大名著之一,想必大家都讀過吧!

《水滸傳》里的人物有魯達(魯智深)、武松、宋江、柴進、李逵……

《水滸傳》里的魯達,武藝高強,粗武鋼勇,他的武器是兩把斧子。而且他十分愛吃狗肉。甚至有一次,魯達要鎮關西把十斤精肉和十斤肥肉剁成肉末。十斤骨頭斬成細末。鎮關西明白魯達來學自己晦氣。不願乾,魯達便把兩包肉末朝鎮關西砸了過去。鎮關西惱羞成怒,抄起剔骨尖刀,刺向魯達,魯達逃到街上。鎮關西追來,魯達就順勢按住他的左腳把他踢倒。

魯達踏住他胸脯罵道:“你一個操刀屠戶,竟然稱鎮關西,欺侮金家父女!今叫你嘗嘗俺的拳頭!”只一拳,就把鎮關西打得出氣沒有進氣了。

武松是一個硬漢,大家最熟悉他的故事,例如武松打老虎。這一天,武松搖搖晃晃上山,見一塊大青石,便在那大石上休息了一會,這時忽有狂風颳來。武松心疑,又聽得背後撲的一聲,回頭去卻見一隻吊眼白額大蟲(老虎),已落在背後!武松急忙一閃,閃到了老虎背後。大蟲見沒撲著武松,便前爪一搭地下,猛吼一聲,把虎尾一甩,武松又閃到了一邊。武松等老虎再次吼時,雙手掄起哨棒,盡全身力氣一棒擊去,不料打折了旁邊的樹杈,哨棒一截兩半。大蟲咆哮,再次撲來,武松丟了半截棒,赤手空拳就勢按著虎頭。武松把老虎頭直往土裡按,又舉起拳頭猛擊“大蟲”頭部,終於把“大蟲”打癱了。

李逵是沂水縣人,再戴宗手下當小牢子。《真假李逵》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李逵那天路過樹林子,忽見有人塗黑了臉,拿了兩把板斧喝令留下買路錢。李逵喝道:“你是什麼人敢攔老爺去路?”那人說是“李逵”。李逵大笑,操起朴刀去戰假李逵,假李逵擋不住想逃,屁股已挨了朴刀,李逵搶前一步踏住那老傢伙胸脯說:“老爺才是黑鏇風!”然後挺著胸脯走了。

讀了《水滸傳》這部長篇小說,我仿佛認識了108個梁山起義的綠林好漢。從中讓我感受到了:我們一定要學那些正直、行善的人,不能學那些專橫跋扈、欺善怕惡的人。劉備說得好:勿已善小而。

《水滸傳》里的英雄 馮樂瑤

假期里,我覺得最有趣的是:看了一本《水滸傳》,它讓我感觸很深。

這本書主要講了:高俅是一個破落戶的浮浪子弟,僅僅因為它踢了一腳好球便得到皇帝的賞識。不到半年,高球就做了一等高官,他依仗皇權,迫害忠良,與蔡京童貫之流相互勾結,狼狽為奸,無惡不作,還把持著朝政大權,而在這本書中的大小官吏,都是他的狐群狗黨,這讓我很氣憤。更可惡的是他們魚肉鄉民,殘害百姓。這些大大小小的統治者,他們仿佛編織了一個黑暗勢力的魔網,籠罩在平民百姓的頭上,天下百姓民不聊生。

這可怎么辦?我內心突然產生了莫名的恐懼感。

就在這時,出現了許多令人敬佩的英雄:豁達魯莽的魯智深,深沉穩健的林沖,情深意重的武松,單純狂野的李逵,足智多謀的吳用等。他們嫉惡如仇,除暴安良,劫富濟貧,伸張正義,個個給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這讓我想起了“忠義”二字。正是因為“忠義”二字讓他們替天行道;正是因為“忠義”二字,才讓他們從不背叛;正是因為“忠義”二字,才讓他們團結一致……最後梁山的英雄歸順朝廷後很多壯烈犧牲了,死的那么悲壯!

看完書,我已熱淚盈眶。雖然這些英雄犧牲了,但是他們永遠活在我心中!

水滸傳讀書筆記

在《水滸傳》中,我認為李逵是宋江的一名猛將,但是,李逵又有些殘忍,因為在三打祝家莊之前扈家莊的扈成就向宋江投降,而李逵在三打祝家莊的時候殺了扈成的一家。所以李逵在打仗方面是一個好手,但是他的性格未免有一些衝動,所以在後面宋江去東京而李逵想去宋江不想讓他去,這就是因為李逵的性格太暴躁,容易惹出事端。

在《水滸傳》中,魯智深也是一個厲害的人物,他雖然是一名和尚,但他殺人的本性仍然沒有消失。他同樣愛打抱不平,是一個值得讚嘆的人物,例如他和金氏父女素不相識但知道他們的遭遇後憤憤不平,就想立刻找鎮關西打一頓,說明了他的英雄氣概,但是他處理這件事的方法有些錯誤了,因為他把鎮關西打死了,鎮關西雖然有些可惡,但是他還罪不至死,所以他做事也有些魯莽。

水滸傳讀書筆記

前天我讀了《水許傳》里的——景 陽岡武松打虎這篇小故事。這個故事大致講的是:武松在經過一個山岡的時候,在店家喝酒,店門上明明寫著“三碗不過岡”,可是武松身材高大,吃得多,非要喝 多些,老闆娘一直勸他,可是抵擋不住武松,武松一下喝了十八碗酒,吃了四斤牛肉,酒足飯飽後開始向景陽岡走去。店家一隻攔他不讓他過岡,說那裡有一隻吊睛 白額虎,客人一般喝過三碗酒就不能在上山岡了,可是武松不聽勸告,一隻往前走,走著走著,酒勁兒上來了,感覺昏昏迷迷,渾身發熱,走不動了,很想睡覺,於 是躺在一塊大青石上想睡一覺,在那裡他遇上了吊睛白額虎,武松使出渾身力氣最終把老虎打死了。

看了這個故事,我很喜歡武松這個人,因為他力氣無窮,是個打虎英雄。

故事中我也最喜歡讀武松打虎這個細節,因為這一段寫得特別細緻。如果我們邊讀邊想像,就好像眼前出現了武松打虎的畫面。老 虎的三個絕招“一剪、一撲、一掀”之後銳氣減少了一半,武松更勇敢了,老虎再一次騰空,從半空中躥過來,說時遲那時快,武松後退了幾步,扔掉哨棒,就在老 虎快落地的時候,雙手抓住老虎的頭皮,使勁摁下地,兩隻腳在老虎的腦門上一陣亂踢,老虎一邊怒吼一邊掙扎,把身子底下扒出了一個大坑,武松順勢把老虎的嘴 巴摁倒坑裡去,並舉起鐵錘一樣的拳頭又一陣亂打,直打得老虎眼睛、嘴巴、鼻子都流出鮮血,動彈不了才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