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感謝有你——腳踏車作文1000字

說到腳踏車可以說家喻戶曉,我們中國不僅腳踏車數量多,又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因此堪稱——腳踏車王國。在我的前半生中,腳踏車時刻陪伴著我。

螢幕上的腳踏車

記得小時候,沒有電視,人們的生活基本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果哪個村演電影,附近的村、甚至方圓七八里的村子,人們三五成群地去看電影。我當然也不例外,不過那時候都是跟著大哥哥大姐姐們去的。也是那時候,我最早是在電影螢幕上看到了腳踏車,過去電影演得最多的劇目就是戰爭片,片中的特務都是騎著腳踏車,被我軍追的滿街跑,到最後被全部俘虜。由於年齡小,也看不懂片子的主題,只是覺得好玩,但對腳踏車卻印象頗深,總想著如果我們的部隊要是有腳踏車,那豈不是不費吹灰之力就把敵人大打的落花流水。甚至奢望著自己什麼時候能擁有一輛腳踏車,那該多好啊!

家裡買了腳踏車

後來,村上有不少人家買了腳踏車,看著別人騎腳踏車,真是由衷的羨慕。父親因為在公社附近上班,離家較遠,為了方便,我們全家人商量再三,才決定花了一百多元買一輛腳踏車,當時的一百多元差不多是全家一年的收入。車子是永久牌的,為了保護它,特意買來一盤塑膠皮條,把三角大梁一圈圈地纏起來,前閘和腳踏還套上塑膠套。包裝完畢後,才正式上路“運營”。

父親每天一回到家,我就圍著腳踏車看來看去,因為是新車,父親不想讓我學騎,怕把車摔壞。有一天,父親不在家,但腳踏車在屋子裡放著。我一看機會來了,就叫上小夥伴,推著腳踏車來到村北的麥場學騎車。

說來容易做起來難,腳踏車很高又很笨重,我不能坐在座兒上騎,所以先慢慢試跨,把車子跨穩了,右腳趕緊上去騎幾下。就這樣,學了大半晌,終於學會了在大梁下騎著行走。這時,父親不知什麼時候也來到了麥場,看到我會跨騎了很高興。接著,父親扶著車子,讓我先騎在大樑上試騎,我的腰挺得很直,兩手緊握著車把,腳用力登著,剛開始很費力,練習了幾圈,慢慢輕鬆了許多,我終於學會騎腳踏車了。

學會了騎車,每天放學,只要腳踏車在家,我都會騎著車遛上幾圈。

自己擁有腳踏車

八十年代末,我在鄭州上師範,每次上學都要走上幾里地,才來到汽車站,坐中牟到鄭州的公車,到了東站還要倒兩趟車才到學校。來來去去很不方便。加上同學們也有不少騎腳踏車上學的,我就萌生了買腳踏車的念頭。

父親知道後,就利用星期天,帶我到縣城的“五交化”商場。這裡的腳踏車品牌多、型號全,款式新穎:牌子有永久、鳳凰、飛鴿、新飛等;型號有28的、26的、24的;式樣有三角大梁、斜大梁、還有彎曲的一根大梁的……。我挑選了飛鴿牌的,一款彎曲大梁24型的腳踏車。這款車小巧玲瓏,騎上去輕盈便利。

自從有了自己的腳踏車,我上學不用再走幾里路,也用擠公交。星期天不回家的時候,偶爾騎著腳踏車逛逛街,那時候最常去的是西郊的紡織大世界,因為那的東西便宜,可以買些衣服或日用品,品嘗一些小吃。有時也去找在鄭州上學同學、朋友,敘敘舊、聊聊天,著實方便多了。

三年的師範生活,儘管漫長,但這輛腳踏車卻給我帶來了無限的歡樂。

工作時的腳踏車

畢業後,我被分到了家鄉的一所中心國小,離家有五六里的路程,我每天都是騎著腳踏車上下班。這所學校雖然是鄉中心國小,條件十分簡陋,四周有圍牆,但豁口不少,最大的豁口處就是所謂的大門處,其實沒有大門。這樣的條件,不少老師在這是乾不長的,一年半載就調到了縣城的學校。我們一共是十幾名教師,一般都是附近村行的,在這上班圖的就是離家近,可以幹家里的農活。我是分到這個學校的唯一的一名年輕的師範生。不少老教師都以為我會像其他老師那樣,把這當跳板,所以給我分了二年級的課程,一個人包班。我每天還是早早的騎車到校,每次都來到所有教師之前,認真備課,批改作業,輔導學生。那時國小還有晚自習,下晚自習後,我一邊騎車一邊都是哼著小曲,雖然很累,但過得去很充實。

後來,由於家庭原因,我從鄉下調回了縣城。在縣城,我見到腳踏車款式更多,也更先進,有山地車、變速車。我買了一輛山地車,還能變速。雖然單位離家很近,但我還是喜歡騎腳踏車,穿所在人群當中,愜意至極!

一晃十幾年過去,社會發展突飛猛進,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同樣教師的工資待遇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此時電動腳踏車出現了,由於它省力速度快,很快占據了腳蹬腳踏車的市場。正好兒子要上高中,為了照顧兒子,全家搬到了新縣城。距離單位的路程遠了,我決定買一輛電動腳踏車,當時花了兩千多元錢,這相當於我買腳踏車價錢的十倍啊!

自從買了電動腳踏車,我再不用用力蹬車,上班路上比較輕鬆,更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在我騎電動腳踏車的幾年中,也是幾多喜來幾多憂。

那是一天下午,我輔導完學生,天色已晚。我帶著女兒連忙往家趕,走到離家還有三四里的路程,不知怎么回事,車子發出“古墩古墩”的響聲,我下車一看,糟了,原來是車胎癟了,這前不著村後不著店,怎么辦?沒辦法我們只得推車前行。由於電動車車身沉重,不一會我倆兒就滿頭是汗。好不容易來到綠城百合,看到西邊路口線桿上掛著舊車胎,上面有一牌子寫著“修車補胎”我倆像看到救星一樣,急忙趕到修車點,原來這是一個經銷菸酒的店面,老闆順便修電動車。老闆大約忙了十分鐘,車胎補好了。我付了錢,騎上車子,先前那焦慮蕩然無存,心裡說不出什麼感覺,是感激,還是……,

感謝我的腳踏車

這二十多年的上班途中,不管是腳蹬的腳踏車還是電動腳踏車,期間出現不少故障:有時候沒電了,有時候車胎沒氣了,有時候出現意想不到種種情況。不少人勸我,你還不如買輛汽車,上班又快,冬天不冷夏天不熱的。我聽了只是微微一笑,但在我心裡,腳踏車始終陪伴著我,風雨無阻。它給我帶來有歡樂也有煩惱,但我始終沒有丟掉它,因為它的發展演變,見證了社會的日新月異的變化——從貧窮、富足到幸福;同樣它的發展演變也見證了我的成長曆程——從無知、懵懂到成熟,可以說,我在腳踏車上度過我的前半生,我感謝它,哪能輕易地丟棄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