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命的價值作文800字

生命的價值是什麼?這看似普通的問題卻讓人陷入沉思。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關於高一生命的價值作文800字,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們。

生命的價值

生命的價值是什麼?人活在世上到底是為了什麼?假如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會滋潤一寸土地?假如你是一縷陽光,你是否會照亮一分黑暗?

沒錯,生命的價值在於奉獻。俗話說:“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幫助別人的人能夠得到別人的幫助,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有些人認為奉獻是愚蠢的,骨子裡只想不斷地索取,要“人人為我”,認為只有“多撈多得”才是生命的價值。這種說法實質上是把生命的價值與金錢畫上等號。這樣的人生價值觀是卑微的、平庸的、可恥的、落後的!

現代詩人艾青曾經說過:“即使我們是一支蠟燭,也應該‘蠟炬成灰淚始乾’;即使我們只是一根火柴,也要在關鍵時刻有一次閃耀;即使我們死後屍骨都腐爛了,也要變成磷火在荒野中燃燒。”人民的好榜樣雷鋒說過:“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裴多菲也曾說:“生命的多少用時間計算,生命的價值用貢獻計算。”人的生命有限,何不在有生之年為國家為人民多做奉獻?況且為祖國、為事業、為他人奉獻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只有奉獻的人生才是偉大、幸福、快樂的人生。

人們讚美春蠶,是因為它吃的是桑葉,吐出的是蠶絲,閃耀“春蠶到死絲方盡”的奉獻精神;人們讚美蠟燭,是因為它燃燒自己,為人們帶來光明,閃耀著“蠟炬成灰淚始乾”的奉獻精神;人們讚美老牛,是因為它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索取甚少,奉獻甚多,終生勞作不輟,死而後已;人們熱愛太陽,是因為它把無窮的光和熱無私奉獻給世間萬物。人們常以雷鋒、焦裕祿、王繼光、邱少云為榜樣,把他們稱為最可愛的人,就是因為他們都有無私奉獻的精神,他們在奉獻的同時,也享受著奉獻創造的充實和快樂。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沒有落葉紛紛,怎有新萌芽。做一個敢於奉獻的人吧!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雖然我們所做的,對祖國對社會來說是那么的渺小,但是我們願意成為一滴水,滋潤一寸土地;願意成為一縷陽光,照亮一分黑暗。

我們如果想不浪費自己的生命,讓生命有價值,那就應該樂於奉獻。生命的價值在於奉獻。

生命的價值

生命的多少用時間計算,生命的價值用奉獻計算。

的確,但不論你活了多長時間,在你沒有任何價值的生命中,也算是白活,但即使你英年早逝,但在短暫的生命中有所留戀,活的有價值,也比活了百歲強得多,因為至少在自己的生命中用一份光彩,那么你的生命就要比一切都珍貴。

有這樣一件事。

在汶川地震後志願者和軍隊在極力搶救人們。這時,他們看見一個婦女,跪伏在地上似乎有點像古代人行禮一樣,發現她已經斷氣後,他們便走了,突然隊長高叫道:“回來,還有人活著!”於是他們飛奔回來,隊長在婦女身下摸索著,似乎要找什麼東西。終於發現了一個襁褓——一個可愛的小嬰兒,他還活著正安然地睡著,隨著又發現有一條已經寫好的短息:孩子,如果你還活著要記住,我愛你!看著那個可愛的、正熟睡的孩子和那已經寫好的簡訊,大家都被這種偉大的母愛所感動了。

這位母親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一個小嬰兒的生命,在孩子心中難道不比一切都更珍貴嗎?她雖然不會說話,但相信她在心中已經感受到了這種母愛。

或許,在那個孩子長大以後,不知道自己曾有這樣一位母親,但她如果知道了她會多么驕傲,至少她母親的生命要比其他人的生命有價值得多。

老子曾說過“死而不亡者壽”,它告訴人們,有的人雖然活著,在人們心中卻早已死了;?有的人雖然死了,而他的學說,他的思想,他的精神,卻長期影響著當代及後代的人們,活在人們心中。郭沫若說“生要生的有精神,死要死得有氣概”的確,活著不就是為了別人嘛,活著什麼都不做活著幹嘛!

有人說,生命就像一支蠟燭,嬰兒呱呱墜地的時候,就是它燃起火花的那一剎那。有人的火焰,微弱欲熄;有人的火焰,燭影搖紅;有人的火焰,靜靜發光;有人的火焰,燦爛耀眼。然而,它總有蠟炬成灰、歸復平靜的一刻,唯一不同的是——所留下的讚嘆。一個人如果只碌碌無為,只為自己渺小的生存而度度人生,那么即使活到100歲的高壽,又有什麼價值和意義呢?

正如這句話“吃飯是為了活著,但活著不是為了吃飯。”正確的看待生命,生命才會釋放光芒。

生命的價值

“生命的價值何在?”這是每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青年必須探討的問題。

答案是豐富多彩的,但真理只有一個:生命的價值其實在於奉獻。

我驚嘆於保爾高貴的人格:他出身貧寒卻自強不息,身體殘疾卻又堅持信念,坎坷的命運並不能阻止他實現生命的意義,驚人的毅力使他在奉獻中實現自我的價值。

奧斯特洛夫斯基說:“人只有一生奮鬥不息,對世界有所奉獻,才能自豪地感受到自我存在的價值。”人不可能都享有名揚千古的榮譽,但奉獻的快樂卻可以為千千萬萬的人所享有。幹部孔繁森,工人徐虎,徐洪剛,戰士李向群,他們是奮戰在不同崗位的普通人,他們點滴奉獻雖默默無聞。卻如聲聲春雷震動中華大地。就此,他們的生命得到充實,價值得以體現。“你不奉獻,我不奉獻,誰來奉獻;你也索取,我也索取,向誰索取。”我們這個時代的確需要幹大事業的人,但更需要千千萬萬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扎紮實實做好本職工作的人。

如今的現代人生活實際是我們在先人的奉獻上“坐享其成”。很多人認為奉獻是愚蠢的行為,多勞多得才是有價值的。這實際上就是把奉獻的價值與金錢劃上了等號,這種觀念是極其落後自私的。這樣的人與那些為社會無私奉獻的人相比,生命毫無意義。

朋友,當你置身於霓虹酒綠的醉人生活時,可曾記得耶穌罹難的十字聖火;畢生捍衛“日心說”的哥白尼;遙遠而神秘的絲綢之路;銘刻在月球的航天者的足跡……他們一代乃至幾代人付出了畢生的精力甚至生命,換回了國家、民族的繁榮,換來整個人類歷史的前進。他們的人生價值正是在這無私的奉獻之中體現了出來。

朋友,我想說:當我們享受著他人奉獻的時候,我們也應該自覺承擔起為社會奉獻的職責。不言代價與回報,這才是最高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