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以珍愛生命為話題的議論文

善待生命,永不放棄!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讓自己更好地生活。讓學生學會並懂得珍視生命、正視自己的生命是新形勢下教育工作者必修的課程。那么你知道高一以珍愛生命為話題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一以珍愛生命為話題,供大家分享。

高一以珍愛生命為話題:珍惜生命

人生,靠的不是時間,靠的是珍惜,人生的路到底有多遠並不重要,當務之急是珍惜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

珍惜時間就是珍惜生命。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遼寧青年參觀團在日本出席一個會議,出國前團長準備了厚厚一疊發言稿,可是屆時日方官員遞上的會序表卻寫著:"中方發言時間:10點17分20秒至18分20秒。"發言時間僅為一分鐘。這在那些"一杯茶水一支煙,一張報紙看半天"的人看來,似乎不可思議,而在日本卻是極為平常的。日本從工人到學者,時間觀念都非常強。他們考核崗位工人稱不稱職的基本標準就是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單位時間的勞動量,時間一般精確到秒。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六百萬猶太人被德國法西斯屠殺。當盟軍解放集中營時,見到堆積如山的屍體,慘狀令人髮指,身經百戰的士兵也忍不住哭泣起來。可是他們還看到劫後餘生的人,這些人骨瘦如柴,有的已經不能行走,只能在地上爬行,他們顫抖地舉起手來向盟軍致意。

士兵問:“你們怎么活下來的?”

他們說:“我們猶太人有一句諺語:幾時有生命,幾時就有希望。”

士兵深受感動。舉起右手,向這些飽受苦難的人們行軍禮致敬。

生命是寶貴的,誰開得起玩笑?生命又是殘忍的。想不到,多年以後,台灣女作家三毛,竟在醫院房裡,用絲襪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一個生命匆匆逝去,在很風光和精力旺盛地展開著自己人生的時候遽然消失,好像是留給後人一種思索,又好像無從把握生命的重量。這是無法承受也得承受的現實。

看著身邊的親人,鄰居,以及陌生人一個個的離去,不禁感嘆生命的脆弱與世事的無常。

珍惜,感謝,生命中的每一個人。

高一以珍愛生命為話題:珍愛生命遠離車禍

一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再也沒有了,我們應該好好去珍惜生命。

近年來,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作為現代生活標誌的代步工具――汽車逐漸走進了千家萬戶。人們在充分享受汽車給我們的工作、生活帶來的快捷、舒適、便利之時,往往容易忽視遵守交通道路安全法規的重要性,對交通違章不以為然,對交通事故心存僥倖。,自從第一輛汽車問世以來,已有4000多萬人慘死在飛馳的車輪下。“車禍猛於虎”,並不是誇大其詞。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目前每年的汽車交通事故造成120萬人死亡,5千萬人傷殘。作為中學生,我們不僅要遵守交通法規,更要向周邊民眾宣傳

隨著交通的發達,車禍也越來越多,到現在為止發生的車禍不計其數,許多人因為酒後駕車,出了車禍,令家人悲痛欲絕。我曾經在網上看到幾則新聞,是這樣寫的:地球人都知道,駕駛者更知道:不可酒後開車。然而讓人無法理解的是,有些人偏要明知故犯。一位安徽女子在聽說牛振華醉酒駕車身亡的訊息後,忍不住給媒體打電話,泣訴“毀了兩個家”的經過:她丈夫是在安徽農村開麵包車幫人家運貨的,收入還不錯。可她丈夫總說跑運輸辛苦,晚上要喝幾口酒解解乏。20xx年的某晚,有人打電話喊她丈夫去運貨,她丈夫從高架橋上沖了下去,就永遠沒再醒過來。坐在副駕駛位置上、年僅24歲的女貨主也被撞斷了脊椎,癱瘓了。因為安徽女子的丈夫系酒後駕車,故負全責;貨主家還向法院提起民事賠償訴求,後判賠10萬元。這女子只好把房子賣了4萬元賠償,將孩子託付給公婆,自己則外出打工再為丈夫還債……

可是那位女貨主結婚僅1年,卻一下子遭此橫禍。所以,安徽女子泣訴著要求人們:開車者千萬不能再酒後駕駛了。據研究,飲酒後可使人的視軸明顯變長,視力受到損害,會有視物模糊或復視現象,因而容易發生闖紅燈、追尾、撞人等事故。數據表明,酒後駕車發生事故的幾率高達27%,酒精攝入量越多,車禍的可能性越大。請看看這些從網上摘錄下來的報導,難道警察、運貨司機不知道酒後不可駕車?不,他們都知道。他們是明知故犯,其結果往往是害人害已。現在,交通事故屢屢發生,人們的健康、生命經常受到威脅。造成這一切災難的罪魁禍首究竟是誰呢?是我們自己。是有些人無視交通法,行人隨意跨越護欄,機動車闖紅燈等造成了一起又一起的交通事故,使肇事者及其家屬感到內疚,也給被害者和社會帶來巨大的損失。例如:20xx年,瀋陽市某中學的兩名女生在橫穿斑馬線時,被兩台轎車撞到馬路邊,當場死亡;皇姑區某國小的幾名學生在放學路上,由於跨越護欄被飛馳而過的汽車撞死;還有在我們熟悉的電視劇《還珠格格》里扮演香妃的劉丹,也因車禍離開了我們……這樣的血的事例還有很多很多,難道這些血的教訓還不能告誡我們要遵守交通法嗎?

現在違法駕車的人日益增多,據統計,現在平均每2小時就有1人死於車禍,這是多么可怕的數字啊!讓我們來假設一下,如果我們不注意交通安全,20xx年死於車禍的人將達到2萬多人。如果真是這樣,誰還敢來中國呢?中國好不容易爭取的奧運會該怎樣承辦呢?現在我們知錯就改還來得及,如果我們現在就時刻注意交通安全,那么將來,人們的臉上永遠保持燦爛的微笑。

生命只有一次,你不可能作永遠的幸運兒,而每年都有許多人的性命葬送於車禍,所以大家都要注意交通安全,讓自己作一回“永遠”的幸運兒。生命不僅僅屬於自我,更屬於所有關心、愛護我們的人。所以,我們不僅該為自己堅強地活,更需要為愛著我們的人努力地活。珍愛自己的生命,健康地成長是一種責任,是對自己和對愛自己的人負責。

每天,我們行色匆匆,汽車穿行在大道上,融合在來往人群中。與呼嘯而過的汽車相比,我們是弱者。所以,我們更應該約束自己的行為嚴格遵守交通法規,為自己生命負責。安全、文明、有序與暢通的交通環境是我們所嚮往的。“車禍,車禍……”這兩個字一直纏繞著人們,為什麼人們一直擺脫不了車禍呢?罪魁禍首又是誰呢?其實這一切都是人們自己造成的,如果人人都遵守交通規則還會發生車禍嗎?

高一以珍愛生命為話題:珍惜生命

人生在世,需要珍惜的東西很多,但人們往往在失去它之後,才想到珍惜二字,而這已經為時太晚了。因而,學會珍惜,懂得珍惜,會使我們的生活多幾分甜美,少一些遺憾,多幾分幸福,少一些痛悔。

珍惜幸福。幸福都是相對的,對於失去工作機會的人來說,工作就是幸福;對於重病纏身的人來說,身體健康就是幸福;對於顛沛流離的人來說,生活安定就是幸福。依此類推,家庭和睦,夫妻恩愛,子女上進,二老健在,事業有成也都是幸福。當你在享用這些幸福的時候,千萬別把它不當一回事,因為這些幸福並未注定要始終屬於你,倘若不珍惜,掉以輕心,隨時都有失去的可能。

珍惜機遇。機遇如白駒過隙,稍縱即逝。事業成功的人,往往就是善於抓住機遇、珍惜機遇者。機遇有大小:統帥三軍,橫掃敵頑是機遇;普通一兵,出一次公差勤務也是機遇。黑土地上的參天巨木固然令人仰慕,泰山之巔石頭縫裡鑽出的高不盈尺的小樹更使人敬佩,因為上天給了它一個小得不能再小的機遇,它仍給你帶來一個難以想像的奇蹟。只要你抓住並珍惜生活賜予你的每一次機遇,那么,不論成就大小,你都應當無悔。

珍惜,就是珍重、愛惜難得的東西。那么,除了珍惜時光、機遇等之外,我們還應珍惜友誼,珍惜愛情,珍惜信任,珍惜團結,珍惜世界上一切美好的東西。

細小的東西也值得珍惜(陶侃惜物)

陶侃是東晉人,他從縣吏一直做到荊、江二州刺史,成為當時最有實力的人物。但他戎馬生涯四十餘年,卻始終保持著勤儉節約的作風,還經常勉勵部下珍惜一草一木,為國為民多做貢獻。至今人們傳誦最多的,是他珍惜竹頭木屑、搬磚治懶的故事。

陶侃少時家境貧寒,父親病後,全家只靠母親一人紡線織布維持生活。母親的正直和勤儉影響了陶侃一生。從母親終日勞作的表情上,陶侃懂得了一切來之不易的道理。有一年,在荊州刺史的任上,因戰備需要造一批戰船。他常去現場視察督導,發現大量的剩竹頭和木屑扔得到處都是,覺得很可惜,就下令將所有的木屑和竹頭都收起來,不準棄掉。沒幾天,木屑和竹頭就堆成了小山,大家都很納悶兒。到了春節前兩天,突然天降大雪。第二天,雪化得衙門前到處是水,按照慣例,初一這天大家要集會,共賀新年,到時候人、車、馬來來往往,必定會將門前弄得髒亂不堪。下屬們正不知如何是好,陶侃卻胸有成竹地說:“去把木屑拉來墊上不就成了?”大家對陶侃的細心非常佩服,新春盛會如期圓滿地結束了。

陶侃去世後,東晉大將桓溫組織伐蜀,發現缺少許多裝船用的竹釘,於是陶侃生前下令保存的竹頭全派上了用場。

珍惜水資源

今年3月22日是第12個世界水日,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題是“水與災害”。

水是生命之源。目前,世界面臨的水資源短缺已非常嚴峻:12億人用水短缺,30億人缺乏用水衛生設施,每年有300萬到400萬人死於和水有關的疾病。預計到20xx年,水危機將蔓延到48個國家,約35億人將為水所困。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對水資源的需求不斷增加,但可供人類直接使用的水資源卻不斷減少。與19世紀相比,20世紀世界人口增加了2倍,而人類用水卻增加了5倍。在一些開發中國家,約50%的飲用水和60%的灌溉用水因使用不當而浪費;約90%的廢水沒有經過處理就被排放到河流、湖泊,造成環境污染。如果我們在使用水時還不珍惜,那最後一滴水恐怕就是我們的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