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三境界議論文

第一境界是“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芳跡”; 第二境界是“空山無人,水流花開”; 第三個境界是“萬古長空,一朝風月”。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關於生命的三境界的議論文,僅供參考。

生命的三境界議論文範文篇一

“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是王羲之的休悟自我;

“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屈原的識人知世;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是蘇軾的兼濟天下。每個人都有自己理想王國,“體悟自我,識人知世,兼濟天下”是每個人的夢想。每個人都會懷揣著夢想去塑造人生的境界。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體味自己,去認識人生的初步境界與價值。站在歷史的河岸,我在求索的河川里,驚醒地看到,這裡既有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門去,吾輩豈是蓬蒿人”的狂放不羈,也有“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的迷茫與失落;既有李樂薇式的閒適高雅的人生探索,也有魯迅的一夜白頭般的苦思冥想。人們都在追求自己的人生價值、人格定位、人生目標,體悟自我---人生的宏圖從此鋪開,人生的境界由此升華。

孔子曰:“吾七十六方能隨心所欲而不逾矩。”識人知世,放寬眼界,心懷他人。西北的朔風吹開泛黃的歷史畫卷,這裡有陶淵明面對黑暗官場的毅然轉身;有范蠡面對“福貴不能與共”的暗然神傷;既有梁啓超的“吾國之責任則全在我少年”,也有周恩來的“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偉人們鏇轉於時俗之上,苦心求索著民族振興之路,詰問著人生的價值取向。邁上識人知世的階梯,確定人生軌跡沿續的方向。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達則兼濟天下”,人生最大的舞台是整個人類的事業。孟子不拘於獨善己身,親自遊說諸候,力圖創造一個“仁”的社會;陸游不顧多病之軀仍然尋求報國之路;杜甫不懼一己之寒而欲大庇天下之寒士。先哲們走出世俗的羈伴,在人生遭遇中無法施展拳腳的時候,仍然以兼濟天下為懷,這裡一種什麼樣的境界?這又會是怎樣一種情懷?問語山川,扣問蒼穹,每一個善於思考的人會不得而知。

看世事滄海桑田,品人生多樣境界。體悟自我,故能深思探索;識人知世,故能友愛他人;兼濟天下,故能成青史之芳名。

人生便是從“小我”走向“大我”,由平凡上升為高尚的過程。閒庭落花風自掃,執壺問道亦相宜。品人生就如品酒,需要慢慢體味,慢慢薰陶。坐看庭前花開花落,遙觀天上雲捲雲舒,人生的境界自然為之高遠。

生命的三境界議論文範文篇二

能夠衣食無憂,此乃生命的最低境界。處於這種境界的生命只是在延伸著生命的長度,無法擴展生命的寬度。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種人的生命與動物的生命毫無區別。在這種安逸的生活中,生命的價值大打折扣。人一旦淪入此境界,就只知道貪圖享樂,不勞而獲,失去原有的進取心。從表面上看,這些生命仿佛很充實,而事實上這些生命早已不復存在,因為無價值的生命必然被自然所淘汰。

追求充實的精神世界,此乃生命的較高境界。這也是人的生命獨特性的體現。對於這些生命而言,他們都有著自己的奮鬥目標,並為之拼搏,使自己的生命價值得以彰顯。由於這些生命擁有堅定的信念,所以他們很清楚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不會在奮鬥的過程中迷失方向。美國著名的發明家愛迪生,從12歲當報童開始,就一直進行著不懈的學習和實驗。在工作中,愛迪生堅信的是“勤奮加恆心”。他常常廢寢忘食,每天工作的時間都在18小時以上,若用平常人一生的工作時間來計算,他的生命早就成倍地增長了,生命的境界也在不知不覺中得以提升。因此,在79歲生日那天,他風趣地說:“我已經是135歲了。”

樂於奉獻便是生命的最高境界。生命的意義不在於索取,而在於給予。雷鋒樂於奉獻,人們將其銘記;范仲淹處江湖之遠而心懷天下,歷史為他寫下了光輝燦爛的一筆。奉獻者付出的是時間、金錢,甚至是無價的生命,而收穫的卻是高貴的人格和不朽的靈魂,他們的生命境界也因此無限地提升。比爾·蓋茨已經是腰纏萬貫的世界首富,為了從事慈善事業,他辭去微軟總裁的職務,全身心地投身於慈善事業。他曾說過:“許多人死後都希望能夠升入天堂,而從事慈善事業便是最好的方法。”奉獻為生命的價值加碼,生命因奉獻而精彩。

生命是大自然給予人類的未經雕琢的寶石,那就讓我們用心雕琢,創造一個完美的生命境界。

生命的三境界議論文範文篇三

人生路奇峻,肯登攀才能衝刺最高峰;人生路坎坷,要執著方可到達新境界。

人生的進步就是在不斷登越一個個台階,走上新的高度。憑藉堅韌不拔的意志,百折不撓的精神,走上新的階級必能欣賞到一番新氣象。也許人生理應如此,在攀登階級中成長,在攀登階級中成功。想必近代大詞人王國維先生所講“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就是如此吧。

昨夜西風凋敝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滿樹的綠葉似乎在一夜之間被乍起的秋風吹落。登高者憑欄遠眺所見儘是蕭瑟之景,道路遙遙直通深邃的天空。此情此景,寂寞孤獨之感油然而生。試想在創業求學之初要高瞻遠矚,認清前行的路,且一人承受風雨和孤寂,這是需要極大的勇氣的。

忽然想到安妮,誰都不能不讚美她。一個安靜而充滿個性的女子,以敏銳的判斷力選擇了生命的航向。獨自一人在暗黑的空間裡敲打著鍵盤,盡情地書寫著自然灑脫的文字。她奏響新的文學樂章,給人以舒逸安閒的感覺。她講述著城市流浪者的命途,如何在寂靜漠然的世界獲得一份持久的真愛,獨到的精神自由在展現得淋漓盡致。因為她準確的視角與著力點,因為她耐得寂寞進行創作,她的作品才脫穎而出。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微風習習,殘照當樓,熱戀中的相思之苦催人淚下。情有獨鍾,專一執著雖衣帶漸寬、枯槁憔悴也無怨無悔。這種刻骨銘心的愛用來借指創業求學學中的精

神不正合適嗎?在這個過程中不正需這種殫精竭慮、堅韌不拔的精神嗎?

布魯諾是這樣一個人,一個繼承哥白尼“日心說”又不斷發展創新的人。16世紀的歐洲宗教神學充斥各個角落。而他卻不屑異樣的眼光,不懼恐嚇,勇於去打破封建桎酷的枷鎖,不斷尋找科學精神的真諦。反叛的他被處以火刑,然後在陰冷的監獄裡受到非人折磨。但他沒有低頭,沒有向教會、法庭屈服或妥協。最終他在長滿鮮花的廣場上與烈火永生,用堅定的信念與鮮紅的血液書寫自己的墓志銘。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辛棄疾讓我由衷地稱讚,他不但兼具豪放曠達與愛國熱情而且有浪漫的情懷與細膩的心思。燈如海,人如潮的上元佳節,苦苦思尋終在燈火冷落處見到夢中情人莞爾一笑,心中極大的歡欣。不知道他是否同意我曲意理解,把這句詞喻指在生命對事業的不斷探索與追求。

明代皇子朱載瑜用他的行動證實這種崇高的精神品質。因為父親受陷害,自己本無心操理政事,且不想再繼承王位。他採取“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在紫禁城外搭建草棚獨立而居。我想甘地是比他稍遜一等的。無論烈日酷暑還是三九寒冬他都不變初衷一如既往地潛心音律。有時閱讀書籍以自慰。他堅信“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將上下而求索。”經過十年努力著《音律全書》總結出十二音律法。

他們是什得驕傲的成功者,無時無刻不在攀登新的台階,到達新的高度。堅信腳下踏實地去登越通向夢想舞台的階級才會成功的“階級理論”。擁有一份執著,據守一種信念,他們不斷地去登越人生的顛峰。

每一次登越一個台階都是一次成長、一次飛躍。學會向一隻野鳥去追求自由與高度,在夕陽落幕的時刻劃出絢彩的光。你的生命是那樣美麗,人生的境界也因此得以升華。

生命的三境界議論文範文篇四

一代國學大師王國維曾提出著名的“治學三境界”----即一曰: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二曰: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三曰: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概括起來也就是“知”.“行”.“得”三境界。王先生,請原諒我的高攀,我認為戰勝挫折也需要這三重境界。

一.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

人的一生難免會有挫折,有人在久遠的時空隧道中留戀:“命之蹇兮,壯士一去不復返”!有人在遼闊的星河宇宙中感嘆:“關山難越,失路悲難”!有人在無情的狂風暴雨中覓見:“自古人生路,需留下丹心一片”!有人在世態的混水濁流中呼喊:“滿懷抱負,豈能讓靈魂受限”!他們不想拒絕成功,但更不能阻擋挫折的駕臨。沒有誰不渴求一帆風順,可是,揚帆遠航不遇風暴,踏路遠行不涉險灘,那只能是幻想。

任何一個歷史的關口,任何一個生命的驛站,都有美麗的風景。可是你需戰勝挫折,才能去領略。任西風凋盡碧樹,也請你獨上高樓,讓你的靈魂升為雲影,化為仙鶴,雖高處不勝寒,卻有無限美景,

這就是所謂的“知”。

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不經意的旅程或許會遇上不期而至的風雨,不經意的一次鼓勵可能給了我們勇往直前的機遇。生命有涯而無涯,當你悲觀失望時,請想想張還迪。當你的世界暗淡無光時,請想想貝多芬。當你的夢想如鏡花水月時,請想想三毛。人生中一個小小的笑話並不是整個世界的淚水,一次小小的挫折更不是整個旅程的滄桑。“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無論前面是濁浪滔天,還是天風浩蕩;無論是荊棘.泥潭,還是鴻溝.天塹,我們都要整裝待發。

石流山阻大江依然東流去,雙膝入雪梅花依然向陽開。為了人生,為了理想,前行吧!何懼冰霜阻擊?何畏艱難之旅?為了追求,為了生活,前行吧!任衣帶漸寬,任鐵鞋踏破。

這就是所謂的“行”

三.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誰說流水無意,歲月無痕?誰水說落花無情,往事如煙?請聽山的訴說,請聽海的呼喚:經歷過一番寒徹骨,方可贏來梅花撲鼻香。走過重重路,踏過道道坎,涉過了茫茫風暴與種種險灘,挫折在你面前變的無比渺小。看!春風已吹開百花,燕子已痴戀上綠楊,你瀟灑的揮揮手,欣賞到了穿過陰霾的美麗。在戰勝挫折的行徑上,雖有心酸,但可體味拼搏的甜蜜。雖有苦痛,但可體味追求的愉悅,而今,你欣賞到了田野邊上最動人的花香,聽到了月亮樹下最醉人的歌唱。

踏著驚動蒼松山濤的節拍,唱著仿佛行雲流水的幽韻,你醉了,你悟了,你思了,驀然回首,你看到了燈火闌珊處的“伊人”,於是,你獲得了人生無可匹敵的巨大資產。

這就是所謂的“得”

挫折,一個令人頭痛的字眼,一個令人心醉的挑戰,王國維先生提出的“治學三境界”也道破了戰勝挫折的天機。有王先生的指引,我們定會領悟和駕馭三重境界,譜寫出一曲曲醉人的生命幽韻,唱響一曲曲嘹亮的生命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