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重建讀後感作文

“想重建生命,先改變下自己的信念吧!”小編收集生命的重建讀後感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生命的重建讀後感

首先要感謝給我送書的各位朋友,TA54第一階段畢業典禮上,朋友們送我幾本書,有兩位美女送了我同樣的書《生命的重建》,說明這本書值得一讀,很有意義,我在讀的同時,也把我的感悟慢慢寫了下來分享一下,表達對她們的感謝。

《生命的重建》是美國作家露易絲·海寫的,它是一本關於健康觀念的書。作者在書中倡導“整體健康”的觀念,揭示了人類隱藏在內心的心理思想。

現在社會變得越來越煩躁,人們喜歡以悲觀世界觀,看待自己,看待世界,使大家每天生活在不幸之中,在排斥他人的時候,連帶著把自己也排斥在幸福之外。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一直在了解社會新的發展趨勢,而忽略了去發現自己,忽略了我們心的渴求,也忽略了思考的力量。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每一個負面的情緒;疾病,都會成為我們試圖逃避現實的藉口。我們生命中經歷所有的事情,都是由我們過去的思想和信念造成和決定的。我們總是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夠立竿見影獲得成效,而對於那些基礎的、見效慢對自己將來有很大幫助的工作總是不以為然、不願意付諸努力,認為是浪費時間;浪費生命。如靜下心來思考,人生中出現的一切,都是無法擁有的,只能經歷。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就會懂得:人生無所謂得失,用一顆欣賞的心情,去看待人生中一切的得失,它們會變成人生一條亮麗的風景與風情。所以無論今天發生多么糟糕的事物,我們都不應該感到悲傷。何況今天是我們往後日子裡最年輕的一天。李嘉誠說過一句話“思路清晰遠比賣力苦幹重要,心態正確遠比現實表現重要,選對方向遠比努力做事重要,做對的事情遠比把事情做對重要。擁有遠見比擁有資產重要,擁有能力比擁有知識重要,擁有健康比擁有金錢重要!---成長的痛苦遠比後悔的痛苦好,勝利的喜悅遠比失敗的安慰好!”人要多出去闖蕩,出去闖蕩也許會走很多很多彎路,但它同時會增強你的思想,增強你的閱歷,增強你遇事的應變能力,增強你的素質,增強你很多很多的東西,這些是坐在那裡不可能學到的。

人生是一場獨自修行的過程,這是一條悲感交集的道路,路上一定會有你想擁有的禮物——就看你配不配得到。朋友們!讓我們現在就勇敢地出發吧!

第二篇:生命的重建讀後感

生命的重建,這本書講到了用思想治病的原理。他認為一個人有喜樂的心情、愉快的感受,這些就是治病的良藥。作者曾經經歷了很多精神上的挫折和不同疾病的折磨,曾經罹患癌症。在他堅定的信念下,他通過冥想,積極的自我暗示治好了自己的疾病。他所經歷的挫折和疾病的折磨是常人難以想像的,但他卻治好了自己的病痛,不是通過藥物而是通過自己強大的精神力量。

今天科學已經證明,良好的心態,積極向上的自我暗示,愉悅的心情是治病的良藥。很多疾病都是因為我們不良的情緒,不良的嗜好而引起的。所以改變我們的心態,改變我們的認知,看待事物積極的一面都會讓我們的心情愉悅,會減少很多疾病的發生。尤其是癌症。癌症的發生絕大多數與情緒有關。與惡劣的心境有關。惡劣的情緒往往會產生毒素,使我們的身體不再平衡。所以要想讓身體的大環境平衡。首先要保證我們的心理平衡。一但心裡失去平衡,就會出現焦慮和憤怒,恐懼等不良情緒。而這些不良情緒伴隨的是身體內分泌的失調。結果就產生各種各樣的疾病。

因此生命的重建,這本書儘管寫出來很早,那個時候也沒有這些科學證明。但他確實在當時很暢銷,受到很多人的追捧。這本書還提到,付出是最大的快樂。因為人在付出當中,能夠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所在,自然就會產生愉快的心情。因此樂於助人,也是自我治療的一種良方。

第三篇:生命的重建讀後感

“想重建生命,先改變下自己的信念吧!”

這是我讀完《生命的重建》後最大的感觸。有什麼樣的信念,就有什麼樣的行為;有什麼樣的行為,就有什麼樣的人生。我們經常抱怨某些事物,那是因為我們總希望這個世界應該是平等的,那些傷心事,悲傷事不只應該發生在我們身上。其實我們完全可以改變自己的信念,世界是不平等的,也不可能平等。但世界是公平的,這些不好的事是不是在向我們暗示我們離成功很近。因為往往最困難的時候就是離成功最近的時候。

怎樣改變自己的信念?我從書中總結出3點:

1、控制頭腦,做自己頭腦的主人

你的內心具有難以置信的力量和天賦,它們經常會對你所想的做出反應。通過有意識的尋找思想控制頭腦,才能和身體的力量結成聯盟。

當舊思想對你說:我做不好,我做不到,我不夠好。試著告訴自己,不,你行的。你一定可以的。重複多次的鼓勵自己,並且嘗試張開嘴巴,動起手來。改變,進行下去的。是的,我可以做好的。我一定可以的。

2、從過去的事情里解放出來

我覺得不夠好,那是我以前不夠好,不是現在,現在我很好。把所有的精神集中到當下,現在我我很好,而且,我將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這樣想就對了。

3、寬恕自己,寬恕他人

對過去的悔恨、悲痛、傷害、恐懼、責怪、憤怒、怨恨,有時甚至對復仇的期待。走出來吧,愛是任何疾病康復的良藥。不要去恨,要相信,要期待,他有一天也同你一樣懷著寬恕的心對待別人。如果,不能,就相信因果報應。自己不要忘記了,寬恕你所犯過的一切錯誤,寬恕他人對造成的一切傷害。就活在現在,活在當下。

《生命的重建》給了我莫大的鼓舞,令我更有勇氣去改變自己!

第四篇:生命的重建讀後感

總的來說這本書是談的關於如何愛自己,甚至有很多地方都給人一種很神奇的感覺,有太多的時候最傷害自己的人,卻是內心的那個不能原諒自己的自己,不能放過自己的自己。說的有點繞口,但我能夠理解的是這個意思。我覺得我一直都是一個很開心的人,但是問題是,我認為我不是一個有能力的人,或者說我的能力還沒有達到我理想中的那個狀態,而這種不滿足,卻發展成為對自己的不認可,看不到自己身上的優點,看到的只有缺點,而這個缺點就像是有很強的傳染性一樣,很快的我就對我有越來越多的意見、抗拒和排斥。書中有很多的地方在教我們如何的原諒別人,原諒自己,光是讀完這本書還是遠遠不夠的,一定要在認真細讀的同時,一遍一遍的,認真的做裡面各項練習,並且在做的時候一定要全身心的投入,並去到相信這個位置上,這本書的力量不是短短的一個月就能夠完全吸收到的,我相信以後也會時常多讀讀這本書的。

還有一些部分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限制性觀念:我不夠好它從哪裡來:他的父親反反覆覆說他很傻”

想到我童年的時候,不知道從哪天起就聽到父母、親威時常說起的那句話:“小短脖,吃嘴怕幹活”(這句話是一個算命的說的)。從那一刻起我就背負了一個“懶”的罪名,起初聽到這句話的時候覺得是委屈、是不服、是不滿、是反抗、是無奈,到後來轉變為“我就是懶,我就是好吃懶做”的自暴自棄的心態,再到後來,我內心真的就這樣認為了,認為我就是個天生的懶,一直到今天這始終在心裡有這樣一個陰影,很難說服自己不想這些,不信這些。所有消極的觀念在等著我用我的意志力一個一個的擊破,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才是能夠做到的第一步,相信我是充滿了靈性,是輝煌的!

“當你清掃你的房子時,你從哪個房間開始真的並不重要。就從最需要你打掃的那間開始吧,其他的也會跟著改變的。”

看到這句話,感覺和我以前說過的那句很相似,“當一個方面做的好的時候,其實的方面也會更加的有力量”。我相信書上的內容和我說的相似的地方,絕對不是一種巧合,我願意用行動來證明它。就從減肥開始!

當在做“我願意改變”的練習時,我腦海中出現了在我減肥的路上阻撓我的行為,“吃很多的東西,喝過多含糖量很大的飲品”。這的確讓我看到了當下就能夠做出的改變是什麼,能夠檢驗自己改變的決心有多大,真實的改變會不會發生的一個標準。

“寬恕自己,寬恕別人,能夠把我們自己從過去中解放出來。”

原諒別人容易,原諒自己確是那么的難。

“當我們看到一本好書、一齣好戲、吃到什麼美味、發現一個風景優美的地方,我們常常會想和我們的朋友一起分享。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卻不可勉強別人改變。要求自己改變,已經是一件困難的事,又怎能強求他人去改變呢?尤其是當別人完全無意改變時,如果一定要這樣做,只有徒然傷害彼此的友情。”

很容易的就想到了感召別人來上課,搞不清哪是對的哪錯的,現在我是沒有再非讓我一個朋友來上課了,這是我的選擇,說是很難做的選擇,其實在我心裡已經有了一個決定,雖然內心還有點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