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2020時間的朋友演講觀後感

【觀點】如果邏輯思維在彩票背面做廣告,會是什麼樣呢?記20xx時間的朋友演講觀後感

20xx/01/04

距離20xx年還有362天

You diagnose a problem, deliver a quick-and-dirty solution, get feedback, course-correct, and repeat, always with an eye on the changing weather outside.

—— The Atlantic

識別問題——提供方案——獲得反饋——調整路徑,周而復始,緊隨外界的變化。 ——《大西洋月刊》。

20xx如約而至,這也是我第三次跨年看時間的朋友了。

因為聽了20xx整年的邏輯思維的早60秒音頻,以及得到專欄上的內容。所以,60%的內容,還是比較熟悉的。但即便如此,依舊對這些觀點有初見的意味。大概,這就是凡人吧。

每年都會寫小感觸,今年當然也不例外。

01

視覺方面

職業關係,這也許就是我最關係的地方。除了“時間的朋友”這個巨大的標識真的非常難看外,其他的布景,燈光等等非常贊。如下圖,看看,是不是因為很彆扭從而顯得很出眾?

下邊從專業角度來刨析一下這個字型設計,以下教程來自於之前我呢也寫過一篇關於LOGO設計的文章。

“時間的朋友”這幾個字用到的主要用到的技法有:連、換、拉

“連”文字串聯一起;

“換”將“間”字里的日換成鐘錶;

“間”字“朋”字拉高。

從上圖中的優秀案例可以看出,其實每個優秀的字型設計,幾乎只強調其中一點設計手法,而時間的朋友將這三種設計手法平均分配了。

而且這三種設計技法運用的過於生硬。就是不管是否合適,生連,生換,生拉。造成的結果就是,看的尷尬症都犯了。而且,這一犯就是三年。作為一個知識服務商,應該顧及到的是客群的全面感受,可以在文稿上下死功夫,應該再視覺上略微下點功夫的。

這個時間的朋友字型設計都要強於現在用的。當然也有缺陷,就是整體過於不平衡,沙漏可以略小一點,然後將所有的附屬信息至於沙漏的右側。保持視覺的平衡。

而同是羅胖主持的《知識發布會》,這個演講的視覺系統儼然就是設計大神做的,將演講要表達的信息配著自己的認知與技術經驗表達了出來。而《時間的朋友》這個字型則是設計新手為了炫技而做的。

關於PPT

當然,20xx年的PPT做的還是相當不錯的。這顯然不是一個設計師做的。

這其實也是一個容易疏漏的環節。一個活動的整體視覺系統不交給一個或者一個團隊來做,優點是,不會完全糟糕。缺點是,不會完全完美。

例如,20xx跨年的PPT,圖像中的文字雖然有主次之分,但排版並不好看。甚至很LOW(如下圖)

近景中的壞點

還有個細節,背景的LED有幾個壞點,在鏡頭推近的時候,可以看到3~5個這樣的壞點。這是非常影響觀感的。如果這幾個壞點不出現於這個近景範圍之內。在遠觀上是沒有任何影響的。(下圖中只顯示了一個,其實直播中,中景會有5個左右)

演講使用的是上海梅奔中心,30號剛經歷過張惠妹的演唱會,無法搭建全新的舞台,只能承接張惠妹的舞台。這是五塊清晰度不一樣的螢幕拼接起來的。中間還有縫隙的大螢幕。羅胖稱,這是演講無法承受的。並一度為此苦惱。

雖然經歷了脫不花時刻(當羅胖為非常規演講屏發愁時,脫不花勸說,不要盯著螢幕的缺點看,而是要想著發揮螢幕的優勢,將限制性壞條件變成創新的好條件),跨年演講的PPT在螢幕中顯示算是比較完美了。

但是,很明顯,演講前,沒有荷槍實彈的走一遍,羅胖沒有嚮導演一樣在看看鏡頭裡的自己有哪些不完美,一旦做了。一定會發現這個LED壞點。

換舞台來不及,但把一塊在近景中有壞點的屏換掉還是有完全充足的時間吧。

關於西服

這次的演講,羅胖沒有請嘉賓獨挑大樑。一人從頭說到尾。

20xx.20xx羅胖穿的是同一套衣服。20xx年羅胖發願說,以後的重大場合都穿西服,儀式隆重與自律。

這是羅胖第2次穿西服,之前一次是在《002號知識發布會》

02

我的幾個歧義

關於彩票的例子,我持幾個反對觀點:

關於彩票的到達率

彩票廣告到達率很高?NO。我個人就買,但我從來不看彩票背面。因為從開始我就只關注正面的數字,期望他會中獎。然後開獎後,依舊只關注正面的數字。納悶他們是怎么完美的避開了中獎的號碼。

彩票背面可以做廣告嗎?

數字是強信息吸引,背面的廣告是超弱吸引。還有,因為彩票是公益性質,所以,背面的廣告只能是公益廣告。

買彩票的群體

依靠買彩票來改變人生命運的人不是你的用戶。如果做廣告,會丟現在用戶的臉。個人感覺這個判斷過於武斷。因為真正依靠彩票的改變人生,有嗎?有,很少。一般都是挪用公款上新聞的那種人。

而彩票在我們人生中起到的又是什麼作用?調劑嘛。娛樂嘛。只是花了2元錢買了一個廉價美夢而已。這個行為不足以被嘲笑。這個行為也不影響繼續努力奮鬥的人吧。這不就是馬雲說的,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其他的夢想實現都不可能是萬一,只有彩票,無論從中獎機率來講,還是關注度來講,是100%貼合這句話的。

如果做廣告應該做什麼樣?

拋開前邊講的所有,真的要做廣告了,怎么做呢?關於場館大螢幕的解決方案羅胖稱之為“脫不花時刻”,因為其思維方式叫“擁抱變化”,任何不如意,都有可能變成創新的資源。現在,就如羅胖所說,三億張彩票背面廣告資源。為什麼不用呢?廣告所傳達的信息是完全可以避開羅胖的忌諱的。

我抽了5分鐘時間,構思製作了一款“得到”APP在彩票背面的廣告。這個廣告語當然是不嚴謹的,只是拋磚引玉。即講了得到是知識服務商,暗指讓客群知道還是需要自身努力,通過知識改變命運,所以,用了“在得到,越努力,就越幸運”。

”買彩票,越幸運,就越幸福”這句話不僅傳承了彩票原本面強調的中國的“福”文化。更與前邊的努力,幸運緊密的聯繫起來。

總的說來,越努力的人,就越幸運。努力的人需要彩票這樣的生活調劑,當然,如果能中獎,那就更好了。

關於小米音響

小米音響的利潤只有1元嗎?還很大方很捨得的分5毛給合作夥伴邏輯思維?

以下的想法僅僅是因為自己對商業的運作部熟悉所產生的。

假設,坪效27萬。而利潤又是1元(其他小米產品同樣部賺錢)。那一天得賣多少東西?才能達到這個坪效?員工工資,物業,工商稅務,水電,雜七雜八下來,一天得有多少利潤,才能養活這些運營一個店鋪的基礎費用?就不談盈利了。

而遊戲的的利潤部可能平均到坪效上吧。

蘋果為什麼坪效世界第一?因為那東西是真的貴!那么小米呢?沒有足夠的利潤,哪來的第二坪效?

文章的標題是怎樣

高壓線上的午餐,為什麼電視台不能播放?絕不是因為攝影師不敢。

畢竟現在有專業的攀高工具,只要不恐高。上是沒問題的。這些工人真正危險真正值得敬佩的是他們的電工技術。所以,你聽說過電工證,但沒聽過,登高證。

而且,電視屬於時間流媒體,播放的選擇很單一。而快手屬於多執行緒時間流,看什麼取決於用戶的選擇。當然,我知道羅胖對這一解釋,完全是為了場上的幽默氣氛而已。

拉二胡的老頭現狀?

羅胖給出了分析,卻沒給出答案。

更關心快拉二胡的老頭,到底是不是喪偶?而並非關注他是否孤獨。

因為孤獨是一種感受,只有當事人說孤獨,那才是真的孤獨。而不是第三者肆意判斷。但他到底是不是喪偶什麼的,的確是有評判標準的。沒有答案。

03

全新的感觸

除了以上幾個小疑問小歧義外,我對整體的內容是持敬佩的心態。很多信息都超過了我的認知,震撼很大。從這兒開始,都超出了我的認知,能聽懂,但未必能再敘述出來。所以,以下幾乎都是全新的一些認知展示或者聯想而已。

一些了解

✔了解了為什麼明星會代言,這種先斬後奏,吃糖還是挨揍。的確是純商人的不地道做法。

✔了解了為什麼很多新興品牌出自終於二三線城市。不止中國如此

章燎原在做“三隻松鼠”前,有9年線下零售經驗;

陶石泉在做“江小白”酒之前,做過9年金六福總裁助理,管過市場和銷售;

徐正在做“每日優鮮”之前,在聯想控股做農業。

✔了解了,這些品牌的創始人背後的一點故事,在行業里深耕多年,了解產業本質,積累一定資源,能力被證實的人,正在成為新一代創業者。

✔同理,如果你還不成功,那就是你的能力還沒被證實,責無旁鷲。

✔為什麼店鋪足夠亮,就會吸引人的道理。燈要比旁邊店更亮,顧客會本能覺得更好、更乾淨。

✔“傳音手機非洲40%占有率”知道了波導手機並沒有死,而是在非洲大地開花結果。

✔了解了庫克不把工廠從中國轉移到美國的原因,不是成本問題。

✔從一個側面知道了,“鳳尾即雞頭”,在中國市場歷練過,憑藉自身本身,輕鬆當雞頭。

JollyChic:一家浙江公司把長三角、珠三角數千家中小製造企業的貨賣到中東,成為當地最知名電商公司,客單價極高

J&T Express:原中國手機公司當地負責人創建的快遞公司,短短兩年躍居印尼前列

BIGO LIVE:東南亞最大的直播平台,也有中國基因

更加深理解了一句話:對創新的最大讚美,莫過於人們說,這太顯而易見了,為什麼我就沒想到呢?

連帶的一些感觸

對運滿滿的的感觸很大。

所有產品都有很多宣傳途徑,線上,線下,我雖然沒用過也不知道運滿滿APP,但不妨礙他成為我心目中的榜樣:宣傳,就要有方法的死磕!

我們之前的項目就失敗於此。我們沒有死磕,甚至是沒有磕,甚至是連磕的想法都沒有。我鼓足膽量與力量等待死磕的號角。得到的,卻是撤退的信號。

✔對超級用戶思維說法很認同,也重新理解了一遍。

“大哥,能幫我打開瓶子嗎?”

“媳婦,你能幫這美女打開瓶子嗎?”我不能“

”那我幫你“

這個例子非常完美的詮釋了超級用戶思維。

Prime會員會費99美元/年,但會員年均消費是非會員的近兩倍

Costco商品銷售虧損7000萬美元,但會員費高達28.5億美元

德魯克說,企業的使命是創造並留住客戶。

不得不再提下自己之前所親歷的項目,沒有死磕,去那創造用戶?沒有用戶,就沒有數據,在一個數據說話的年代。沒有數據,就等於死亡。

關於賦能這塊,對我感觸最大的就這句話。

只要你有專長,最優秀的公司會邀請你,使你被抵達。

除了這點,我的感觸還有其他:賦能是讓一個人快速成長的手段,也是一個人能120%付出的方法。你喜歡那些對公司有利的事情?那公司就放開手讓你去做。這是個雙贏的局面。

谷歌20%自由時間就是賦能的具體表現。

其他一些更大局觀的感觸

這些觀念已經完全超出了我的認知,可以勉強看懂,但沒啥實質性的自主思考的信息。

04

最後

每次跨年都很累。拿著紙筆一通記錄,腦容量明顯不足……累並快樂著。

20xx年,我會繼續每天抽點時間通過邏輯思維的肩膀去接觸更大的世界。

本文作者: D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