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匆幫收拾書包,踏上去往學校的路程,上課時這裡那裡的筆記,下課時朋友間一段有趣的對話,放學後的一杯水果茶,晚飯後零零散散的作業……許許多多雜碎的事物拼合成了當今世界碎片化的一天。
很多時候,花幾個小時專注地做某件事成了奢望,時間就像碎了的玻璃,一小片,一小片的劃分,一整天下來,也不知做了多少雜事,分了多少心。
早上儘早起床,胡亂收拾了書包,便拿著交通卡出門上學,上課零零碎碎地記一些筆記,東記一點兒,西記一點兒。一下課,便與同學們打打鬧鬧,隨意談一些感興趣的話題,不一會兒,停止談話打鬧,趕回去上別的課程。放學後,隨處逛逛,慢慢悠悠的回家。寫作業也是這些一點兒,那些一點兒。接著,就開始時不時地刷QQ等,一直到半夜才肯睡覺。
這或許就是許多學生一天的生活。幾曾何時?我們的專注力與時間,我們所要做的事情已經被瓜分了?
碎片化”的產生是有其深刻的社會根源的,是社會階層的“碎片化”催化了傳媒產業“碎片化”。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在社會轉型期的今天,各階層的生活方式相差懸殊,由此形成的價值觀念,消費方式,審美趣味也必然有著較大的差異。這也是審視傳播學“碎片化”的前提和基礎
時間就像碎了的玻璃一般零零散散,一小塊一小塊。我們何時才能回到那個樸素,簡單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