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背時間的“債”作文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句耳熟能詳的話,時刻陪在我們的身邊,但真正理解它的內涵的能有幾人?真正能做到惜時如金的又有多少呢?

升入初三後,已不再像初一初二那樣輕鬆自在了,功課開始增多,課業開始加重,同學們也因此抱怨時間太少不夠用,於是,便以時間少為由將自己的學習任務今天推到明天,明天推到後天,這樣一推再推,學習的包袱已然越背越重,自己欠時間的“債”也已然越積越多,便每天都顯得手忙腳亂,毫無喘息的機會。這讓我的眼前一次又一次地出現寒號鳥因自己將築巢時間一推再推,最終在凜冽的寒風中凍死的悲慘畫面。

我們必須甩掉包袱,還清所欠時間的“債”,不要再讓寒號鳥的悲劇重現。同學們不免要問了:我們現在學習任務這樣重,哪來的時間還欠時間的“債”?請聽魯迅先生的教誨:“時間就像是海綿里的水,只要你肯擠,總是會有的。”再聽魯迅先生的教導:“我哪裡有什麼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工作上的”。我們的許多時間都從手裡白白溜走了,不賴別人,只怪自己,不信,你瞧:在自己望著窗外發獃時,時間已緩緩的從麻木的眼神中走過;在與同學高談闊論的時候,時間已從揚動的嘴角跳過;當自己沉迷於網路遊戲或精彩的電視節目時,時間已飛快的從螢幕中閃過……不是時間不夠用,而是我們不懂的怎樣珍惜時間罷了。

我們只是驚羨於名人的輝煌成就,卻很少去關注他們成才成名的艱苦歷程。中國古代孫敬以頭懸樑,蘇秦以錐刺股的方法來使自己保持清醒,用更多的時間學習,祖逖聞雞起舞、匡衡鑿壁偷光、孫康映雪……名人之所以是名人,是因為他們會合理的支配時間,會從生活的“海綿”里擠出時間用於自己的學習和工作。

我們要還清時間的“債”同樣也要學會從“海綿’里擠出時間。比如說在上學的路上,與同學相互背誦檢查課文或單詞。把看電視玩遊戲的時間擠出來用在學習和工作上。如果我們能夠從休息、娛樂的時間裡再擠出一點學習的時間,相信我們一定不會再背上時間的“債”。

今日事,今日畢。如果明日復明日,那么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那么萬事成蹉跎。所以要今天的事情今天完成。不要背時間的“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