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等於生命作文1000字

虛擲光陰,在折損著生命的光;及時努力,在開闢思想的路。小編收集了時間等於生命作文1000字,歡迎閱讀。

第一篇:時間等於生命

時間是無始無終的,而每個人的生命卻是有限的,屬於一個人的時間也是有限的.如果一個人的生命走到了盡頭,那么他所擁有的時間也即將宣告結束。

大千世界中,最偉大、最公正、最無私的是時間生活中最平凡又最珍貴的還是時間。春夏秋冬,年復一年。楊樹枯了,有再青的時候百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然而,一個人的生命卻只有一次。“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時間亦是如此,一步一步,一節一節,永不停留,如若“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稍縱即逝。

因此,我們應珍惜屬與自己的時間。古人說的“三更燈火五更天,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正是告戒我們:生命有限,必須惜時如金,切莫把寶貴是光陰虛擲,而要趁著青春的大好時光多學點知識,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裡爭取趕一反大事業。古人尚且如此,難道我們還不如古人嗎?

珍惜時間就是愛護生命。大發明家愛迪生平均三天就有一項發明,他正是抓住了分分秒秒的時間去探索去研究,才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大文豪魯迅曾說過:“哪裡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工作上罷了。”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然而,在我們的生活中,有的人卻不好好的珍惜時間,他們有的抱怨時間太慢,整天無所事事,得過且過。有的感慨時間的稍縱即逝,卻不付諸行動去把握時間。要知道,時間是公正的,他回報勤勞者以碩果,回抱懶惰者只有“香如故”的坦然,抱著“落紅不是無情物,化做春泥更護花”的豪情。陶淵明說:“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泰戈爾說:“生如春花之燦爛,死如秋葉之靜美。”生命的輪迴是自然的規律,生命的凋謝也意味著生命的重塑。

我懂得了生命的意義,是在短暫和局限之中不斷追求的完美,是正視上名的挫折和輪迴。

我們坦然地走過生命的平原和高山,走過春夏秋冬

真正地領悟生命的意義吧!

完成工作的方法是愛惜每一分鐘。——達爾文

合理安排時間,就等於節約時間。——培根

應當仔細地觀察,為的是理解;應當努力地理解,為的是行動。——羅曼羅蘭

每一點滴的進展都是緩慢而艱巨的,一個人一次只能著手解決一項有限的目標。——貝弗里奇

兩千年前,一位哲人立於河邊,面對奔流不息的河水,想起逝去的時間與事物,發出了一個千古流傳的感嘆:逝者如斯夫。

人生百年,幾多春秋。向前看,仿佛時間悠悠無邊;猛回首,方知生命揮手瞬間。

時間是最平凡的,也是最珍貴的。金錢買不到它,地位留不住它。“時間是構成一個人生命的材料。”每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同樣,屬於一個熱鬧的時間也是有限的,它一分一秒,稍縱即逝。

然而,時間是寶貴的。雖然它限制了人們的生命,但人們在有限的生命里可充分地利用它。魯迅先生說過,時間,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時,可是一天的時間給勤勞的人帶來智慧與力量,給懶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我覺的這句話形象地寫出了成功的人,珍惜每分每秒,成就輝煌,而失敗的人正因為抱著“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鐘”的思想得過且過,消磨時間,在他們眼裡時間是漫長和無謂的,而當他們回過頭之後,才發現時間如流水,一去不復返,才發現時間的可貴,可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啊!

古往今來,有不少人惋惜:時間易逝,於是長嘆曰:“光陰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趲少年”。的確,時間的流速真另人難以估計,無法形容。樹枯了,有再青的機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燕子去了,有再回來的時刻;然而,人的生命要是結束了,用完了自己有限的時間,就再也沒有復活,挽救的機會了。正如“花有再開日,人無再少年”。時間就這樣一步一步,永不返回。而這又正告誡我們莫把寶貴的光陰虛擲,要珍惜時間,不要虛耗每分每秒。

第二篇:時間等於生命

昨天帶著回憶默默地逝去了,今天攜著希望悄悄地來臨了,而明天又閃爍著光輝等待著人們。有人沉浸在回憶中,他們依戀昨天;有人沉醉在夢幻中,他們期盼著明天,這兩種人,都忘記了最應當珍視的是寶貴的今天。

今天,不就是短短的一天嗎?我從明天開始勤奮學習。今天,不就是區區的24小時嗎?我從明天開始認真工作。今天,不就是一年的1/365嗎?我從明天開始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有些人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朋友,你為什麼把要做的事情放到明天,一切從明天開始呢?日月匆匆,到了明天,明天又變成今天,而每個今天之後都有無窮無盡的明天。那么,你的決心,你的理想,哪一天才能變為行動、變為現實呢?

莎士比亞說過:“拋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會拋棄他”。我說:“拋棄今天的人,今天也會拋棄他。而被今天拋棄的人,他也就沒有了明天”。

農民種田,不在今天及時拔草、施肥、滅蟲,哪有金秋時節的豐收?醫生不在今天及時搶救、醫治病人,哪有人們日後健康的體魄?清潔工人不在今天及時清掃垃圾,哪有日復一日城市的潔淨?解放軍戰士不在今天全副武裝、做好戰備,哪有千家萬戶永久的安寧?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短短几句詩,是先輩千曲百折、歷經磨難的生活體驗的結晶啊!古人有感與此,於是有了“懸樑刺股”、“囊瑩映雪”、“鑿壁偷光”的勤學佳話。現在我們條件優越了,不是更應珍惜今天、抓緊今天的分分秒秒嗎?

抓住了今天,就是抓住了掌握知識的今天;抓住了今天,就是抓住了發明創造的可能。聰明、勤奮、有志的人,深深懂得時間就是生命,甚至比生命還珍貴。他們決不把今天寶貴的時光虛擲給明天。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向來就珍惜時間,利用在車上賣報的閒暇做實驗,渴了,喝口涼水;餓了,啃塊麵包;困了,趴在桌上打個盹。牛頓、居里夫人、愛因斯坦……一切有志氣、有成就的人都是如此,他們決不沉湎在昨天,更不空空地觀望明天,他們永遠從今天開始。

相反,對有些人來說,時間就像代表他的那本日曆,撕了這張,還有下一張,撕完了這一本還有下一本,卻不知在潔白如雪的日曆上留下自己辛勤奮鬥的汗水。他們從初懂生活到長眠地下,都是在閒散、觀望和等待之中度過的。如果人的一生如此度過,那么消逝的歲月將如一場淒涼的悲劇。留在個人生命史上的回憶,也將拌和著悔恨、痛苦和哀傷的淚水……

虛擲光陰,在折損著生命的光;及時努力,在開闢思想的路。朋友,不要沉湎昨天,不要觀望明天,一切從今天開始吧!今天才是奮鬥的起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