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母校鞠躬與“帶著憎恨離校”值得深思

適用話題:感恩母校、愛心、溫暖、學校教育、重視學生、不自私自利

近日,一短視頻在網上很火。監控視頻中,在山東淄博工業學校門口,一位即將離校的學生走出校門後,忽然轉過身,向著學校深深地鞠了一躬。該視頻被傳到網上後立刻引來眾人圍觀,好評聲一片,大家都被這位學生的深情鞠躬所感動,對這名學生正面評價的同時,都對淄博工業學校大加讚美。試想,沒有學校對學生的關愛備至,哪有離校前發自內心的“深情鞠躬”的學生?

學校辦得如何,還是要靠學生的感受來說話。學生對母校依依不捨,其中既有老師的認真傳授,輔導員的細心關懷,校內其他工作人員的善待,也有包括校長在內的學校各級管理人員的高效工作。總之,如果沒有對學生的關愛、體貼,對學生正當訴求的滿足,對其思想、道德、價值觀、人生觀的潛移默化式的言傳身教,畢業生離校前怎能發自內心地向母校深鞠?

又到了一年的“畢業季”,各類學校都要送走一屆畢業生,無論是國小、中學、中專還是大學。可是,孩子們在學校學習和生活的這幾年過得是否開心、愉快,是否學到了該學的知識,其思想、境界、人格、追求,價值觀、人生觀是否得到了正面的滋養和培育等,不是一張畢業證書全能夠反映出來的。學校辦得如何,從學生離校前對母校的深深鞠躬,就可窺見該校在辦學上的成功。

如今,一些學校評上“合格學校”“達標學校”“示範學校”,但這些都是虛的,是上級主管部門授予的,但更要看學生的評價。有人說,這位向母校鞠躬的學生懂得感恩,可那不是全部。學校辦得好,學生自然會發自內心地感恩。如果學校沒有善待學生,就是硬讓學生去“感恩”都是做樣子。客觀地講,如今不滿母校的畢業生還存在,雖不是大多數,但存在就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有一位畢業生曾說,我憎恨母校,想著快點離開。我憎恨學校領導,他們口口聲聲說一切為了學生,但做的很多事情都不是為了學生。他們把學生當成工具,甚至自家的搖錢樹。我恨輔導員,把我們管得過死,還恨課程的設定,根本學不到想學到的東西。學校食堂吃得太貴還不衛生;學校讓我們‘認捐’,我覺得這種行為和綁架勒索沒什麼區別……

當然,學生對母校不滿,也有偏激成分、叛逆心理,或是自身太主觀等原因,但除了部分吹毛求疵,胡攪蠻纏的學生外,對不感恩母校反而憎恨母校的現象,確實需要深刻反思。每年臨近畢業,總有畢業生把自己的被服等拋下樓,把教科書撕得粉碎,把惡搞的照片到處亂貼,把衣服燒掉,把酒瓶砸碎……面對這些,是不是有點眼熟?是不是更該反思教育中的人性化管理缺失,太具功利性,或校園缺乏某些應有的公平和公正呢?

其實,對母校不滿就很能說明問題,而表達“憎恨”就顯得更為嚴重。畢業生離校前心情複雜,有的感恩,有的抱怨,有的憎恨。其實,不滿母校的原因,基本上集中在學業、住宿、飲食、評優等方面,學生認為自己受到了不公正待遇。有一句話很流行,即“什麼是母校?母校就是我們一天罵八遍也不能讓別人罵的地方”,可這句話本身就折射出學生對母校現狀的不滿,只是出於“臉面”,不願意讓別人罵而已。

近年,在很多學校的畢業典禮上,校長致辭時都學會了“道歉”,稱在學習室、圖書館、食堂、課程設定、管理方式等上有不足。可是,畢業典禮上道歉了,問題不還是沒有得到解決?校長們的態度固然坦誠,但解決問題才彌足珍貴。而套話、官話多了,行動就少、做得就少,如此,畢業生還會感恩母校嗎?因此,向母校“鞠躬”與“帶著憎恨離校”值得深思,這至少能說明,還是有一部分學校沒有服務好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