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魯迅紀念館作文

魯迅紀念館,它坐落在紹興市的市中心,位於魯迅故里的中心部位,它的左邊是故居,右邊是魯迅祖房。今天小編為大家精心挑選了關於參觀魯迅紀念館作文的文章,希望能夠很好的幫助到大家。

參觀魯迅紀念館作文篇1

今天,我們終於盼來了假日小分隊的活動,今天我們要到魯迅的故鄉紹興去玩。說起魯迅呀,他有兩個老婆。他的第一個老婆叫朱安,第二個老婆叫許廣平。到了魯迅紀念館,我們在大門口拍了集體照,請了一個導遊阿姨作講解。我們首先來到了魯迅的祖居,聽導遊講魯迅原來的名字叫周樹人,他的母親姓魯,魯迅為了表達對母親的敬愛,取了魯迅的筆名。魯迅的祖居真大呀,我們轉了好幾個房間,我都轉得有點暈頭轉向。接著我們來到了魯迅小時候讀書的地方——三味書屋,魯迅就在這兒背《三字經》、《弟子規》的。魯迅的老師叫壽鏡吾,是當年紹興城裡最有名的私塾老師,也是最嚴厲的老師之一。學生不聽話的話,老師就會用戒尺打學生的手心,學生們都很害怕。有一次,魯迅的爸爸生病了,魯迅為了給爸爸找三年的陳蒼米就到鄰居家去要,可是沒有找到,但他趕去上學卻遲到了,挨了老師的批評。魯迅就在他課桌的右下角用小刀刻了一個小小的“早”字來提醒自己,下次上學只準早到不準遲到。魯迅是一個追求上進的好孩子,讀書非常用功,學習成績也很好,後來成為一個有名的大學問家。我們要向魯迅學習讀書的時候做到心到、眼到、手到,我還專門買了一塊讀書“三到”的鎮紙來提醒自己。

在導遊阿姨的帶領下,我們又能來到了百草園。據說這裡是魯迅小時候和同伴玩耍的地方,那裡有很嫩的草,還有吃了會長生不老的何首烏。以後我們會學到一篇魯迅寫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文章,在這裡,我們看到了低矮的泥牆,高大的皂夾樹、光滑的石井欄。魯迅小時候在石井欄上跳上跳下,我們也在石井欄上爬上爬下。我們還在一塊刻有“百草園”字樣的大石頭邊拍照,男生一張,女生一張,大家一起一張,玩得可開心了。魯迅家那么大的房子因為魯迅爺爺的科場舞弊案後來被賣給了鄰居朱家,魯迅家住得簡陋起來,日子也變得窮了起來。

從魯迅紀念館出來,我們專門去品嘗了紹興的臭豆腐。紹興的臭豆腐聞起來臭臭的,吃起來香香的。我們還聽導遊阿姨說,紹興有“三烏” ——烏氈帽、烏乾菜、烏篷船。下午我們還真的去東湖坐了烏篷船,晃晃悠悠的,真是開心極了,也好玩極了!

參觀魯迅紀念館作文篇2

今年十月十九日,是中國文化巨人魯迅先生逝世七十周年紀念日。這周三,我系分團委組織05級各支部成員參觀了魯迅博物館。

博物館坐落於阜城門內大街,是國家文物局直屬的國家級博物館。是魯迅在北京四處故居中唯一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存得最完整的一處遺址。

步入館內,首先進入眼帘的是魯迅先生的雕像,魯迅先生的臉上依然是那堅毅的表情,他的手中依然握著那隻戰鬥用的鋼筆。

館中按時間順序以手跡、照片、 圖片形象地展現了魯迅不朽的-生。其中有新發現的魯迅地質佚文手稿,也有與我們熟悉的作品密切相關的文物。如《阿Q正傳》的唯一一篇殘稿、魯迅20多歲時所寫《自題小像》手稿、魯迅在仙台醫專時的解剖學筆記等等,都是十分珍貴、難得一見的珍品。

站在仿真的三味書屋前, 我仿佛看到了那碧綠的菜畦,光滑的市井欄,高大得皂莢樹,紫紅的桑椹,又仿佛聽到了油蛉低唱,蟋蟀們的琴聲。

站在魯迅先生的照片前,注視著他始終堅定犀利的目光,我仿佛看到了魯迅先生眉頭緊鎖,奮筆疾書的“戰鬥”場面,仿佛聽到了他“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深沉吶喊。

走出展廳,我們又參觀了魯迅先生的故居,七十年時光流逝,這座故居中的一切卻都保存完好。在那間有名的“老虎尾巴”--不足九平方米的魯迅工作室內:一張普通的三屜桌上,高腳煤油燈、“金不換”毛筆、硯台、文具……擺放如昔,令觀者睹物思人。庭院中,兩株魯迅當年親手栽種的白丁香樹,雖已年近古稀仍然枝繁葉茂。時至四月,丁香花開,清香縷縷,分外宜人。

參觀結束,雖然我離開了博物館,但魯迅先生的執著和堅毅將一直鞭策著我!

參觀魯迅紀念館作文篇3

參觀魯迅紀念館作文去年五一假期,爸爸媽媽帶我去魯迅的故鄉--紹興,參觀魯迅紀念館。

旅遊車在魯迅紀念館對面停下了,我們一家也隨其他遊人的涌流,擠進了紀念館的陳列廳。首先進入眼帘的是翠柏環繞的一座高大的魯迅塑像,神態端莊,令人肅然起敬。陳列廳展出了許多有關魯迅生平事跡的各種照片、珍貴的手跡和實物、書刊及魯迅的著作等。

正當我看得入神時,爸爸媽媽拉了我一把,原來,導遊和其他遊人們都去參觀三味書屋了,我也連忙高興地跟了上去。

書屋正中懸掛著題有"三味書屋"四個大字的匾額和松鹿圖。書房中間的方桌、木椅,塾師授業和客人歇坐之處。窗前壁下有一張學生自備的桌椅。魯迅的座位在書房的東北角,上面刻下了一個小小的"早"字,這是魯迅當年因為多做了點家務,上學遲到了,受到老師的責備後刻下的,以此來勉勵自己勤奮學習。

看著這個"早"字,我眼前浮現出魯迅少年時代學習的情景:每天清晨,人們還未起床,三味書屋就亮出了燈光。魯迅在屋裡便開始捧書本自學了。

走近一個櫥窗,只見裡面擺著五顏六色的貝殼和漂亮的羽毛。好像是魯迅少年時的農村朋友送給他的。我想起了魯迅筆下的"少年潤土",我腦海里出現了一幅圖畫:在無邊無際碧綠的西瓜地上,有一個十二歲的少年,頭戴一頂小氈帽,脖子上帶著銀項圈。他手拿一把鋼叉,正向一隻猹刺去......

這次參觀紹興魯迅紀念館,使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魯迅立志救國的報復、勤奮好學的精神,永遠激勵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