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變為話題的作文3篇

只有很好的改變了自己,自己的人生才會越來越順利,道路才會越走越寬廣。下面一起隨小編欣賞一下以改變為話題的作文範文吧!

以改變為話題的範文1:改變自己立足現實

人類的祖先在樹上跳躍了幾百萬年,直到作為食物採集者的他們發現樹上的果實在減少,氣候在改變。智人們無法改變自然,於是他們學會了改變自己——學著用直立的雙腿走上廣闊的平原。而這正是智人祖先的聰明之處——通過改變自己來適應環境。

我們的祖先在改變自身的過程中學會了用火,學會了蓋房、學會了冶鐵煉鋼,人類就這樣進化了——通過適應環境來改變生存條件。

大自然對生物物中的選擇是殘酷的。然而當曾霸居一時的恐龍從這個地球上消失幾百萬年之後,我的祖先卻仍然生機勃勃的存在,這是因為我們的祖先懂得與其在自然的改變中銷聲匿跡,不如首先改變自己。

作為這些智人的子孫,我們似乎要完成祖先們不可能完成的遺願,我們試圖改變自然,創造奇蹟——我們砍伐森林,我們污染水源,我們似乎是在與大自然抗爭,結果呢?我們被沙塵暴迷濛了雙眼,我們被土石流衝垮了脊樑,我們被酸雨腐蝕了心臟。我們被自然征服了,因為我們無法改變自然,我們只有改變我們自己,我們最終還是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向大自然贖罪。這就是盲目破壞自然,違背自然規律所付出的代價。

社會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人類的選擇比自然更加殘酷,當社會不選擇我們的時候,當現實與理想之間存在著差距的時候,我們只有學著改變自己。

陶淵明無法使自己的超凡被世俗所改變,於是他選擇改變自己的生存方式,歸隱山林,採菊籬下,使中國的文學史上多了一座不配的豐碑;魯迅棄醫從文,是因為他發現身體上的強健根本無法改變中國的現狀,於是他改變了自己的抗爭途徑,於是中國的文壇里走出了一位傑出的巨匠。

現代社會的人們總是志向遠大,而能成為偉人的首先都會把握好自己。在社會發展變遷的洪流中,他們改變著自己,平衡著夢想與現實的差距。他們改變的是在成目標的途徑,是適應社會的更好方法。他們堅定的信念沒有改變,他們人生的追求沒有改變。但是因為他們能立足社會現實,他們能從國情出發,因而他們能推動社會發生波瀾壯闊的改變,繼而他們的思想、他們的觀點讓整個社會隨之改變。他們創造出新的思想、新的文明,推動了社會進步。

我們雖然並非偉人,但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精神層次範圍內的思想、意志、目標,可是思想、意志、目標的實現需要一個基本的前提——立足現實。馬克思說:“人的本質在於他的社會性。”人脫離不了現實,所以人首先要適應環境,然後才能改變環境,這是我們祖先都明白的道理,可惜,我們今天有很多人卻不懂:或者抱怨天生我才沒人用,或者怨天尤人空嘆息。

也許有人說:人太現實了就沒有想像力了,而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是社會進步的源泉”,所以我們是不能沒有想像力的。實際上,想像力也是要立足現實的:萊特兄弟想像造出飛機是因為有飛鳥的啟發;吳承恩創作出孫悟空是因為現實中有猴子的原形。

莘莘學子們大都嚮往著北大、清華,都想像著功成名就的未來,但不立足現實苦讀是絕難做到的;更進一步,不從自身條件出發,都盲目設定北大、清華的目標也是不切實際的。所以人可以幻想,但不能空想。人必須立足現實,腳踏實地,在改變自我中走向成熟,創造嚮往中的未來。

以改變為話題的範文2:我的變化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世間萬物,無時無刻不在變化。而我,似乎也有了一些變化。

媽媽說我長高了,爸爸說我長壯了,爺爺說我長結實了,奶奶說我。我不僅外貌上有了變化,而且在其它方面也有了變化。

我在變,我變了。今天的我,正在努力改變自己的缺點。以前的我有時候動作慢得像蝸牛,不但浪費了時間,還耽誤了學習。記得有一次,美術課快要結束的時候,由於動作太慢,還被老師拉到講台上去說原因呢!現在的我做每件事都會儘量快速地去完成。漸漸地,我發現自己的速度變快了。

我在變,我變了。上個學期的我,在你追我趕的欄目上一落千丈,只有四面紅旗。這半個學期以來,我力爭上遊,迎頭趕上,已經有十三面紅旗了,在班級里名列前茅。

我變了。我最想和大家說的是我學了一門新的課程——電腦課。在這門課程中,我知道了電腦各部件的名稱:主機、顯示器、滑鼠。學會了上網,學會了發郵件,學會了畫圖,學會了在電腦上遊覽名勝古蹟,遨遊在知識的海洋里。

在變化的同時,不變的是我對各種課外書籍的喜愛。每當媽媽給我買了新書時,我就恨不得一下子把書看完,因此媽媽總是叫我“小書蟲”。

我在變,我在變。隨著時間的流逝,我一定會有更大的變化,大家拭目以待吧!就像孫悟空說的:看我七十二變!

以改變為話題的範文3:我改變了自己的壞習慣

以前,我回家做作業的時候很不認真,做作業的時候很容易分心,分心後就這裡看看,那裡看看,好一陣子才認真起來。但至從我上了五年級,就被五年級的壓力改變了。

雖然五年級下學期並沒有六年級那么的匆忙,但已經比四年級的壓力大了不少。

五年級下學期的一天裡,我一如既往地背著書包,走在幾乎沒有人的路上,雖然也稱不上是大路,但總比小路強多了。回到家,迎面走來的就是一個滿臉烏雲的老媽。我索性地脫了鞋,往房間裡跑,但“暴風雨”已經到來了,“你這次怎么又考差了語文,每一次都是這樣,你上課有沒有認真聽啊,有認真聽語文怎么又那么差。”最後,媽媽說了一句:“以後掃大街就有分!”說完就扭頭走了。“暴風雨”過後,我沮喪地回到房間裡,拿出作業,打開作業本,拿出筆,奮筆疾書地做起來。可好景不長,做了一會我就分神了。我的目光被一隻小蟲子吸引了過去。小蟲子爬啊爬,我的目光也跟著它走。十多分鐘後,我才猛然地想起我的作業好沒有做完。“完了完了,一會老媽又要嗎我做作業的效率低了。”我心裡想。我又繼續做了起來。但有一會兒,我習慣性地唱起歌來。所以我做作業的速度很慢。最後,晚上九點多才做完作業。複習也沒複習到,聽了陣子英語,就去睡覺了。睡覺又像昨天那樣被媽媽訓了一頓。我便在心裡發誓明天一定不能再分神!第二天,每當我分神的時候,就會想起昨天我發的誓。慢慢的,我做作業就不會再分神了。之後,我在期末考的前幾個星期里,我數學不是110分就是109分,語文成績也進步了不少。

從這件事我知道了:只要我們認真對待學習,成績也會好好地回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