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剪紙的說明文4篇

關於剪紙的說明文篇一

我生長在多姿多彩的萊蕪。九月九是重陽,我們登高、望遠又敬老,過年的時候我們剪紙來慶祝新年的到來。

剪紙,又叫刻紙,是中國漢族最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它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6世紀。其載體可以是:紙張、金銀箔、樹皮、樹葉、布、皮、革等片狀材料。這種民俗藝術的產生和流傳與中國農村的節日風俗有密切關係,逢年過世或新婚喜慶,人們把美麗、鮮艷的剪紙貼在雪白的窗紙或明亮的玻璃窗上、牆上、門上、燈籠上,節日的氣氛便被渲染得非常濃郁喜慶。

我長大要好好學習,把民族文化剪紙等藝術發揚光大。

關於剪紙的說明文篇二

剪紙是我國文化藝術的瑰寶,那豐富多彩、色彩斑斕的剪紙讓我們賞心悅目。每一個剪紙的背後都影藏著一個故事。看,那個藍顏色的剪紙上有一個小姑娘坐在毯子上正認真的讀書呢!她是誰呢?這讓我不禁展開了想像的翅膀,飛向了想像的王國·······

有一個小女孩叫安卓瑪,她是一個調皮的女孩。在學校,只要一上課她就發獃、玩自己的東西。下課了,別的女孩都安安靜靜地在教室里看課外書,只有她在和外面的男孩子追跑哄鬧,還大喊大叫的,像個瘋子一樣。放學了,她總是去和高原上和別人玩耍。父母總是和她說不要在這樣了,可一心想出去玩的安卓瑪怎么會聽得進去呢?父母一說完,她就立刻狂奔出去玩了,早把父母的話拋到九霄雲外了。

轉眼間,一年過去了,期末考試的成績出來了,不用想也知道她的成績單上是紅紅的三個字"不及格"。安卓瑪看到自己的成績是非常難過,她決定痛改前非,好好學習,爭取考個好成績,做一個好孩子。

從此,她上課時不再發獃,也不玩自己的東西了,而是認認真真的聽老師講課,認真記錄筆記。回到家,她也很少出去玩了,多數時候是坐在蒙古包里複習老師課上講的東西,要么就是寫老師布置的作業。假期里,她向父母道了歉,並種下了牽牛花,牽牛花開後,她把花朵送給了媽媽,用來布置蒙古包。

屋裡的牽牛花開得及其美麗,它們高興地張開嘴巴,好像在為安卓瑪好好學習而高興。功夫不負有心人,安卓瑪的學習很快就有了進步,從倒數第一變成了前十名。同學也開始和她玩了,老師對她的態度也比以前好了很多。她的父母也為她的成績而感到高興。

剪紙的魅力就在於這裡,一副小小的剪紙,就會告訴我們一個有趣的故事。我十分喜歡剪紙。

關於剪紙的說明文篇三

剪紙起源於古人祭祖祈神的活動,它源遠流長,經久不衰,是中國民間藝術中的瑰寶。剪紙藝術是漢民族傳統的民間工藝,可以用雕、鏤、剔、刻、剪等方法在各種紙上表現出來。

剪紙是我最喜歡的課餘生活之一,每當家人叫我剪紙時,我都會開心得像猴子一樣一蹦三尺高。禮拜天晚上,媽媽叫我剪紙,還要給我拍照片,我一聽到要剪紙,還要給我拍照,心裡就像吃了蜜一樣甜滋滋的。

開始剪紙啦!我先準備了一張粉紅色的臘光紙,然後準備了一把剪刀,正式開始剪。我先把長方形的臘光紙撕成正方形,再折到指定的樣子,剪出了一個花邊,但是因為折錯了,剪出了兩個不完整地分開的半圓形。當時,我很難過,因為我白白浪費了一張紙。我只好不情願地按原先的步驟重新剪了花邊。這次我更加謹慎了,嚴格按照要求一刀一刀地剪。剪完花邊之後,我開始剪中間不同形狀的空洞了。我先剪了好幾個月牙形狀,然後又依次剪了三角形、圓形、五角星和一些我不知名的形狀,最終完成了一幅剪紙作品,看著自己的作品,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

通過這次剪紙,我得出了一個大道理,就是凡事都要仔細,一粗心就會像我剪紙一樣剪出兩個有花邊的半圓形來。同時,我也相信,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之一——剪紙和其它傳統文化會一直世世代代地流傳下去。

關於剪紙的說明文篇四

中國傳統文化有很多,有剪紙、戲劇,還有舞龍,其中我最喜歡的剪紙。

中國的剪紙起源於漢至南北朝時期已相當精熟然而真正繁盛卻是在清朝以後。那時候的人們剪紙的花樣可多極了,有的剪成一個喜字,有的剪成一隻老虎,還有的剪成一隻花貓,真有趣!剪紙是一種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民間藝術,它手工刻制,再點染以明快鮮麗的色彩而成。勞動人民把它作為年節的裝飾,貼在紙窗上,所以又叫做“窗花”。傳統的窗花所表現的內容,主要有戲曲人物、翎花花卉、草蟲魚獸,以及一引起吉詳諧音的物象,洋溢著歡快、健康和熱愛生活的情感,深為民眾所喜聞樂見。

剪紙可真豐富呀!我真喜歡中國傳統文化的剪紙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