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介紹一種物品說明文

【篇一】介紹一種物品說明文

我很早就盼望有隻小鬧鐘。前不久,媽媽從杭州學習回來,給我帶回了一個立體風景的日曆小鬧鐘。我的願望終於實現啦。

我高興地接過小鬧鐘,仔細地端詳起來。這隻鍾是長方形的,正面是西湖“柳浪聞鴦”全景圖,畫面絕大部分是美麗的西湖,湖水平靜得像一面鏡子;畫面的一側是一座南宋時期建造的花園,園裡有座柳浪橋,湖邊種著許多柳樹。看著畫面,我忽然明白了“柳浪聞鶯”的含義。你看,輕風吹過,柳條兒迎風搖擺,那不就像綠色的浪潮一樣嗎?那秒針“嘀嗒,嘀嗒”的聲響,不是仿佛黃鶯在樹上婉轉地唱著歌嗎?

鐘的右上側有一扇塑膠“小窗”,裡面就是日曆。日曆是用塑膠泡沫做底,顯出的數字呈大紅色。這紅色的數字每24小時就變換一次,告訴人們新的一天來到了。那表示鐘點的12個數字,“3”和“9”不過是兩個等號,只有“12”和“6”是兩個端端正正的阿拉伯數字,其餘的8個數字都只是8個小方點,它們均勻地鑲嵌在美麗的圖畫中。在“12”的下面有一條金黃色的小線,這條細線正指著另一扇綠豆大小的“紅窗”。透過視窗,你只能看見一個數字。如果你撥動鬧鈴上的暗鈕,讓數字對準那條黃線,並上足發條,到了你對準的那個鐘點,一串清脆的鈴聲就會提醒你。

永不休息的時針、分針和秒針,分別被三個由大到小的圓盤固定著。時針在最下面一根,又短又粗;上面一層是秒針,又長又細;中間一層是分針,不粗不細,不長不短。我放下小鬧鐘,高興地喊:“喔,這下我可以按時起床噗!”媽媽說:“不光是為了按時起床,更重要的是要求你和時間賽跑!”

是啊,我要和時間賽跑。在求知的道路上,一步一個腳印地打好基礎,將來用自己的雙手,把我們的家鄉建設得更加美麗。

【篇二】介紹一種物品說明文

鋼筆應該很多人都有用過吧,也不陌生,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它的發展史呢?

自從東漢蔡倫發明紙後,各式各樣的書寫工具———筆便應運而生。筆的家庭便興旺起來:毛筆、鉛筆、原子筆、鋼筆……這些筆又繁衍出各式各樣的後代子孫,然而現在使用最普遍的還是鋼筆。

鋼筆算得上是筆類中的一大類。按貯藏墨水的方式,可以分為蘸水鋼筆和自來鋼筆兩類。

蘸水鋼筆,顧名思義,就是要用筆尖蘸著墨水才能寫字,有時我們乾脆就叫它蘸水筆。因其貌不揚,構造簡單,書寫麻煩,不便攜帶,早已退出歷史舞台。現在我們使用的是能貯藏墨水的自來水鋼筆。因其書寫流利,攜帶方便,造價低廉,成為不少書寫者的至愛。

鋼筆的造型、顏色各異,但鋼筆一般都由外殼、筆管、筆尖、筆帽幾部分組成,筆管里裝著個小“墨水瓶”膠囊,吸墨水時,只要用力擠捏膠囊,排出空氣,然後插入墨水中,就會吸進墨水。書寫時膠囊中的墨水就由筆舌流向筆尖,鋼筆的筆尖由耐磨的金屬製成,細而耐用,不像羽毛管那樣,寫多了就變粗了。

鋼筆最貴重的部件是筆尖。鋼筆的筆尖又分成三類:金尖、銥金尖、鋼尖,其中以金尖最好,銥金尖次之,鋼尖又次之。金尖是由黃金摻進銀、銅做成,含銅越多,金筆就越硬。銥金尖和鋼尖都是不鏽鋼做的。金尖、銥金尖上都有著小圓粒,鋼尖則沒有。

這就是鋼尖不如金尖、銥金尖耐用的原因。

那個小圓粒是銥合金,被稱為金屬“強正劑”,非常稀有,非常耐磨,可以天天承受墨水沖刷、腐蝕而不被衝垮。這也是好鋼筆耐用的秘密。

聽了我的介紹,大家是不是對鋼筆有了更深的認識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