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寫愧疚的作文

篇一:難忘的愧疚

孝,是我們的一個重要禮節,無論何時,都要做到孝為先。

這周四的政治課又是觀看視頻的時間了。這次觀看的便是《開學第一課》。我們觀看開學第一課的歷史也可謂是久遠了,從初一開始就一直看,每一年都差不多看完了。而這次的開學第一課依然是充滿教育意義的。

一段廣告過後,我們看到了久違的演出後,正式的視頻開始了。這次的節目一開始提到的主題便是一個孝字。看到節目裡每一位嘉賓列舉著他們生活的“孝”時。我不禁想到了自己的父母。父母沒日沒夜的為我們付出著,從我們被賦予生命時,父母就陪伴在我們身邊,在我們啼哭的時候,輕哄我們;在我們飢餓的時候,幫我們充飢。當我們略微懂事時,父母便用童話故事來填充我們童年該有的歡樂。到了少年,父母把我們送進了學校,因而對我們也有了第一份期望——掌握知識。每天在你放學時,便可以看到父母已經微笑著站在校門口向我們揮手,這時便會毫不猶豫的衝進父母的懷抱里,那時候,父母是甜蜜的。上了中學,父母給予了我們更高的期望——上一個好高中,從此我們便沒日沒夜的學習,不知不覺與父母疏遠了。不知道什麼時候和父母頂了第一次嘴、什麼時候和父母第一次賭氣、什麼時候第一次違背父母的意願、和父母第一次冷戰、第一次……

想到這些“第一次”,心裡已經酸楚不已,我們沒有理由要求父母為我們做那么多的事情,而我們現在也只能以自己的成績去回報我們的父母。

這份愧疚,永遠都不能被我遺忘。

本文“難忘的愧疚”,作者通過觀看《開學第一課》有感而發。語言精煉,敘事簡潔,場面描寫生動,寫出了作者對父母的愧疚。結尾“這份愧疚,永遠都不能被我遺忘”升華了主旨。

篇二:愛,帶給我愧疚

愛,無處不在。班裡,有同學的愛;校里,有老師的愛;外面,有朋友的愛;家裡,還有父母的愛。而父母的愛是無私的,是永恆的。

記得那次天黑了,媽媽炒著菜,我便幫著她打理一些小事。爸爸突然說:“程程,你好像長高了許多,都跟你媽媽差不多了,”我便驕傲地站到媽媽身邊,站直了身子比了比,“媽媽,你要加油吃飯,否則快被我追到了,”我笑著說。無意間,一條白白的,細細的髮絲從我眼前掠過,我轉眼一看。頓時,臉上的笑容變淡了。那是媽媽的白髮。

這時,剛下班的爸爸正蹲在門口飢餓地吃著蘋果。我轉過頭去,他頭上也鑲著絲絲銀髮。

我想,這絲絲白髮,縷縷白髮中,蘊涵著什麼?

那裡藏有你們的期望,有你們的辛勞,也有你們的愛。母親天天為我洗衣燒菜,父親成天辛勤工作供我上學,你們為我付出了這么多。

而我,我給了你們什麼?我只是給你們增添了無窮的煩惱,無數的勞累。你們對我的愛,帶給了我無窮的快樂,無窮的溫馨,無窮的陽光,但也有無窮的愧疚,那種愧疚是一生都抹不去的,也是誰都無法帶來的。

說是時光可以帶走一切,是的,它是帶走了我許多童年的回憶,帶走了我許多以前的煩惱,可它卻帶不走父母的愛,更不用說我內心的愧疚,那份陽光和陰影已在我的內心深處紮下了根。

飯、菜好了,開飯了,我發現這菜里有一絲絲的甜,也有一絲絲的酸。

“愛,帶給我愧疚”,本文語言精煉,敘事簡潔,場面描寫生動,先抑後揚,寫出了作者對爸爸媽媽的感激與愧疚。結尾“我發現這菜里有一絲絲的甜,也有一絲絲的酸”升華了主旨。

篇三:愧疚感

在我的房間光線最暗的一個角落,哪兒有一堆玻璃碎片,在那兒一堆玻璃碎片上覆蓋著一層厚厚的灰塵,每當我看見了那一堆碎片時,我總會想起十歲時一件令我十分慚愧的事情。

在我10歲那一年秋季的一個晴朗的下午,是媽媽的生日,當天下午我接到一個電話,是爸爸打來的,他說:“搖憶,你帶著妹妹來我們常去的酒店慶祝你媽媽的生日。”當我聽到這個訊息時,只有我和妹妹兩個人在家裡,。後來,當我準備把鑰匙帶出去時,妹妹已經在電梯裡了,我拿完,鑰匙的一瞬間,櫃檯上的花瓶落地碎了。我嚇了一跳,此時在電梯裡的妹妹聽到了這么響的聲音,就問,“姐姐,是什麼東西掉了啊!”我回答道,“沒什麼,只是姐姐的一雙鞋子摔到地上罷了。”“那你擺一下。” 趁著這個機會我迅速把玻璃碎片掃到了我房間光線最暗的那一個角落。

吃完了飯回到家,爸爸一往櫃檯上看就發現花瓶不見了。於是就問我;“搖憶,你知道花瓶在哪嗎?” 爸爸見我沒回答,就認為是妹妹把花瓶摔碎了,於是就如獅子般對妹妹吼道:“姿穎,你知道嗎,這個是爸爸我最喜歡的一個花瓶,而且現在那個地方已經沒有賣這種花瓶了。”妹妹聽了爸爸這些話,急忙反駁道;“爸爸,我沒有把花瓶摔碎,我沒有。 “除了你,沒有誰會幹出這種事。” 妹妹聽到爸爸罵的話那么狠,我相信這是爸爸最恨的一次說妹妹了,妹妹大哭起來。

此時我在想,如果爸爸知道是我摔碎的,會不會對我又大又罵。看見妹妹如此被冤枉,我的心十分糾結。

每當我看見那一堆玻璃碎片時,我的愧疚感就到了極點。

這篇敘事文,敘述真實親切自然,用日常生活小事 ,來表達“愧疚感”,給讀者以真實、生動之感。描寫很精彩,如“在那兒一堆玻璃碎片上覆蓋著一層厚厚的灰塵”,結尾點題,回想無窮。

篇四:愧疚——(小鳥,你還好嗎?)

“哇,姐姐,你看,那隻鳥兒好漂亮。”隨著妹妹的驚呼聲望去,有一隻尾羽斑斕的鳥兒停在樹叢上,它確實很漂亮,我和妹妹便商議該如何捉住它,把它關在盒子裡,回家逗著玩。

在我們精心的布局下,鳥兒成為了我們的獵物,我和妹妹捉著鳥兒開開心心的回家去了。回家後,我們用塑膠瓶子鑽了很多孔,做成鳥籠,鋪上草和樹枝,放上食和水,四周還放滿了花朵,為鳥兒做了“溫馨”的小窩。我們把鳥兒放進去,以為它會很開心,可它卻上下撲騰,直往外沖,水和食都弄灑了,花朵也“滿目蒼夷”,它似乎不喜歡這個小窩,最後它累了,臥在“狼藉”中,一動也不動,當我的手靠近它時,它就又撲騰起來。而我並沒有想到這是為什麼,只是認為它不習慣新窩,等它呆久了,它就習慣了。

晚上睡覺前,我又重新給它弄了食和水,然而它卻依舊不理不睬,我悻悻的上床睡覺了。在夢中,我看見小鳥在拚命的用頭去衝撞那被鐵絲扎住的塑膠出口,它的羽毛都掉了,它的爪子也挖破了,紅殷殷的,尾翼上漂亮的毛也掉了,它像一隻發了瘋的野獸,只是沒有那么大的力量,去衝破那禁錮它的籠子,最後,它奄奄一息地倚在那兒……

早晨醒後,我急忙去看小鳥,這時,我發現我那不是在做夢,鳥籠里掉了許多毛,還有那飄亮的尾羽,上面還有絲絲血漬,塑膠出口上的鐵絲被染紅了,可鐵絲依然牢牢地附在上面,“忠誠”的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一點兒也沒有鬆動,小鳥倚在角落裡,歪著頭。我想,它是在回憶那藍藍的天空,那自由飛翔的感覺吧。

我把小鳥送回了自然,還給了大地,也保留了一片最漂亮,沾血最多的羽毛。每次看到這片羽毛,心中都會愧疚,會輕問一聲:“小鳥,你還好嗎?”

自此以後,我再也沒有捉過鳥。

這篇“愧疚”,作者善於以小見大,把難度較大的時勢題材把握得很好。結構、情節,甚至還有細節,都給人以真實的感覺。文章結構完整,文筆流暢、自然。對話也為文章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