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的數學日記十篇

【篇一:國小三年級優秀數學日記

今天早上媽媽帶我去發聯超市購物。到了店內,琳琅滿目的商品看得都不知道該買什麼了。

首先我們來到食品區,我選了上好佳天然薯片和蒙牛鮮奶乾吃片,媽媽挑了一瓶成長快樂維生素咀嚼片。

接著我們又到了電器區買了一台潤信復讀機,最後我們來到生活用品區買了一支三笑牙刷。

這時媽媽想起來了,她身上只帶來一百元,也不知道夠不夠。

我把所有的商品價格都看了一下:上好佳天然薯片4·8元、蒙牛鮮奶乾吃片13元、三笑牙刷3·5元、成長快樂維生素咀嚼片29·9元、潤信復讀機62元。接著我估算了一下,差不多要113元。我趕緊告訴媽媽錢不夠。我們便把成長快樂維生素咀嚼片放回原處。

這次多虧我學會了計算,要不然還要出醜呢!

【篇二:牧羊里的數學】

數學中有很多有意思的小故事,因為我們的生活是離不開數學的,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個有意思的數學小故事。一個牧羊人天天去放羊。一天他數了數發現少了2隻羊。他不在意,可第二天數了數又少了2隻。他慌了,如果這樣下去怎么得了,一天少2隻,兩天少4隻,三天呢四天呢……他不敢想了,決心查明原因。

第三天放羊時,他一步都不離開羊群。

突然,他發現一隻羊有些特別,於是走近仔細的看了看,嚇了一大跳!原來,那不是羊,是一隻披著羊皮的狼。他氣極了,用木棍狠狠地向狼打去。嘴裡喊著:“你這披著羊皮的狼”。狼被了,羊群保住了。

【篇三:五年級數學日記400字作文】

今天,我偶然地在一本書上見到了這樣不可思議的數據:“一張厚度為0·01厘米的紙對摺30次之後的厚度竟然比珠穆朗瑪峰還要高呢?”

這個數據無論怎么聽都覺得太“荒唐”了一點。畢竟是一張薄薄的紙,通過對摺真能超過珠穆朗瑪峰嗎?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所以只有通過計算,這一切的謎底才能揭曉。

隨即,我便把0·01厘米連續乘以2,一共30次,得到10737418·24厘米。接著,我又把珠穆朗瑪峰的高度8848。13米轉化為884813厘米,通過比較,很明顯能夠看出對摺30次之後的紙張的厚度的確勝過了珠穆朗瑪峰的高度,而且還是後者的10多倍。

其實,像這樣的驚人的數據在平常的生活中處處存數學在,只要你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

【篇四:五年級數學日記:好好努力350字】

今天是星期五,考捲髮下來了,當我看到成績時,我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只有86分比上次還差。

看到別人考100分我真是又羞愧又羨慕,恨不得自己也考100分。但都怪自己粗心大意這個毛病,還怪我檢查考卷時還沒把正面一半的考卷檢查完,就突然肚子痛了,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而且我明明檢查出來一題是錯的,但沒來得及改,就收卷了,那題4分,如果把這題的分數加上去,我就可以考90分,這次考試給我的一個教訓:考試前除了除了吃飯以外其它什麼也別吃。

而且檢查是寫起字來要快,要細心,不要寫錯字,不然對的會變錯的,而且要多算幾遍,寫答案時要快一些,不能粗心,因為過一會兒就有時間檢查了。

我在這個月裡,更加努力,因為我面臨的不將是小考,而是期末測試,我一定會努力努力再努力,在考試的時候發揮我最好的水平,爭取更好的成績。

【篇五:關於千米的數學日記350字】

幾天前的數學課,邵老師帶我們去體驗一千米有多長。

老師告訴我們操場的一周是200米,要走幾圈是一千米呢?同學們異口同聲的說:“5圈”老師有點擔心又有點神秘地說:“你們走得下來嗎?”我們自以為是的說:“能”。

開始了,我才走了2圈就筋疲力盡了,但是我還是艱難地走完了5圈,別人也都像我一樣。有同學還記錄了我們走得時間,我們走完一千米用了15分鐘。老師問我們:“感受如何呀?”一位同學說:“累、苦、腰酸背痛、全身乏力”老師笑著說:“還自以為是嗎?”我們有氣無力地回答:“不了。”

這就是邵老師帶著我們到操場體驗一千米的故事。

【篇六:跑道的周長的數學日記】

今天,晴空萬里,還不時有微風吹來,好舒服。我不由自主地來到操場,練習跑步。差不多跑了3圈,我就已經滿頭大汗,“真累呀!”我低聲叫道,“到底我跑了多遠呢?”我坐在台階上,用小米尺敲著腦袋。

突然,我大叫一聲:“有了!”我連忙行動起來,用小米尺量了一下我一步的長度,是35厘米,我便沿著跑道走,1步,2步,3步……“這樣做太麻煩了。”我心裡想,怎么辦呢?我立刻想到了捲尺。於是飛快地回去找媽媽,拿來幾卷捲尺,和我的小夥伴們一起量起來。我們用捲尺量出直道的長度,再用步測的方法量出彎道的長度。終於,我們量出來了,跑道的周長是200米,然後,我用小石子在沙地上寫著:200X3=?“是600!”不知是哪個小機靈鬼冒出了一句,我一看,是對的,便興奮地喊起來:“我算出來了!我算出來了!我跑了600米!”

我心裡甜滋滋的,因為,我會在生活中用數學了!

【篇七:關於噸的數學日記】

這個學期我們學習了千米和噸,並知道1000米=1千米,1噸=1000千克。

千米是長度單位,常常會用在公路上,比如說:涌台溫高速公路全長約是367千米,馬拉松長跑比賽全程大約42千米,乘際列車每小時可行駛329千米。

當然,我對質量單位噸也有一定的認識:噸,質量單位,也叫重量單位,比如,一隻螞蟻我會用克來表示,而不用噸,因為我知道噸是表示比較重的物體,而卡車的載重量我就要用噸來表示了。

千米和噸的知識還有很多,我還希望學到更多的知識!作文

【篇八:數學日記大全:計算學期支出費用】

今天,我去學校回家後,包好書皮,就開始計算這學期我支出的費用。

首先是學費。學費410元,加上飲水費20元,共430元。接著是奧林匹克數學學校的收費180元,估計還要20元的乘車費用,共200元。還有練習本的錢:《課課通》2本21·5元;《英語練習》1本9·9元;2本《試卷課課通》15·9元;《江蘇大試卷》3本21元。21·5+9。9+15·9+13+21=81·3(元)。

學習用費:430+200+81·3=711·3(元)。

生活用費:這學期大概要喝完5箱牛奶,5×30=150(元)。每頓飯大概要2~3元,算它2·5元,2。5×3×30×5=1125(元)。“還有什麼呢?”我咬著鉛筆自言自語道,“還有你的學習用品。”哎,媽媽回來了。沒錯,還有學習用品。

學習用品:一隻筆袋8元,一隻鉛筆盒3元(很便宜,貨),六枝鉛筆3元,一塊橡皮0·5元,兩把三角尺1元,兩枝自動鉛筆5元,8+3+0·5+1+5=20·5(元)。

總支出:711·3+150+1125+20·5=20xx·8(元)。

哇,沒想到,平時不太花錢的我,竟然會讓父母花20xx·8元錢在我這一學期上。看來,我可要節約用錢呀!

【篇九:四年級數學生活日記】

我非常的討厭數學,看到數學題就想睡覺,聽到數學也想暈。反正我是放棄了數學,永遠的放棄了,不想被數學欺負了,我站了起來,打擊數學。

我的心情是滿腔的怒火和惱火,我要打到數學,來放出我心中的怒火。啊,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對數學都非常怒火的話,那么受難的人就要少10倍,喜歡文學的就要多100倍。這能說是一個想法而已,在現實中是沒有的,如果真的有,那么我信我是在做夢。

我討厭數學是因為數學是一種解不開是什麼的一種東西。所以我非常討厭數學,不是一般的討厭,討厭到對數學不是喜好,而是滿腔的怒火。這就是我討厭數學的原因。

我討厭數學。

我對數學只有滿腔怒火。

【篇十:小學生數學日記500字範文:斤和千克的區別】

斤和千克是一樣的,而他們的用處卻不一樣,今天我問了奶奶,奶奶高訴我告訴我了斤和千克的互化方式。我簡單地再這寫一下;

1斤=0·5千克=10兩=500克而且告訴我“千克”是國家法定計量單位,1千克=1000克。“斤或兩”應為“市斤或市兩”,俗稱“斤或兩”是國家廢除的計量單位,1市斤=10兩或1市斤=500克。因此,千克和克,斤,兩在量值上的換算關係為:1千克=1000克=2市斤=20兩

而且我上網查了資料知到了《千克的認識》是培智學校數學教科書第九冊中第四章《千米、千克的認識》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千克雖是生活中常用的重量單位,但由於斤在生活中還未完全消失,學生並不十分熟悉千克,因此建立千克的概念對弱智學生來講更加困難。再者,重量單位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靠眼睛觀察得到,只能靠藉助工具、肌肉感覺來感知。為了讓學生了解每一個單位的實際重量,並能夠在實際中套用,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稱一稱等實踐活動,增加學生對“千克”的感性認識;又通過稱同一物體的重量,得出千克與斤的關係,很具體地感知斤和千克之間的進率。和一些讓學生能好好的認識千克和斤

如上堂課讓老師給同學們留了一個調查作業,讓我們去菜市場看看賣菜、賣水果小商販是怎樣叫賣的,但不知道我們完成的怎么樣。也可這樣說生:土豆0。5元一斤、葡萄2。5元一斤、豆角5元三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