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數學日記

數學在生活中有著重要的地位,生活中處處都用得著數學,因為它可以解決生活很多問題。以下是為你精心準備的簡單數學日記,敬請期待!

簡單數學日記篇一

昨天晚上,天比較熱,我拿出了一隻西瓜準備切時,被爸爸攔住了。他給我出了一道題,題目是:把這個西瓜切成九份,並且要切出十塊皮,看你這么切?這時,我想,這個嗎,很簡單。於是,我去拿來一把水果刀,在把西瓜放在桌子上,切了起來。我切了一個“米”字形的,一數,有九塊倒夠數,可是,只有九塊呀!我不服氣,又拿來一個西瓜,準備切時,被爸爸攔住了,他指著我說:“哎呀,你這樣要浪費幾個西瓜呀?還是我來切吧!”爸爸拿起水果刀,叫我看好。我在一旁仔細地看者,這時,我腦子裡閃過一個問號,該這么切呢?等爸爸切完後,我數了數,也只有九塊皮,但他切的是“井”字形呀。我望了望爸爸說:“爸爸,你切的還不是九塊嗎?”爸爸見我疑惑不解的樣子,就說出了第十塊皮的“藏身之地。”原來第十塊皮藏在“井”字中間那個“口”的下面。到這時,我才恍來大悟。

這時,爸爸看著我因勢利導:“生活中處處有數,只要你細心觀察,就一定有所收穫,就像這次切西瓜一樣。”我聽了點了點頭。

簡單數學日記篇二

11月10日 星期三 晴

中午時分,我吃完了午飯,閒著沒事做,便拿起了一本名叫《尖子生題庫》的書。翻開負數的這一章,看了一下前面的講解,又翻到了習題部分去做習題。我先看了一下習題,內容雖然多,但很容易,。心想:”嗨!這也叫做《尖子生題庫》呀,這么容易,我閉著眼睛也能把它全作對。”

於是,我開始做題了,填空題,判斷題,我不一會兒就作了兩頁。到套用題了,我以為會難一些便認真地看了題,一點兒也不難,刷刷,兩三下我就寫得只剩下一道套用題了。我草草地看了一下題容易容易,不對,不是已經給了速度嗎?那這個“+15”和“—15”是用來做什麼的呢我思來想去,這簡直就是山重水複疑無路啊,我又看了看題,還是不會。這時,我想到了在一本書中看到的一個公式,好像對於這道題剛好對上。我便急忙去把我買的所有關於數學的工具書都翻了出來,找呀找,怎么沒有呢?我明明在書上看到這一個公式的,怎么會找不到。事實就是事實,我便翻了翻後面的答案:200÷(35+15)+200÷(35-15)=14小時,為什麼用200除以35呢?這時行程問題中的,我便拿起《國小畢業總複習》這本書,翻到有關於行程問題的這一頁,裡面有一個公式讓我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的:它是用路程除以速度等於時間,這些加十五和減十五是加減法而不是正負號。

數學題真是需要認真的讀和仔細的去理解呀!

看似簡單卻蘊含著複雜,無論做什麼事都要認真,不能小看它。

簡單數學日記篇三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數學暑假作業。寫著寫著,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這道題是這樣的:

有一個長方體,正面和上面的兩個面積的積為209平方厘米,並且長、寬、高都是質數。求它的體積。

我見了,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啊!已知的只有兩個面面積的積,要求體積還必須知道長、寬、高,而它一點也沒有提示。這可怎么入手啊!

正當我急得抓耳撓腮之際,我媽媽的一個同事來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對方程這種方法還不是很熟悉。於是,他又教我另一種方法:先列出數,再逐一排除。我們先按題目要求列出了許多數字,如:3、5、7、11等一類的質數,接著我們開始排除,然後我們發現只剩下11和19這兩個數字。這時,我想:這兩個數中有一個是題中長方體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長;一個則是長方體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條外另一條

棱長(且長度都為質數)之和。於是,我開始分辯這兩個數各是哪個數。

最後,我得到了結果,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後來,我又用我本學期學過的知識:分解質因數驗算了這道題,結果一模一樣。

解出這道題後,我心裡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充滿了奧秘,等待著我們去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