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數學日記匯合

篇一:學習數學的過程

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可見學好數學是多么的重要!

學習數學對我來說還有許多小插曲呢——這幾個星期我們都在學習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由於不熟練,我不太能理解,做題時總是出差錯,媽媽總是有時間就教導我,可是我腦子裡仍然一片空白,總是覺得媽媽說的就是一些亂七八糟我不理解的東西。

媽媽拿我沒辦法,只好讓我自己去做題練習。媽媽先告訴我:除法算式就像下樓梯一樣,從最高位算起,如果最高位除不了除數,就把第二位數移下來,如果後面的數不夠除除數,就在寫商的地方直接寫0.媽媽說的話讓我明白了其中的奧秘,雖然做題時還是有錯誤出現,但是我很快就能糾正過來。

明白了做除法的道理,更讓我明白了生活的道理,做任何事情都要象走樓梯一樣一步一步向前走,要腳踏實地,要不然就可能會一步錯全盤皆錯!

篇二:有趣的數學實驗

今天,媽媽給我講了一個有趣的數學故事。

故事裡說:有一個豬媽媽帶著三個豬寶寶去買花。一枝花20元,豬媽媽要買60支花。於是,豬媽媽問三個豬寶寶:“我們要買60支花,20元一支,那一共要多少元?”最大的豬寶寶說:“20乘60等於1200元,所以要花1200元!”第二個豬寶寶說:“不對!不對!是二個十乘六個十等於十二個十,就是1200元!”最小的豬寶寶接著說:“我想,你們兩個都是對的,只是說法不同,其實都一樣。”“沒錯!”豬媽媽讚揚道。

到了綁花時間了,最小的豬寶寶搶先問:“現在要幫花了,12支花綁在一起,可以綁多少束?”豬媽媽沒出聲,大家只能搖頭說不會了。過了一會,最大的豬寶寶叫道:“1200除以12等於100,所以可以綁100束花。”

“雖然我們綁完了,可是我們還要送花給20個老爺爺,每個老爺爺分幾束呢?”豬寶寶們說。過了30分鐘,豬寶寶們才說:“喔!我們知道了,10020=5,所以每個老爺爺分5束!”

豬寶寶們把花給了老爺爺,老爺爺連忙說謝謝,豬寶寶們和豬媽媽都很高興。

聽完這個數學故事,我就更喜歡數學了,也加強了我學好數學的信心!

篇三:美麗的校園

三月的石小校園裡,春風拂面,暖意盈盈,孩子們在數學科組的安排下,寫下了篇篇妙語連珠,趣味盎然的數學日記。第三周,數學科組開始準備一年級至五年級學生的數學日記的指導與評比工作。經驗豐富的李霞老師和趙奔香老師,對科組老師們傾囊相授,介紹了自己的輔導經驗,還拿出自己的優秀學生日記與科組全體老師共享。

第四周是學生日記的創造期,經過我們數學老師的悉心指導,學生都能把自己所學的數學知識和生活實際有機聯繫起來,並能充分發揮小孩子的想像力,一篇篇童趣盎然、數學味濃厚的數學日記紛紛面世。

第五周,是我們數學科組優秀數學日記的評比期,根據計畫每個班級評出一等獎6人,二等獎6人,三等獎8人。數學日記讓學生把自己的實際生活和數學知識聯繫在了一起,極高的調動起了孩子們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孩子們更加愛學、樂學數學啦!

篇四:奇妙的倒數

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拿到新課本,我好開心啊,我翻動著,無意間,一個內容吸引了我,心想:倒數是倒著的數嗎?我懷著好奇心,翻動著書頁,終於,我翻到了那一頁。我一看書,書上與我說的一樣。書上還說到求一個數的倒數就是把這個數的分子、分母調換位置。

噢!原來是這樣: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噢!那么4/5就是5/4的倒數。不行,我得驗證一下:

4/5×5/4=1

7/7×7/7=1

1/0×0=……

“不,1/0與0不行,因為分母是0無意義”。我突然又想到小數有沒有倒數呢,帶分數呢?0有沒有倒數呢?學習了倒數有什麼用呢?等等的問題。沒想到這小小的一課竟有這么多的知識。看來這一課蠻重要的!

篇五:數學史上的明珠

在悠久的數學史上,曾經出現過許多數學神童。那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更是數學界中的焦點人物。他們為研究數學知識奉獻出了自己的一生。

谷超豪,我國著名的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著名教授。24歲時蜚聲數學界,名為《經典場——米爾斯揚》的研究論文作為專著出版。

你聽說過“歌德巴赫猜想”嗎?它是數學王冠上的一顆明珠。我國在“哥德巴赫猜想”上的研究已經達到了世界領先地位,而進行這項研究的人就是我國著名的數學家陳景潤,他在20世紀國際數學界占有重要地位。

他(她)們都是數學界中的皎皎者,正因為有了他(她)們的奉獻,才更激發了人們對數學的熱愛。相信我們憑著對數學的熱愛,也能搬動數學上的大山,也能為國家奉獻出自己的力量。所以,我們從現在起,就要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立大志,樹理想,勤奮地學習!

篇六:我愛數學課

在多姿多彩上的數學王國之中,我們早已厭倦了老師的諄諄教誨,如今,數學老師改變了教學方法,使我愛上了數學

老師給我們上課,總喜歡讓我們邊玩邊學。在快樂中學到知識,學的雖然與以前一樣,但我們卻很高興,老師想是一位僅僅比我們大一些的大孩子,讓我們覺得他不再是嚴肅的數學老師,而是一位可愛又調皮的孩子,上起課來無憂無慮,一道道枯燥無味的數學題如今跳動了起來。像一道道美食誘惑著我們,我們則是一隻只大饞蟲,誘惑面前想盡辦法吃掉美食。數學是一塊巨大的磁石,我們則是一塊塊小金屬片被他牢牢貼出。

我們是一夥“數學天才”我們要攻克陳景潤,是數學讓我們這些孩子找到航帆,不迷失方向。我們喜歡充滿笑聲的課堂,喜歡與我們一樣的老師,喜歡那跳動的數字,喜歡那神奇的字眼,喜歡……

篇七:美麗的小區

一天,我突然心血來潮對小區感興趣,有四個問題困擾著我。小區有多大?一棟樓有多少戶?總共有多少戶?除樓以外占地多少?

為了解決問題,我進行了調查和測量,發現小區南北長200米,東西寬80米,200*80=16000(米)這樣一算,小區占地面積就解決了,大約是16000平方米。

第二個問題每棟樓的戶數,就拿我家住的6號樓來說吧!樓高25層,兩個單元,兩戶一個單元,戶數是25*2*2=100(戶)。7號樓和6號樓一樣也是100戶,4、5號樓是17層的,每棟樓應有17*2*2=64戶;1、2、3號樓是小區最矮的樓了,每棟樓只有11*2*2=44戶。

第三個問題把剛才算的數加起來就行了;100+100+64+64+44+44+44=460(戶)。

俗話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我們小區綠化、停車場、健身器材、道路一樣不少,小區綠化高達30%,平均樓間距40米,銀杏樹20顆,梧桐樹15顆——小區中間還有一個魚池,每天都有魚兒在裡面遊動,可以讓人放鬆身心。說了那么多,回到正題上來,我計算過了,平均每棟樓占地570米,七棟樓加起來570*7=3990(平方米)。除樓以外面積應是16000-3990=120xx(平方米)。

數學真是太奇妙了,還有許多知識等待我們去探索、發現。

篇八:有趣的數學課

這節是數學課。王老師舉起粉筆,她並未像以往一樣,在黑板上龍飛鳳舞的寫著熟悉的乘除法和小數點,而是把語文中的“a”、“b”、“d”搬到了黑板上。我仔細打量著王老師,她的衣服穿的和平常一樣樸素,頭髮也梳得整整齊齊,並沒有哪根筋不對啊!那為何她今日卻如此古怪?

喔!原來王老師要教我們“加法交換律”:a等於一個加數b,b等於另一個加數,c等於和。例如:a+b=b+a,怪不得她今天這么古怪,看來“大千世界,無奇不有”,這句話得改成“大千數學,無奇不有”嘍!哈哈!篇九:調皮的小數點

今天早上,我起床刷牙時看到了杯子是圓的,之後我去洗臉時發現臉盆也是圓的,中午吃飯時我發現碗也是圓的。我這時覺得很奇怪:為什麼這些器皿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都是圓的?之後我又觀察了許多器皿,我發現器皿幾乎全都是圓的!這使我想到難道是我看花眼了?我開始懷疑自己,於是我擦了一下眼皮又重看了一遍,沒有看錯,是真的。

之後我又研究下去,我知道了原來在生活中如果人們用其他形狀的器皿就不容易重疊和盛東西,因為這樣不方便,可是使用圓形的器皿就能克服這樣的弱點。

發現這個特點我非常高興,有一句話說得好:“不懷疑不能見真理。”這件事情給我一個體會,今後我一定要認真觀察身邊的事物,還要深入地研究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