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點亮了我心中的明燈

題目中的“它”是誰呢?就是《點燈的人》這本書。我是一個喜歡讀書的孩子,書給我帶來了歡樂,帶來了知識……《點燈的人》這本書中,也有許多令我受益匪淺的故事。

曹文軒老師寫的《再見了,我的小星星》點亮了我親情的燈。文中的主人公男孩星星仿佛是一個真正的大人,他全身透著一股野性,而在善良的女知青——雅姐面前,又是那樣的安靜、溫順,能夠在困難的時刻保護雅姐。星星為了給雅姐治病,獨自去月亮湖打金色鯉魚那部分最令我感動。在冰天雪地里,他的手被湖水凍得發脹了,身上直冒冷汗,卻沒有半點放棄的念頭。經歷了無數次失敗之後,終於如願以償地網上了一條金色鯉魚。

鄧湘子老師寫的《一雙鞋能走多遠》點亮了我持之以恆的燈。文中的主人公何爽為了找工作奔波不停,遇到了許多困難她都從來沒有放棄,最後被一所幼稚園錄取了。想想我呢?做事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父母都說我做事是“虎頭蛇尾”。有一次,媽媽叫我練字,剛開始我還信心滿滿,說自己一定能寫好,結果沒寫兩行,惰性就像小蟲子一樣爬滿全身,一點興趣也沒有了,最後也自然沒有練成。何爽勤儉節約,一雙皮鞋穿了好久都捨不得換。而我呢?一進商場就買這買那的,其實買來的東西很多都是不需要的,買回來就被丟在一旁。白白浪費了不少錢。

安武林老師寫的《點燈》點亮了我理想的燈。文中的主人公石娃是一個先天性失明的男孩子,卻非常熱愛讀書,他母親死了,父親沒什麼文化,全靠鄰居男孩二虎傳授給他知識。可是,上天對他不公,二虎死了,沒有人在教他讀書了。而我呢?好像讀書是讀給老師的,讀給父母的,無論父母怎么苦口婆心的教導我,總是不肯下功夫讀書,別人一直在進步,而我卻在原地踏步,一想到讀書就懶。像他這樣的孩子都那么熱愛讀書,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熱愛讀書呢?

所有的兒童作家都是點燈的人,點亮了我們人生的燈、信仰的燈……我要感謝《點燈的人》這本書,它點亮了我心中的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