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作文讀《水滸傳》有感範文10篇

我讀了《水滸傳》,令我感慨萬千。它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腐朽和統治階級的種種罪惡,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精神和正義行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四年級作文讀《水滸傳》有感範文10篇,以供大家參考借鑑!

讀《水滸傳》有感範文一

最近,我讀了《水滸傳》一書。一翻開,我就被裡面的個路英雄迷住了。讀完後,我心弛神往。

這書是我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作者施耐庵以北宋宋江起義的史料為主要依距,成功塑造了108位英雄好漢的形象。

讀完後,我最佩服的人是武松。武松打虎的那段故事很精彩。當我‘……從亂樹背後跳出一隻白睛大老虎。那隻老虎在地上按一按,和身上一撲……’那時,我心一驚,為擔心。可事實並沒有我想像的能樣,他憑著自己的智慧、力氣先將老虎打倒在地,然後猛朝死里打。最終,老虎被武松打得七竅流血,死了。武松的勇敢不僅表現在了景陽岡打虎上,血濺鴛鴦樓也把武松的勇猛表現出來了。

其實,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一個人要心胸開朗,不為一些小事而抱怨生活。同時,也要勇敢些。你看看李逵、魯智深、林沖等一些英雄的事跡又比比我的事跡:買東西不敢去買、見到一隻怪蟲就要喊媽媽……這時,我就會變得多么渺小啊!再看看有些英雄被貪官誣陷流配到遙遠的地方,也不抱怨上天;而我考得不好,就抱怨別人,從不想想自己為什麼會錯,反思反思,爭取下次考得好一點。

我希望同學也來讀這本書。那盪氣迴腸的文字,栩栩如生的人物,波瀾壯闊的場景……一定會讓您回味無窮。

讀《水滸傳》有感範文二

《水滸傳》一書記述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名好漢從聚義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後剿滅叛黨,卻遭奸人陷害的英雄故事。讀完全書,印在我腦海里揮之不去的只有兩個字:忠·義。

忠,即是對自己的國家,對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盡心竭力,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對大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林沖的妻子在林沖被逼上梁山後,對高逑之子的凌辱,寧死不屈,最總上吊自殺這也是忠。

一個“義”字,包含了太多的酸甜苦辣。《水滸傳》中一百單八將甘為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只為了一個“義”字;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為一個“義”字。

義,可以解釋為一個具有強烈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捨生取義,他們為了正義,為了真理可以奮不顧身,強烈的正義感告訴他們是與非。一個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會理解這些的,他們的正義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奮鬥的激情已經凍結,只是他們的靈魂與社會上一些醜惡的東西同化了。

“義”滲透了我們的生活。中華民族是一個大義的民族,當日本侵華,多少義氣凜冽的革命烈士,用他們的滿腔熱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中國。董存瑞捨身炸暗堡,黃繼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機槍。這些都是炎黃子孫大義的延傳,是中國歷史上揮之不去的光輝!

讀《水滸傳》有感範文三

今年暑假,我品讀了中國四大名著,每本名著中的每一個小故事都很精彩。但令我印象最深的還是《水滸傳》。

《水滸傳》的作者是施耐庵。主要講述北宋末年,朝廷奸佞當道,百姓塗炭。高俅本是一個街頭小混混,因為踢球技術好,受到徽宗的寵愛,當了太尉。就這樣飛黃騰達,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水滸的故事由此拉開了序幕。先是王進收史進為徒,史進後因躲避官府,在尋找師父王進的路上遇到了魯智深;魯智深拳打鎮關西,為躲官司做了和尚,在東京結拜了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林沖遭高俅陷害,被逼梁山落草,偶遇楊志;楊志丟了生辰綱,東窗事發,被逼上梁山,做了頭領;宋江殺了妻子閻婆惜,在逃跑途中結識武松,兩人亦先後落草……故事環環相扣,人物依次出場,後來又有李逵、楊雄、石秀、時遷、聖水將軍單廷珪、盧俊義等諸多英雄好漢加盟梁山,一百零八將打出“替天行道”的杏黃旗,劫富濟貧,成就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運動的故事。

讀完《水滸傳》,我的心頭浮現出四個字:正義、膽識。也許這就是我懂得的道理。

讀《水滸傳》有感範文四

在暑假裡,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水滸傳》《水滸傳》一書記述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位好漢從聚義水泊梁山至受朝庭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後剿滅叛黨的英雄故事。

當我讀完全書,印在我腦海里的只有一個字,那就是義。《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好漢兄弟,為朋友赴湯蹈火,再所不辭,有時他們為了一個甘願犧牲自己的生命。《水滸傳》中有一個默漢,他生性魯莽,脾氣爆躁,經常為一些小事所爭吵,甚至要鬧出一些命案來。但是他卻總是能路見小事所爭吵,甚至要鬧出一些命案來。但是他卻總是能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喪盡天良的傢伙聞風喪膽。

《水滸傳》真是一本好書,塑造了李逵、武松等英雄形象。那一百零八位英雄為了除掉朝庭敗類,與他們展開了一場的驚心動魂的戰鬥!吳用的過人智慧,宋江的領導才能,還有英雄的英勇表現,讓梁山這支隊伍逐漸強大起來。

讀了這本書我了解了中國古代的歷史,水滸英雄們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會腐敗的一面。

讀《水滸傳》有感範文五

讀完《水滸傳》這本書以後,我感到憤慨和敬佩。憤慨的是朝廷里那些宦官,如高俅,高俅為了滿足自己乾兒子的意願,把忠臣林沖給陷害,把林沖逼上梁山,而最後卻不受到任何懲罰,逍遙法外。敬佩的是宋江及108位英雄好漢講義氣,答應別人的事一定能做到的美好品質。

108位的大頭領是“及時雨”宋江、“智多星”吳用、“雲龍功”孫勝、“黑鏇風”李逵、“豹子頭”林沖、天王晁蓋等等,讓我最驚心動魄的故事是武松打虎的故事。故事中的武松一個人用哨棒打死了一隻成年大虎。文中的老虎有三個絕招:第一個絕招是一撲,第二個絕招是一掀,第三個絕招是一掃。這三個絕招武松都躲過去了,老虎頓時減了一半的威風。該武松發力了。武松用哨棒拚命地打老虎,老虎被擊中了好幾下,嗷嗷直叫。武松有一次打老虎時,打到旁邊的一棵歪脖子小樹,竟然把那棵歪脖子小樹給打斷了,可以看出武松當時的勁有多大。武松竟然一下子把哨棒給打成半截,他用半截的哨棒接著打,最後打的手都沒勁了,老虎口吐白沫,武松怕老虎沒死,接著用拳頭打,打了2-3百拳,他看老虎不動了,這才停止不打了,體現了武松的勇猛和武功的高強。

108個好漢中,我最喜歡的是“豹子頭”林沖,因為他有勇有謀、忍辱負重、武功高強、善於觀察。在林沖棒打洪教頭中,洪教頭急於進攻,草率魯莽,加上林沖的善於觀察和武功高強,洪教頭被打翻在地,洪教頭不得不佩服林沖。

我讀完了《水滸傳》,我懂得了做人要有義氣,要講誠信。

讀《水滸傳》有感範文六

《水滸傳》是一本反映農民起義的古代長篇小說。書中塑造了一個個個性鮮明的形象,給了我深刻的印象,其中一些有情趣的情節引人入勝,書中所反映的社會現象也令我深思。

我因林沖慘遭陷害而不平,我因魯知深對潑皮而大笑;我因晃蓋中箭身亡而悲傷;因眾好漢隕落而嘆息。我還記得宋江的為人仗義,我還刻李逵的粗魯莽撞,我還記得吳用的足智多謀,也還記得燕青的聰明機靈。

宋江,原是一名小小官員,後來被逼上梁山,屢建奇功。可他在做了頭領之後及自謙“小吏”,對待各好漢如對待自己的兄弟一樣。在梁山泊勢力強大之後,他也沒有選擇造**,而是謀求招安。可後來,他卻被奸臣利用了自己的忠義,飲毒酒而亡。在傳統觀念中,宋江這樣不可多得的忠義之士應是“好人有好報”,可為何最後還是含冤而死?可是回過來再想,在那樣的封建年代,奸臣賊子們到處作亂,宋江就算被皇帝賞識也會糟到小人的嫉妒,賢人的做官報國的道路總是被堵!

菜園子張青與母夜叉孫二娘開了一家酒店,很多客人被他們麻翻後剁成肉餡,做了人肉包子賣。按現說,這是在開黑店,可為什麼他們的形象還能受到大家的喜愛呢?原來,他們有個規矩——“不殺囚犯,不弒僧侶”。他們不願殺那些敢於觸怒豪強的英雄好漢,也不願殺行善之人。他們是愛憎分明的人,與老百姓同在一個階層,同在一個立場,所以老百姓跟他們有共同的想法,所以大家當然喜愛他們。

《水滸傳》雖有些誇張,可也是北宋詞末年社會的一個縮影,在這個縮影中,仍有一些事值得現在的我們反思。

讀《水滸傳》有感範文七

在這個暑假裡,我讀了《水滸傳》這本千古著作,讓我強烈地感受到古代英雄豪爽的氣概和性格,令我終身受益。

這本書是作者施耐庵根據自己的生活和北宋農民大起義而寫成的一部偉大的小說。傾向鮮明地描寫了人民民眾反抗壓迫的行動,概括了不同階層的人們從覺醒到反抗的道路。

《水滸傳》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有反抗精神的黑鏇風李逵、性格剛烈的行者武松、講義氣的呼保義宋江……

本書中,我最崇敬、仰慕的人是行者武松,他憑著自己的勇敢、機智和十八碗酒的力氣,打死了吊睛白額大蟲,為他贏得了深廣的聲譽。在店裡喝酒和打虎的過程中,可以明顯地看出武松的很多英雄氣概。他坦白直爽、爭強好勝。在打虎過程中,可以看出武松顧及顏面甚於生命。他在殺了潘金蓮和西門慶之後,主動自首。之後,他又殺了蔣鬥神和張都監這些禍害後,用鮮血在牆上寫下“殺人者,打虎武松!”這可以看出他敢作敢當,光明磊落,富於正義感和反抗精神。我們要向武松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對於黑鏇風李逵,他一生忠誠於宋公明宋江。他對死沒有一點怨言,每次打仗時,李逵總是拿著它那兩把大斧沖在最前面,從不畏懼,英勇無比。同時,他還有孝順的一面,老母被大蟲吃了後,他很氣憤,殺死了四隻老虎。之後,他大哭了一場。李逵的忠義是把“義”字放在“忠”字前面的。

宋江的性格是忠義、豪爽。喜歡結交江湖上的好漢。對人十分仁義,所以弟兄們都非常信任宋江。

文學是比鳥飛得還遠的夢想,是比花還開得還美的情感,是全世界人民的無價之寶。我一定要讀好《水滸傳》這本名著,掌握更多的知識!

讀《水滸傳》有感範文八

暑假裡我讀了許多書,令我感觸最深的就是《水滸傳》。

由施耐庵寫的《水滸傳》是中國第一部描寫農民起義的小說,與它媲美的還有《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被稱為“中國四大名著”。

全書圍繞“官逼民反”,這一線索展開情節,主要表現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壓的“好漢”揭竿而起,聚義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義失敗的全過程。以深刻的思想,廣泛的內容,傑出的藝術譜出封建社會農民起義的英雄史詩,革命悲劇,反映沒落衰敗的封建社會,深重剝削和殘酷的壓迫激化著階級矛盾,反動統治的黑暗腐朽,造成廣大人民的反抗鬥爭。

這本書又讓我們想到我們中國的偉大領袖毛主席。

一代天驕毛主席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以及詩人,書法家……不僅滲透到中國幾代人的心靈深處,其影響範圍更是超出了中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從1931年到1934年,在毛主席同志正確路線的指引下,紅軍取得了四次反“圍剿”的偉大勝利。之後,由於王明的錯誤路線排斥了毛主席同志的正確領導,造成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紅軍被迫實行戰略大轉移,退出根據地進行長征。其間經過11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無人煙的草地,行程約二萬五千里,於1935年10月到達目的地,與陝北紅軍勝利會師。

從《水滸傳》中,我明白很多道理,希望大家也能去看看。

讀《水滸傳》有感範文九

暑假期間,我讀了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看完後,我腦子裡只有兩個揮之不去的字——忠、義。

忠這一字包涵太多太多。像梁山泊的一百零八條好漢,哪一個不是對自己的國家,對梁山泊忠心耿耿;就說宋江吧,他面對種種誘惑與威逼卻還是對自己的國家,死心塌地,毫無怨言的效力。梁山泊的好漢們被招安去征遼,結果死的死,傷的傷,殘的殘,到最後只剩下了二十七名好漢,宋江那為了國家而犧牲兄弟的精神讓我佩服的五體投地。林沖本是八十萬禁軍教頭,卻被奸臣高俅給栽贓嫁禍,結果被刺配滄州,還被派去看守草料場,真是大材小用。最後只好投奔梁山泊,可林沖卻並沒有因原來是八十萬禁軍教頭而想要坐上第一把交椅,而是對宋江、梁山泊衷心耿耿。這種能屈能伸的精神也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

但光做到忠是遠遠不夠的,如果能做到忠義兼備,那才是真好漢,真英雄。

義字同樣也包涵了太多。《水滸傳》中的一百零八條好漢個個都是為了自己的兄弟可以不顧一切,甚至可以犧牲自己的生命。這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可不是能夠輕易做到的。

義,也可以說為正義。古往今來,有多少的英雄好漢捨生取義。他們不是不怕死,而是為了正義可以犧牲自己;為了正義去幫助別人,懲惡揚善。

所以,要想成為一名真好漢,真英雄,就必須做到忠義兼備。

讀《水滸傳》有感範文十

《水滸傳》中的很多故事也讓我記憶猶新,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要屬“武松醉打蔣鬥神”了。

話說武松被派到孟州的牢房裡,每天都有人送來好酒好菜,使武松很疑惑。最後才知道在快活林開店的施恩想求他一事。原來,近日從東洲來了一個張團練,帶了一個人叫蔣忠,人稱蔣鬥神。這人搶了他的生計,還打傷了他,就想請武松幫他出口惡氣。武松得知後,二話不說便答應了,並且要求在路過的十二三家酒家每家都喝三碗酒。武松喝到了快活林,接著又喝了十來碗,便已醉了七分,但他卻裝作十分。他先在酒家鬧事,待蔣鬥神趕到,又故意在他眼前揮了兩下拳頭才走,想激怒蔣鬥神。果然,蔣鬥神大怒,追了上來,沒料到卻被武松飛起一腳踢中小腹。蔣鬥神雙手按著小腹,蹲了下去,武松又飛起一腳,踢在蔣鬥神額角上,他便向後倒去。武松又乘勝追擊,對蔣鬥神一頓猛打,打得蔣鬥神連聲求饒。最後武松逼得蔣鬥神離開了快活林和孟州。

讓我們銘記梁山泊一百零八條好漢的名字,銘記他們的精神,銘記他們的故事,讓他們的一切永存於我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