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教育》讀後感四年級作文參考10篇

《愛的教育》中,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名族為榮的尊嚴與情懷。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愛的教育》讀後感四年級作文參考10篇,以供大家參考借鑑!

《愛的教育》讀後感範文一

最近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讓我知道了許多關於愛的故事,這本書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安利柯的小男孩,講述了他十個月在學校、家裡、社會的所見所聞,和他家人的信,和老師講的動人的每月故事。

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費魯喬的血”,這是一個每月故事,不過卻令我非常難忘,主要講的是在一個風雨之夜,一個叫費魯喬的少年很晚回家,外祖母非常擔心,看到他渾身是泥,上衣撕得粉粹,額頭也被打破了,外祖母看到了費魯喬受傷之後就就責備了他。可一個強盜進屋要求他把他老子的錢交出來,拿完之後強盜的面具忽然不小心掉了下來,給外祖母認了出來,他就馬上拿出短刀捅了過去,可就在這個時候年少的費魯喬用自己的身體保護了外祖母,就在這個時候外面剛好來了個樂隊嚇跑了強盜,這時的費魯喬已身受重傷了,但他還是用了最後的一口氣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說完後就死去了。我從中體會到他對外祖母的愛超越了他對生命的珍視,這一壯舉令我震撼,這種愛令我動容!

這本書講述著100個與孩子們有關的故事,掃煙囪的孩子、窮人、虛榮心、感恩、吵架、告別等等,體現了他們的純真善良,從中使我感受到了人類是多么的需要互相關心、互相理解、互相幫助啊,而這種關心與理解都是離不開一個東西——愛!

這本書同時描寫了一群充滿活力的孩子、善良純真的安利柯,是非分明的長隆,品學兼優的伐洛克……,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特點,但他們身上卻都有一個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祖國深深的愛,對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之情。

讀了《愛的教育》之後,我走入了他們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怎樣學習與生活和怎樣去愛!

《愛的教育》讀後感範文二

《愛的教育》這本書給人的記憶是非常深刻的,這本書把人們的痛苦和快樂都真實地寫了下來,以及那些幫助被困難、悲哀困擾著的人的故事。這本書有許多溫馨感人的環節,也惟妙惟肖地寫出了每個人的真實情感,這些都是通過一個孩子——恩利科質樸的眼睛進行寫照的。

每當想到裡面的故事時,我就十分感慨,比如“卡隆的母親”這一節故事中看到卡隆失去母親的難過,就告訴我要孝敬父母,珍惜和他們在一起的時間,讓他們在這個世界的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濃濃的愛!還有“殘疾兒學校”這一節故事提到“做操的時候,殘疾兒跟著老師的口令伸出裹著繃帶或上著夾板的手足,有的坐在凳子上站不起來,只能把頭頂在他們的拐杖上,呆立著不動;有的伸開胳膊運動的時候,因為疼得喘不上氣來,臉色蒼白地仰倒在椅子上,可是臉上還是露出微笑”,讓我感受到殘疾兒堅強可貴的精神以及殘疾帶給他們的痛苦和悲傷……

而在要懂得愛老師里這一段里,老師在信里說“恩利科,老師為孩子辛苦了這么多年,有的甚至辛苦了一輩子,他們培養了多少個高尚和富有情義的人啊!然而有一些人卻不知好歹,他們輕視老師的勞動,帶給老師的煩惱要遠遠超過他們帶給老師的歡樂。何況老師還有身體不舒服的時候,還有不少苦惱的事情,這些都難免會影響到一個人的情緒,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偶爾也有不耐煩的時候不是很自然的嗎?你們不去注意老師是否病了,有沒有苦悶,卻總是責怪老師脾氣不好,如果老師知道了該有多傷心啊?”我想到自己經常留校,老是讓老師操心就覺得很難為情,以後我要好好學習,認真聽課,及時完成作業,不讓汪老師、吳老師再為我煩惱。

《愛的教育》讀後感範文三

在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後,我深有感觸。這本書主要講了一個小學生的日記,其中還有他的家人給他的信。所有內容都告訴我們,要心中充滿愛,做一個有禮貌、懂禮儀、講文明、懂得感恩的人。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對每一個幫助過你的人心懷感激,報以微笑,當他也遇到困難時,真誠地去幫助他。

我覺得,我們首先要感謝父母,是他們養育了我們,為我們遮擋一切風雨,保護著稚嫩的我們,是我們健康成長。父母為了我們,操碎了心,。我們有一點點不舒服,他們都會關心地問,深怕我們有任何閃失。父母,使我們第一個要感謝的人。

我們還應該感謝老師。老師每天為我們辛勤的教書,講解知識,卻無怨無悔;老師每天在一方講台上,默默耕耘,卻不求回報。老師為了我們,耗盡心血,“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如果沒有老師,就沒有我們滿分的成績;如果沒有老師,我們就不會懂得這么多知識。老師那么平凡,卻又那么偉大。我們也要感謝老師。

……

身邊還有許多需要我們去感謝的人,感恩別人並不難,別人勞累時,給他一張椅子;別人傷心時,好心地安慰他;別人摔倒時,主動去扶起……我們要知恩圖報,而不是忘恩負義,心中充滿愛,懂得感恩,世界就會更美好!

《愛的教育》讀後感範文四

愛是什麼?我帶著這個令人深思的問題,讀完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我就立刻知道了這個問題的答案。

《愛的教育》風靡世界,歷久彌新。作者是義大利著名兒童學家德·亞米契斯。本書講的是一個三年級學生恩里科在一個學年裡的故事,還有同學們的祝福,老師的三言兩語和父母的給予與祝福。還有一則則美好又真實的每月故事。作者通過一件件平凡的事物,就能體現出作者歌愛祖國,愛社會的精神。

這本書有許多小故事組成。但是最吸引我的還是十一月的每月故事費羅倫薩小抄寫匠。講的是一個四年級的小學生朱里奧為了維持一家人的生活,在深夜替父親抄寫檔案。但父親不知他為什麼學習的時候會打瞌睡,所以屢次罵他。甚至還不理他。朱里奧非常傷心。但他堅持下來,繼續工作。有一天,再抄寫是被父親發現了。父親因此而感動。父親為什麼要打他?不是因為他不愛兒子,而是因為父親是為兒子讀書不用功而著急。

不同的愛有不同的方式,有些父母對孩子百依百順,其實是害了他。有些父母就懂得什麼叫做真正的愛,我媽媽就是其中的一個。

讀了《愛的教育》,讓我懂得了什麼是愛,現在我明白了,愛就是儘自己所能,努力幫助別人。

《愛的教育》讀後感範文五

這個暑假,我看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它是一本日記體的小說,裡面記載了一個四年級小學生,在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這整篇小說的主旨就是愛。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兄弟、姐妹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之間的愛,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等等,讀了感覺自己是在愛的懷抱中成長。

《愛的教育》一書上,每一個小故事都講述了一種不同的愛,比如說在《善良的花朵》這一章中,就體現出了大家對那些可憐的,貧困的孩子的關心和愛護。

再比如說,在《萬里尋母》這一章里,體現出了馬珥珂對母親的愛是那么深厚。一個才十三歲的孩子就孤身一人從熱那亞出發,漂洋過海去南美洲,這需要多少愛來支持他啊!然而到了那裡,母親卻又隨著房主到了其他地方。馬珥珂為了找到母親,一直在外面奔波,不停地找啊找,找啊找。一直找了十多個不同地方,歷盡千辛萬苦,才終於找到了他的母親,最後也救了他的母親。真的是特別讓人感動!

其實,想要愛並不難,只要有一顆純潔、善良的心,就可以擁有無窮的愛。朋友們,請你帶著一顆聖潔的愛心,投入到社會中去。你會發現: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

《愛的教育》讀後感範文六

假期里,爸爸給我買了一本義大利亞米契斯著的《愛的教育》,我非常喜歡,一口氣就讀完了。

“愛的教育”這四個字,說來容易,做起來又何其難!在安利柯的生活中,父母老師如此細膩的用行動教會孩子怎樣去愛。《愛的教育》中,作者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的確是這樣的。但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是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  透過安利柯的描述,我了解到什麼樣的師愛才最讓學生感到溫暖:把學生當親人的老師!當安利柯的老師說道:“你們以外,我沒有別的家屬在世界上,除了你們,我沒有可愛的人!你們是我的兒子、女兒;我愛你們,請你們也喜歡我!你們之中,我一個都不願責罰,請將你們的真心給我看看!讓我們全班成為一家,給我慰藉,給我榮耀!”先生的這些話,讓所有的學生都信服於他,這位老師的坦誠深深地打動了我!他讓我們意識到,老師或家長用平等的目光看待孩子是多么重要! 每個人在生活中,在成長過程中,不可能不犯些錯誤,可是我們作為小孩子,卻常常受到嚴厲的批評;而我們的進步卻常常會被忽略!每個人都不希望成為老師心目中的差生,或者爸爸媽媽不喜歡的壞孩子。“只要你們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錯誤,我絕不會責怪你們”這是安利柯的老師給我們最好的安慰,也是最深刻的愛。

這本書教會我們要真正的把愛心,獻給需要的人,應當從點滴的小事做起,從換位思考做起,學會理解、諒解和寬容。這不僅是大人們的事,我們逐漸長大了,很多事,同樣也需要去理解辛辛苦苦教我們的老師,和養育我們的父母。

《愛的教育》讀後感範文七

愛的教育是由義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寫的著作,今天我看完了真本書。這是我看完的讀後感。

日記中,作者記載了人物和在學校的同學關愛同學、孝敬父母、熱愛祖國的、尊重殘疾人……的精神。例如《一個不幸事件》中,羅貝蒂為救一個快被車撞倒的男孩,不幸被扎斷了一隻腳;《佛羅倫斯的小抄寫員》中朱里奧為了減輕父親的勞累,他準時在12:00時起來偷偷的寫封套,卻因白天勞累遭到父親誤解;《倫巴第的小哨兵》中一位棄兒受命令做了哨兵,不顧子彈襲擊,爬上樹偵查情況,不幸中彈身亡……而這些事的思想,都出於同一個思想,同一個信念,那就是“愛”。愛的力量是強大的,也是弱小的,需要我們去做,去發現。

我還記得,有一次我們從學校出來看見一位殘疾人,他走路時一拐一拐的,腳也跛了。當時我趕緊上前去把他扶過了馬路。但當時很多小夥伴對我的舉動而譏笑,我現在自豪的覺得我做得是對的,我們不就是要做一個愛護老人、小孩、殘疾人的學生嗎?

讀了愛的教育,我深刻理解了愛,離我們並不遠,只要我們做到。

《愛的教育》讀後感範文八

《愛的教育》是一本由每月故事組成的系列書。這些故事大都以“愛”為精髓,大到國家、社會、民族的大我之愛,小到父母、師長、朋友間的小我之愛,處處扣人心弦,感人至深,讀後常常會忍不住地流淚,情感也隨之起伏。

記得《撒丁島的少年鼓手》,說得是一個少年被派去找援兵,援兵找到了,他卻,受傷,上尉感激地對他說:“我只是一個上尉,而你卻是一個英雄!”令人感動的正是少年熱愛他的祖國義大利而表現出的英勇不畏。因為第一次受傷使他感到驕傲,而這第一次流血,少年卻失去了一條腿,那腿本可以保住的,但因為他發瘋地拚命地跑,結果嚴重發炎只能截肢,而他一滴淚都沒流,沒有喊一聲痛。當讀到這裡,我的眼淚在眼眶中打轉,我感受到了少年對祖國真摯的愛。

書中有的還講述一些小朋友頑皮犯錯,但在愛的鼓勵下最終認識到錯誤。《雪球》、《訪問受傷的老人》就是講述一個男孩在擲雪球玩耍時失手砸中一位戴眼鏡的老人,碎片進入老人的眼睛,險些瞎了眼。男孩嚇壞了,但在夥伴的鼓勵和老人寬恕下,鼓起勇氣承認錯誤並真誠探望老人。

讀這本書使我無時不在字裡行間體會到了種種人世間最偉大的愛,它們感人肺腑,引人深思。

《愛的教育》讀後感範文九

利用暑假,我讀了義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寫的《愛的教育》一書,感受特別深刻。

這本書是以一個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記來透視日常生活中的學校和家庭關係,老師和學生的關係,以及父母、兄弟姐妹之間的天倫之愛。書中的每一個故事是那么的普通、那么的平凡,但它們卻包含著深刻的做人道理,人與人之間真誠的愛。

我最喜歡書中“賣炭人和紳士”的故事。裡面寫出了人與人都是平等的,沒有貧富之分,也沒有職務高低之別,不能因為職業和權力不同而去貶低別人的等級,故事中的諾琵斯的父親就是一個不因為自己富有而去欺負窮人的紳士,他以自己的言行教育孩子。故事清清楚楚地告訴我們;只有你去尊重別人,別人就會尊重你。

最近我看到了一則新聞:慈谿育才中學“育才班”遇尷尬,十七名貴州山區學生遭遇本地學生家長集體抵制的報導,我感到很失望,也很難過。這些家長不就是在歧視山區的孩子嗎?表現出人與人是不平等的,接受教育也是不平等的,這樣割斷了城市孩子與農村孩子情感和愛的交流,使青年一代在思想上留下陰影,社會能和諧嗎?這是人格的侮辱、是傲慢與偏見的表現,這對山區的孩子心靈上會造成多大的打擊與傷害,他們又怎樣面對自己的孩子呢?冷酷換不了真情,私利者失去了道義,必然會遭到人們的譴責,他們與“紳士”相比顯得多么的渺小。

愛,就像空氣,充滿了每個角落,每天都在我們身旁。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就會變得更和諧,更美麗!

《愛的教育》讀後感範文十

暑假裡,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它讓我十分感動。

從這本書中我才體會到友誼是可貴的,如果你不去珍惜他,它就會很快就會消失。讀過了《愛的教育》後,我終於知道了什麼才是真正的友誼。

當我讀到洛貝諦跑到馬路中央,把驚慌失措的小男孩往馬路邊一推。自己卻被馬車扎傷了,這是多么偉大的舉動呀!他真的好英勇啊!這時我的心中感受到一股強烈的愛的力量湧入到我的心田。當我讀到無論誰向卡羅內借小刀或什麼,他都會借給他,甚至送給他。如果在一百個人中,其中不一定會有一個像卡羅內一樣的人!當我讀到奈利向老人砸去一塊石頭時,我驚呆了!沒想到他會這樣對一位老人做出如此野蠻的舉動,我很氣憤,甚至想進入這個書中替老人討回公道!但是當我讀到他向老人深深鞠了一躬,然後依偎在老人懷裡時,我的眼睛模糊了,因為我當時並沒有想到他會很有勇氣的站出來向老人非常誠懇道歉!這代表著他與老人之間的一份情感是分不開的。

人與人之間最珍貴的就是友誼,如果你失去了友誼,就等於失去了朋友、同學。《愛的教育》可以告訴我許多東西,也告訴了我人生中許多無比重要的東西。

我們都要以真誠的心去對待別人,這樣別人才會用真誠的心去對待你。在以後的時間裡,我一定要以這樣的心態與每位朋友同學相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