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教育讀後感範文5篇

愛的教育讀後感一:

《愛的教育》是一本博愛的小說,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充滿了愛,細細品讀之後,我感到愛無處不在。在我們的生活中、玩耍中、學習中處處有愛,只要我們用心體會。

在“受傷的工人”中,我看見了父子情。從“他被嚇得面無血色”寫出了小泥瓦匠對父親的擔憂。從“你還笑,一個大鬍子一巴掌把弗蘭蒂的帽子打掉了”寫出了大家對泥瓦匠的關心。

在“病中的老師”中,我體會到了師生情。從“牆上掛的照片”寫出了老師愛學生,儘管學生那么調皮,在老師眼裡都是好孩子。

在“爭吵”中,我看見了朋友之誼。從柯萊蒂微笑著撥開尺子,溫和的對我說:“不,恩里科,讓我們像以前一樣做好朋友吧!”從這句話我感到了柯萊蒂對恩里科的友誼。

在“我的姐姐”里,我感悟到了姐弟之情。從姐姐照顧生病的我,為我去掙麵包、掙學費,看出姐姐對我無微不至的照顧。

《愛的教育》一聽就是一本好書,一看就知道裡面都是充滿愛的故事,讓我們一起享受愛吧。

愛的教育讀後感二:

這本書主要講了安利柯與家人和同學的生活。安利柯的爸爸媽媽都是富有愛心的人,他的姐姐也很善良。

安利柯的同學可多了,有寬宏大量的卡羅納、活潑開朗的柯萊蒂、弱不禁風的納利、聰明的德羅西、殘疾的科羅西……

他們的生活紛繁多變,每天的壞事情讓他們心煩意亂,不過,他們總能堅強面對。每天的好事情又讓他們喜上眉梢,更加熱愛生活。

在這本書中,有正義和邪惡的較量;有快樂和悲傷的情感;又成功和失敗交替。每當一件事從我們身邊走過,我們會感到時光流逝,當每一件事迎面而來時,我們又會感到高興。

其實,用愛來播撒希望的種子是我們每個孩子的願望,我真希望我也能變成安利柯,感受一下大家庭的愛。

讀了這本書,我最大的感慨就是:其實每個人都有愛心,只是沒有更多的表現出來罷了,只要每個人都獻出一點點愛,整個世界就會擁有龐大的愛!

愛的教育讀後感三:

在我讀完這本《愛的教育》之後,第一感受就是愛是無與倫比的,每個人心中都有愛,純真的愛是最為真誠的教育。《愛的教育》主要以一個名叫安利柯的小學生的日記來顯示出生活中的愛。這本書雖然文字簡樸,沒有精彩過癮的絕倫故事和跌宕起伏的鬥智故事,但卻表達出了生活中真摯的友誼,愛無處不在。

安利柯的身旁有一群雖然性格各異,但是感情非常深厚的好朋友:卡隆是一個熱愛老師、樂於助人、扶弱抗強的好少年;“小石匠”是一個石匠的兒子,他愛裝鬼臉,製造快樂的氣氛;可萊諦是賣柴人的兒子,非常勤勞,他經常幫爸爸運柴、扛柴、批發柴,邊幹活邊學習;代洛西是個不愛說話的“智者”,是安利柯班裡的班長,學習成績優異;耐利是一個膽小的窮小子,不過他很善良,人緣很好;潑來可西也是個學習成績優異的孩子,他用自己的學習改變了父親酗酒惡習和懶惰個性……他們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用愛感動家人,感動朋友。《愛的教育》把我帶入一個愛的世界,讓我在愛中受到教育。愛是什麼?愛是沒有明確答案的,但愛是無限的,愛是陽光,愛是雨露,愛是寬容,愛是責任,愛是給予,愛可以給我們力量和勇氣。

愛的教育讀後感四:

書是我們人類永遠的朋友。我愛讀書,因為從書中我可以得到很多快樂、很多知識。

今天我要向同學們推薦一本好書,大家看!就是我手中拿的這本《愛的教育》,它是一本流傳世界各國的兒童名著,是由義大利作家亞米契斯耗時近十年才完成的。這是一本日記體的小說,記載了小學生安利柯整整九個月的四年級生活。

愛貫穿了整篇小說,就在最平實的字裡行間,融入了種種人世間最偉大的愛:老師之愛、父母之愛、兒女之愛、同學之愛……每一種愛都不是驚天動地的,但卻感人肺腑、引人深思。而且整部小說都是以一個小學生的眼光來寫的,相信同學們都能讀懂,因為整本書以最樸實的語言,講述著100個與孩子有關的故事:有《掃煙窗的孩子》、《班長》、《感恩》等等,有安利柯的好朋友卡隆的俠義之舉,有品學兼優的班長代洛西的助人為樂;也有諾琵斯的傲慢無禮;還有樸實可愛的“小石匠”,堅強不息的克洛西……

小安利柯和他周圍的人們追求的是一個至善至美至愛的世界,難怪夏丏尊先生一邊流淚一邊翻譯這本書。他當時就許下心愿,一定要把這部小說譯出來,“不光是給孩子們讀,還要介紹給父母們和老師們讀,讓大人們都跟他一樣,流一些感動的眼淚”。

剛剛升入三年級,老師就向我推薦了這本書。當我捧起這本書時,我立即被書中的故事深深地感動了。那一個個愛的故事,至今記憶猶新,它使我懂得了怎樣去愛夥伴、愛老師、愛父母,愛身邊的每一個人。總之,是《愛的教育》使我懂得了什麼是真正的愛!同學們,趕快行動起來,也來讀讀這本書吧,相信你們也一定會愛上它!

愛的教育讀後感五:

最近,我一直在看一本書——《愛的教育》。本來還以為是像童話一樣好玩、有趣。但我看完才知道,這並不是一本普通的書,而是一個四年級的義大利小孩寫的日記。寫了他在一學年度的成長經歷,這個故事深深打動了我。

在《愛的教育》裡面,充分寫出了個“愛”字。把所有的故事用“愛”巧妙的連在了一起給我們講述了純潔的同學之愛,濃濃的師生之愛,溫馨的母子之愛,還有對祖國的誠摯之愛。這一個個小故事,都讓我感動。《少年愛國者》中的義大利男孩,寧願自己饑寒交迫,也不接受誹謗自己國家人的錢。我被他對祖國的深愛打動了。《雪球》中的卡洛斐勇雪球砸傷了老人的眼睛,他開始不敢道歉,最後他鼓起了勇氣向老人道歉。我被他的誠實勇敢打動了,《少年比耕》中的敘利亞,非常體諒父母的辛苦,他犧牲晚上睡眠的時間,偷偷幫父親抄寫工作,就算成績下降也堅持不懈。我被他孝順父母行為打動了……

最觸動我的其實是小主人公安利柯的父親給他寫的一封信——《感恩》。在信里,父親告訴安利柯,老師是最值得尊敬的人,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尊敬、愛戴老師。即使老師有時犯錯誤,但也要尊敬老師。在文章里有一句讓我記憶最深刻的句子:“因為他們把畢生精力、才智都奉獻為了孩子,是因為孩子犧牲了一切的人,是開發你精神的人。”是呀,常言說:“愛自己孩子是人,愛別人孩子是神。”我們每天都生活在“神”的關愛下,就會充滿了愛。

不是常說老師是辛苦的園丁嗎?的確呀,老師不就是不知疲倦的園丁嗎?她用全部經歷呵護著知識的小苗。為了小苗能茁壯成長,她精心栽培它們,長成粗壯的大樹。我們不是天天說老師像父母一樣,所以我們應該感謝老師,去報答他們。可是我有時候也不能理解老師的嚴厲,和安利柯一樣對老師有抱怨的時候,現在想一想真是慚愧。我覺得安利柯的父親的這封信不只是寫給安利柯一個人的,而是寫給所有人的,因為“尊敬老師”和“孝敬父母”一樣,是每個人都必備的基本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