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吉訶德》的讀書筆記10篇

《堂吉訶德》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萬提斯的經典之作,是西班牙歷史上里程碑式的二十本書之一。今天小編就與大家分享《堂吉訶德》讀書筆記,僅供大家參考!

《堂吉訶德》讀書筆記[300]

堂吉訶德》是塞萬提斯寫的,塞萬提斯是西班牙偉大的作家、戲劇家和詩人。

著名長篇小說《堂吉訶德》(1602—1615)是塞萬提斯的代表作。主要描寫一個瘦弱的沒落鄉坤堂吉訶德因迷戀古代騎士小說,竟像古代騎士那樣用破舊的盔甲,駑馬裝扮起來,以醜陋的牧豬女作美賽天仙的意中人,再以矮胖的農民桑喬 潘札作侍從,3次出發週遊全國,去創建扶弱除強的騎士業績。以致鬧出不少笑話,到處碰壁受辱,被打成重傷或被當作瘋子遣送回家。

還有很多呢。比如說:堂吉訶德死後,一位叫參孫 卡拉斯科學士為堂吉訶德的墓碑題寫到:高尚貴族,長眠於此,英勇超群,雖死猶生,功高蓋世。於下奇聞,一生糊塗,臨死醒悟。

這本書還有很多可笑、可敬、可悲的故事等你來看喔,記住《堂吉訶德》這本書呀!

《堂吉訶德》讀書筆記[200]

我閱讀了《堂吉訶德》這本書,我覺得他瘋瘋癲癲的,因為:一次,他和僕人桑丘看到了一群羊,便以為那是一支“軍隊”,於是舉起長矛,就向羊群殺了過去,很多羊都被他殺死了。惹得牧羊人憤怒的拿起木棍把堂吉訶德打得狼狽不kan,結束了這場“戰爭”。

同時我也覺得堂吉訶德很勇敢,因為:他有次在林子裡看到了一個男人正用bian子抽打著為他放羊的少年,原因是那個少年看diu了幾隻羊。堂吉訶德馬上制止了男人,救下了少年。

《堂吉訶德》讀書筆記[800]

《堂吉訶德》乃是西班牙大文豪提斯的代表作。讓我們看看,在他的筆下,堂吉訶德是怎么樣的吧!

原來,堂吉訶德本是拉曼査某一地方的一個沒落貴族,此人時年不惑,閒來在家無所事事,變好看騎士小說,來蹉跎時光。久而久之,心神為其蠱惑,看不夠,便自己備甲備馬,準備效書中之人,成為遊俠騎士,遠征天涯。後來,因為人“決鬥”落敗而負傷,被鄰里鄉親“押”回家。傷愈,便私叫其鄰,桑喬做他侍從,並答應他征服一個國家後,分給他一座最好的島嶼,讓他做總督。這一次。他“浪跡天涯”,無所不為——與風車決鬥,與綿羊混戰,發瘋於荒野山嶺,里限於奇山異洞,毆打木偶,解放“囚犯”與鏡子騎士斗於森林,與白月騎士決鬥於沙灘……無所不為,我所不做!

他雖然瘋癲,但他卻正義——他見到一群士兵押著一群囚犯走過,想像小說情節,以為是一群強盜押著一群教師,牧師。便跳出來,不分青紅皂白,指著士兵們的鼻子大罵,然後架盾挺矛,沖了過去——最後他當然被大扁了一頓。不論如何,他的出發點是為了救“教士”,是正義的。

他雖然愚蠢,但卻善良——他曾以為他“美麗的博托索的杜爾西內亞”是被一位邪惡的魔法師施放的大魔法所致,變成粗魯的農婦,便在途中把桑喬打了三千鞭子(為了驅散魔法)

但最後,他被參孫卡拉斯科學士所扮演的銀月騎士打敗了!根據賭約,他們必須回到家鄉,至少呆上一年,然後再也不能“重出江湖”!也就是說他不得不“金盆洗手”,“閉門封刀”了。他是一個誠實的騎士,自然會遵守承諾。

在回到家鄉後,他由於長時間“遠征”身體差到極點,發了數天高燒,立下遺囑。熟話說:“人之將死,其言亦善。他在發燒後醒悟,才知道騎士小說害了他。最終,再抨擊一番萬惡的騎士小說侯溘然長逝。

小說內容雖然簡單,但要仔細思考也不容易明白。

堂吉訶德雖然有病,但他卻是最清醒的。他發瘋時,做的無不是除暴安良,斬奸除惡之類的事。他為了向他心上人證明他的勇氣,於是獅子”搏鬥“,贏得了獅子騎士的稱號;他為了”拯救少女“,向邪惡的魔法師,巨人勇敢的挑戰;他為了對他心上人表決心,不惜在深山峻林中”苦修“……試問,著如此膽識,如此勇氣,如此正義感,我們這些生在真實世界中的芸芸眾生具備嗎?《堂吉訶德》是塞萬提斯對人性的批判!對現實的諷刺!對正義的渴望!對美好未來的幻想!

俱往矣,數英雄人物,還看前朝!

堂吉訶德讀書筆記

《堂吉訶德》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萬提斯的經典之作,是西班牙歷史上里程碑式的二十本書之一。讀了這本書,最大的收穫就是學會正確對待理想與現實之間的矛盾。

堂吉訶德·德·拉曼恰原名叫阿倫索·吉哈達,是一個鄉坤,他讀當時風靡社會的騎士小說而入了迷,自我也想仿效騎士出外遊俠。他從家傳的古物中,找出一付破爛不全的盔甲,自我取名堂吉訶德·德·拉曼恰,又物色了一位僕人桑丘和鄰村的一個擠奶姑娘,取名杜爾西尼婭,作為自我終生為之效勞的意中人。然後騎上一匹瘦馬,離家出走。堂吉訶德還按他腦子裡的古怪念頭行事,把風車看作巨人,把羊群當做敵軍,把苦役犯當作受害的騎士,把酒囊當作巨人頭,不分青紅皂白,亂砍亂殺,鬧出許多荒唐可笑的事情,他的行動不但與人無益,自我也挨打受苦。他最後一次到家後即臥床不起,臨終才明白過來。他立下遺囑,唯一的繼承人侄女如嫁給騎士,就取消其繼承權。

當初剛看到這部作品的時候,只是不覺得讓人發笑,那馬咋看上去,瘦骨伶仃,而也是消瘦的堂吉訶德,身穿盔甲,手拿盾牌,完全沉浸在自我陶醉中。他走到那,都瘋瘋顛顛,舉止之怪異讓人更是讓人啼笑皆非,但細細品味,文章中卻處處閃耀著人性的光芒,即使已經病入膏肓,但是堂吉訶德並沒有放下自我對自由和理想的執著追求,他勇鬥風車,除暴安良,怒殺羊群。乾出很多不可思議的荒唐事,應對人們的嘲弄,他依然抬起高昂的頭顱。而不曾覺得自我如此這般有任何不妥。尤其是這一段,當堂吉訶德在見到上古騎士的聖像後曾說過這一番話:“這些聖人和騎士在世的時候跟我是同行,也就是行俠仗義。我同他們的區別在於:他們是聖人,為神道而戰;我是凡人,為人道而戰。他們憑藉自我的驍勇贏得了天國,因為天國是需要經過努力才能進入的;而我,直至今日,我還不明白自我付出的辛勞換回了什麼……”是的,憑這樣的夢想是不會換回太多榮耀或幸福的,然而,有這樣的夢想難道就是一種罪過嗎?試問一句,作為人難道就不就應有這樣的理想嗎?然而現實卻又告訴了我們什麼呢?它說,“不”。

從堂吉訶德身上還讓我看到了人們最基本的本質,那就是為了自我的目標不顧一切地去實現它。在實現的過程中,那位瘦骨嶙峋像根高梁桿兒似的遊俠騎士,那位奇想聯翩的紳士,時刻體現出他正直、善良、堅韌不拔的本性,這是人類最崇高的精神,因為太單純了,才鬧出許多笑話。要學習他堅持不懈精神。

也許每一個讀過《堂吉訶德》的人都會對堂吉訶德騎士本人的主觀臆想和不切實際而哈哈大笑,然而,堂吉訶德並不就應僅僅只是我們嘲弄的對象,他更讓我們敬佩的地方就在於,每一個讀過這部作品的人,都會在這位大名鼎鼎的騎士的荒唐行為里,看到他執著而公正的品質。他嫉惡如仇,總是正面向他的“敵人”發起不屈不撓的衝鋒,他從不背後給人捅刀子,更不用說用下流的中傷和惡意的誹謗來進行決鬥了。然而此刻,令人惋惜的卻是,堂吉訶德這種令人敬佩的品質,在如今我們這個時代已經所剩無幾了。

我期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像塞萬提斯筆下的堂吉訶德一樣,不拋棄,不放下,勇敢的去找尋屬於我們自我的夢想,而這又是我們對堂吉訶德以及塞萬提斯本人最好的紀念!

堂吉訶德讀書筆記

《堂吉訶德》好句摘抄:

1、自由是天賜的無價之寶,地下和海地所埋葬的一切財富都比不上。自由和體面一樣值得拿性命去拼。不得自由而受奴役是最苦的事。

2、命運像水車的輪子一樣鏇轉著,昨日還高高在上的人,這天卻屈居人下。

3、我明白魯莽和怯懦都是過失;勇敢的美德是這兩個極端的折中。但是寧可勇敢過頭而魯莽,不要勇敢不足而怯懦。揮霍比吝嗇更近於慷慨的美德,魯莽也比怯懦更近於真正的勇敢。

4、戀愛是戴著眼鏡看東西的,會把黃銅看成金子,貧窮看成富有,眼睛裡的斑點看成珍珠。5、“靠上天賜福,一個娶了美貌女子為妻的人,一要留意自我帶回家的都是些什麼朋友,二要留意妻子跟什麼樣的女伴交往。”

6、一個未經別人追求過的女人,未必像表面上看來的那么賢良。只有應對死死糾纏的情人,不為諾言,饋贈和淚水所動的女人才算得上真正的堅貞可靠。

7、朋友,告訴你吧,女人是件不完美的造物,不能成心設定障礙讓她跌撞摔跤,而是掃除障礙,廓清道路上的一切磕絆,使她不費氣力,順順噹噹到達完美無缺的境界,也就是說,成為賢良貞潔的女人。

8、“看管和愛護女人還得像看管和愛護開滿鮮花的花園一樣,主人決不能允許外人進去亂踩亂摘,他們只能站在遠處隔著鐵柵欄消受園中的美色和芳香。”

9、感情這東西有時候在天上飛,有時候在地下走;弄的你渾身是傷,弄得他死去活來;有時候看準一個人剛想拔腿撲過去,可轉眼工夫又作罷;有時候早上進攻堡壘,晚上就拿下來了,誰也甭想擋住它。

10、美德的小徑是狹窄的,惡德的大道是寬闊的。

堂吉訶德讀書筆記200字

堂吉訶德是由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所著,其書成功的塑造了醉心於騎士事業的主人公堂吉訶德這個既好笑又有正義感的人物,和忠誠老實的桑丘·潘薩。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堂吉訶德對騎士事業的忠誠,我感覺我們小學生以及青少年們都應該具有堂吉訶德這種醉心事業的精神,為了自己的理想得到實現而付出所有代價。堂吉訶德同時在生活中也是一個幽默有趣的人。把皮帶當作魔鬼,把羊群當作敵人。可是在關鍵時刻,為了維護正義,竟然可以犧牲生命,把生死置之度外,這種精神是崇高得。

最後。我希望人們都可以學習堂吉訶德這種精神,維護正義,維護理想。

《堂吉訶德》讀書筆記[600]

最近,閒來無事,又將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這本書看了一遍,經典畢竟是經典,無論讀多少遍都不會感到厭倦,想起第一次看這本書的時候,就是感覺好笑,跟看笑話似的,看到堂吉訶德各種荒誕不經的行為,內心就感到好笑,感覺作者寫這本書就是單純描寫了堂吉訶德這個搞笑的人物,並沒有深入過去了解什麼,鑒於當時比較年幼,社會閱歷和文學素養的水平的不成熟,只把這本諷刺社會現實的名著當成了一本笑話書來看,現在想想真是有點幼稚。

不過現在再看這本名著,漸漸發現了這本書里字裡行間所反映出來的深刻,從堂吉訶德這個看似荒誕不經的人物身上,我讀到了更深一層的,已經沒有了當時看笑話的心態了,更多的是對作者對於社會黑暗的揭露,這本書主要描寫和諷刺了當時西班牙社會上十分流行的騎士小說,並揭示出教會的專橫,社會的黑暗和人民的困苦。塞萬提斯表面上描寫了這個行為搞笑的堂吉訶德,並通過堂吉訶德一系列離譜的行為展現了這個被騎士精神侵害的近似瘋癲的搞笑人物,實際上是對社會黑暗和人民困苦的反映,作者通過辛辣的筆墨,嚴厲的批判了社會的黑暗和教會對人精神上的摧殘。

在文章的最後,堂吉訶德終於清醒了,他意識到他以前的騎士精神在他看來也是一種瘋癲,或許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騎士精神也是一種瘋瘋癲癲,在文章的最後,堂吉訶德對於騎士深惡痛絕,或許,這就是作者塞萬提斯所要最終的目的,進一步批判了教會對人的殘害,批判了騎士精神的荒誕。或許,這就是這本書,作者塞萬提斯所要表達的深刻含義。

《堂吉訶德》讀書筆記[600]

對於讀名著小說,我並不是很感興趣,更喜歡一些網路小說。所以一直到現在我才翻開了這本由米蓋爾·德·塞萬提斯·薩萬德拉寫的西方最偉大文學作品之一《堂吉訶德》。

主角堂吉訶德,是一個愛好 沉迷於騎士小說的人,他很崇拜那些遊俠騎士。他痴心不已,簡直走火入魔,居然賣掉了家裡的大部分田地去買騎士小說。實際上他理性盡失,他產生了一個連瘋子都沒有過的怪誕想法,自己要做一名遊俠騎士維護正義。

既可以體改自己的威望還可以報效他的國家。他居然真的開始就慢慢的準備了,先把他曾祖父的盔甲洗乾淨,再自己做了一個破爛不堪的頭盔,買了一匹瘦骨嶙峋的馬其了個名字叫羅西南多。離開了故土後,堂吉訶德就這樣有些滑稽的開始了他的遊俠騎士生活。

從出征的一刻開始,他自己已經完全認為自己是一個勇敢的騎士。把他碰到的所有事情都與其實小說裡面的情節聯繫起來。儘管周圍的人都知道堂吉訶德不再正常,但是還是像看笑話般的來配合他,比如一個店主和兩位女士幫堂吉訶德舉行騎士儀式。後面在堂吉訶德的勸說下以給一座小島的報酬招了一個僕人桑丘。

在行走的路途上,堂吉訶德都把周圍的景色當做小說里的情景,見到了一棟房子便說是城堡。遇到了幾個人便認為他們是壞人。周圍的人都不知道堂吉訶德在乾什麼認為他是個瘋子,可是堂吉訶德卻總認為自己是對的,說一堆別人聽不懂的話,攻擊別人。最後的後果往往是自己受創。有一次碰到了幾個好心的牧羊人,雖然他們都知道堂吉訶德不正常但是他們還是很友好的對他。堂吉訶德有很好的家人,他們知道堂吉訶德看了小說後失去理智,便將他的那些害人的騎士小說給銷毀了,心裡一心只想他趕快好起來。《堂吉訶德》看完上部後只是覺得很可笑,一個這樣的主人公的故事不知道後續是怎么樣的。

讀了《堂吉訶德》有感1100字

這是我假期里讀的第一本書,就是這本書,讓我走進了一段荒誕而又妙趣橫生的遊俠生活。

這本書揭露了騎士文學的荒唐,盡情嘲笑騎士那空虛的理想和可笑的制度,也體現出當時西班牙封建社會不好的氣象,讓讀者真是哭笑不得呀!

最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位“英勇”的騎士在駭人的風車奇險中,他做了一件很荒唐的事:堂吉訶德發現了田野里的風車,他立刻回到了騎士小說里,給他的隨從說了一句:“在征險方面你是外行,他們是巨人,咱們的機會來了。如果你害怕了,就靠邊站,我去同他們展開殊死搏鬥。”說完便向他那空虛的夫人禱告了幾句,然後拿上長矛奔了過去。風車那么大,顯得他是那么的小,風一吹,那三十多個風車轉了起來,堂吉訶德哪能經得住,一下子被摔出了十幾里遠,可憐的堂吉訶德,牙被打掉了好幾顆。

還有一次,堂吉訶德與他的隨從正走著,前方一個牧羊人趕著很大一群羊。可是,這堂吉訶德非要說成是兩軍隊在打仗。他就象書中的騎士那樣,思考了一下該去幫哪一隊。然後給他的隨從講了一大堆關於“這兩個軍隊”的故事,比較現實的桑丘__堂吉訶德的隨從竟然相信了。那兩荒唐的人便殺了進去。牧羊人大喊大叫也勸不住他們的瘋狂,牧羊人為了保護他的羊,就用石頭砸那兩“瘋子”,結果打斷了堂吉訶德兩條肋骨。

在堂吉訶德眼裡,他所見的一切都是他看的騎士小說里的片斷,他會把自己放在小說里,扮演著小說里的騎士,幻想著自己就是小說里的主人公。結果,一次又一次,自己把自己弄得遍體粼傷。哎!真是自作自受。

最後,堂吉訶德醒悟了,他痛恨騎士小說,是騎士小說給他罩上了無知的陰雲。堂際訶德生前瘋瘋癲癲,臨死他意識到了讀那些騎士小說的愚蠢性和危險性。可後悔自己覺悟太遲,沒有時間能讀一些啟迪心靈的書來補救自己了,他帶著遺憾離開了人世。

《堂吉訶德》讀書筆記[800]

《堂吉訶德》這本名著用堂吉訶德那幽默可笑的事跡告訴了我種種看似美好的精神品質在不斷與現實生活碰撞後發出的生存的思索,讓我從笑聲中讀史明理,了解當時西班牙的社會背景,而此時,也讓我明白了堂吉訶德也是一種精神,一種守信、正義、勇敢、堅強、正直、樂觀的精神。

只是沒有找到合適的土壤與環境,所以總是找不到讓它們發芽的陽光與溫度,所以總讓人覺得悲涼與心酸……同時也讓我思考:人應該怎樣即保持自己真實善良的本性又能在紛繁複雜的社會中生存的更好更有價值和意義!

有人說《堂吉訶德》是一個悲劇,有人說它是一個喜劇。說它悲劇,是因為他雖然有著美好願望、崇高理想卻想藉助於騎士精神來實現,並且得不到世人的認同,構成不可調的矛盾;說它喜劇,理由是他的瘋癲、愚痴好、具有十足的諷刺意味,被世人所嘲笑。我覺得這部作品可能兩方面都具有一點,這取決於個人立場的不同。正著看即為喜劇,反著看則是一個徹徹底底的悲劇。當然就我個人而言,傾向於把它當作一個悲劇,畢竟堂吉訶德不論是在他自己的世界還是外在的世界裡都是個十足的失敗者。

然而“遺憾”的是,他最後竟然意識到了自己的失敗。這恐怕也不是塞萬提斯的本意,了達到警醒世人的目的才不得不作此選擇。在我看來,這實在不夠“完美”。

一個人到底應該死在他自己的世界中還是回到眾人的世界中再死去?這實在是個問題!對於此問題的探討極容易進入到在宗教領域中。儘管處在反對神學如火如荼的文藝復興時期,但作者仍不免受到了基督教世界觀的影響。認為死前需要懺悔才能升天堂。堂吉訶德一切的出發點都是善的,不升入天堂似乎太不值。當然也可以從另一方面解釋。堂吉訶德是為中世紀腐朽的東西所害,造就了荒唐一生,故在死前一定要從中解脫出來。我個人認為兩種解釋都具有合理性,雖然從意識形態上講,第一種更合適。

我覺得堂吉訶德還可以用很多詞來描繪,比如:打抱不平、志向遠大……

之前還有一篇寫他看《昆蟲記》,講了幾種昆蟲一個比一個厲害、每個都有制服它的天敵,然後總結道:我覺得世上沒有永遠的強者也沒有永遠的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