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後回故鄉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不經不覺我已經離開家鄉二十年了,真是“江南幾度梅花發,人在天涯鬢已斑。”在澳洲完成了策劃案後,終於有時間可以回故鄉放個長假,我立馬收拾好行李,便坐上了飛機……一下飛機,我便入住朋友給我安排的房屋。現在的房子可比20年前先進多了,一進屋就瀰漫著花香,蕩漾著動聽的音樂。為了方便、快捷還配置了一套全自動聲控系統,只要呼叫系統,系統則會滿足你的要求。坐了十幾個小時的飛機,使我疲憊不堪。來到了主人房,大床是可以調節硬度,還可以加熱被窩,使人舒適入眠。

回家歇息一會,我駕著我的環保太陽能轎車回我以前就讀的國小母校。大家可別小看這輛轎車,它不單環保、耐用、防彈,最讓人驚訝的是它竟然可以摺疊成一塊普通麵包的大小,是我外出便攜的好幫手,可以直接放進手提包里。

啊!我終於看見母校了。我迫不及待地快步走進去,校園裡人山人海,人聲鼎沸。原來,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新同學入學大典”。看著師弟師妹們,不禁想起二十年前同學們稚幼的臉龐、老師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朋友之間純潔的友誼,還有一切一切的回憶……走到教學樓,仿佛來到了王子與公主的夢幻城堡。古羅馬風格的裝修、歐式的屋頂、英式的聊天閱讀角和敦煌的壁畫。最令我驚喜的是櫥窗里張貼著中國傳統剪紙,而且,這些作品竟是全校的小朋友通力合作的成果。教學方式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前都是40人左右一個班的傳統教育方式,現在改變了傳統方式,走向國際趨勢變成小班化教育。每個班只有15到20個學生,比原來足足減少了一半。這樣,不但減輕了老師的負擔,而且還能提高大學的學習效率,有利於學習質量的提高。因為,學生少了,老師就能集中精力培訓,細緻訓練、指導。在參觀的途中,我還偶遇我以前的一名同學。想不到,當年穿衣服搭配一竅不通、不拘小節的他,現在居然是一位知名服裝品牌的首席設計師。我們以前度過多個下課瞬間的大操場,面積足足擴大了一倍,而且在操場外圈增加了一個1。5米水深的環形人工湖。平時,課間和自由活動時間都有專人開放、關閉。讓學生得到放鬆時,又不耽誤上課,最重要的是確保學生的安全。所以,船隻只有3到5隻,每次遊覽時間只有5到10分鐘。

家鄉的變化可真是無處不在:房屋、道路、公園、校園,還有親愛的同學、老師、親人。真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廣州是我生長的地方,我擁有一切的地方。無論它怎么變,唯一不變的是我對它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