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那一輩

聽爺爺說:以前的生活條件非常艱苦,住的房子幾乎全是茅草屋,米飯有的時侯還吃不飽,更別說吃零食了。做飯時只能用稻草來當柴燒,每做一頓飯都要用上兩個小時。所以呢,爺爺的媽媽也就是我姥姥乾脆一天就做一頓,中飯和晚飯都吃剩的。

而那時上學也是件困難的事,一大早就要去放牛,放完牛才能去上學。而學校離家有四五公里的泥巴路,天晴的時候倒還好,只要一到下雨天,泥巴路馬上變得泥濘不堪,非常難走。

而放學回家後也不能直接做作業,又要幫家裡割豬草,每天搞到很晚才回家做作業,可那時沒有電燈,只能點油燈,總之條件非常艱苦……

因此爺爺他們一直很勤勞,也很節儉。爺爺在永安房子後面的荒地里種了各種各樣的蔬菜,我跟爺爺到過他開的菜地里看到了朝天生長的洋辣椒,紫色的茄子,彎月一樣的扁豆,長長的豆角……。爺爺還把自己種的菜摘下來,到廚房做出了一盤盤美味可口的佳肴,我最喜歡吃爺爺做的菜了。爺爺他們經常對爸爸媽媽說:賺錢不如省錢快,不該買的就不要買,要節省一點。

我覺得我們生長在現在這種幸福的生活中體會不到爺爺他們那一輩人的艱辛,但是爺爺他們那一輩人勤勞,節儉的美德是值得我們大家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