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的觀察日記300字

各位同學們,觀察之後我們需要寫日記喔,一起看看下面的蝸牛的觀察日記吧!

篇一:蝸牛的觀察日記300字

有一天,我在我家院子裡觀察小蝸牛,它的身上背著一個小房子,我仔細觀察,才發現那個小房子是小蝸牛的殼,小蝸牛的頭上有一對觸角,它的嘴巴在哪兒呢,我跑去問媽媽,媽媽說:“你拿放大鏡看看吧。”我照著媽媽說的去辦,果然看見它那小小的嘴巴。

我又觀察了小蝸牛,看見它的觸角很可愛,想摸一摸,我摸了一下,它趕緊把縮了回去,我又摸了它的另一個觸角,它又把縮了回去,另一隻伸了出來,真有趣。我把小蝸牛帶了回去,把它放在一張桌子上,它爬呀爬呀,我發現小蝸牛爬過的地方,都留下了濃液,而且還很粘。

我把它放在森林裡,和小夥伴們玩捉迷藏,玩了一小會,發現小蝸牛不見了,我驚慌失措,在森林裡四處尋找,才發現原來小蝸牛愛吃草,它正在一棵高大的楊樹下面吃草呢,我這才放下心來。

原來寫觀察日記並不難,只要你愛觀察,愛思考,就能寫成一篇完整的觀察日記。

篇二:蝸牛的觀察日記300字

雨過天晴後,我在家門前的一棵大樹下的草叢裡發現了一隻蝸牛,它正努力地往一片草葉上爬。於是,我就把它帶回家仔細地觀察。

這是一隻小蝸牛。它有一個螺鏇形的硬殼,它的身體看起來很柔軟,有兩根又細又長的觸角,觸角的頂端有兩隻有黑又圓的小眼睛。

它爬得很慢很慢,我幾乎感覺不到它在移動,只能通過觸角的伸縮感覺它在動。它身上能分泌出一種粘液,它爬過的地方會留下一道亮晶晶的線條。

它看起來很膽小。我剛發現它的時候,它總是小心翼翼地把頭探出來,一有點動靜就把頭縮回硬殼裡。它的觸角很靈活,可以變長、變短,我好奇地碰了它一下,它就像個受了驚嚇的孩子一樣,馬上就縮了回去,好半天都不敢露頭。我小聲地對它說:“求求你啦!快出來吧,我再也不欺負你啦。”它似乎聽懂了我的話,非常謹慎地探出了小腦袋。後來它可能玩累了,就把身體全部縮回殼裡靜靜地睡著了。

篇三:蝸牛的觀察日記300字

我們剛學過《蝸牛》一課,梁宇軒就送給我了四隻蝸牛。它們不同於平常在雨後出現的小蝸牛,它們個頭很大,和一個雞蛋的大小差不多,而且是食用蝸牛。蝸牛有兩對觸角,一對長,一對短,短的下面是嘴巴。你們猜一猜,蝸牛有多少顆牙齒?讓我告訴你們吧,它有25600顆牙齒,很驚人吧!最奇怪的是,它用肚子走路,號稱腹足,所以才走的那么慢。我想也可能它是背著重重的殼才走的那么慢吧!

為了看看它爬的到底有多慢,我拿來了鬧鐘和尺子。我把它放在了牆上,仔細觀察。一會兒,蝸牛探出了腦袋,向上爬去。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10分鐘到了,我看了一下它留下的痕跡,只有那么短的距離,我用尺子一量,只有4厘米,真慢啊!我把手放在蝸牛的一隻觸角上方揮舞,它的這隻觸角馬上縮了回去,媽媽又輕輕地碰了它的另一隻觸角,這一次,它立即把整個身子都縮了回去,看著它裹足不前的樣子,我不禁笑了起來。這就是我們家的蝸牛,你認識了嗎?

篇四:蝸牛的觀察日記300字

今天,我在院子裡捉了三隻小蝸牛。一隻大的兩隻小的,那隻大的應該是它們的媽媽吧!

一隻小蝸牛很勤勞,在不停的爬,另一隻小蝸牛圈在殼子裡一動不動,很懶惰。我從院孑里拔了三根狗尾草,把狗尾草拼成一個三角形,再把三隻蝸牛放進去,看它們怎么出來。只見那隻大蝸牛慢慢地爬到那隻勤勞的小蝸牛身邊。我驚奇的發現,大蝸牛正一點一點爬到了小蝸牛的身上。我瞪大了眼睛,不知它要乾什麼。大蝸牛從小蝸牛身上快要爬下來的時候,小蝸牛居然被大蝸牛背了起來。喔,我明白了,原來蝸牛就是這樣背蝸牛的。

那隻懶情的小蝸牛也爬起來了,我把它拿到那隻大蝸牛身邊,那隻大蝸牛好像不太喜歡它,扭過頭爬走了。我懷疑這隻小蝸牛不是它的孩子。這三隻蝸牛無論怎么爬,都爬不出我為它們擺的三角陣,因為狗尾草渾身長滿了剌。

從觀察蝸牛的過程中,我感到每一種動物都有著不同的生存方式和頑強的生命力,大自然真的很神奇。

篇五:蝸牛的觀察日記300字

昨天,我和媽媽去花鳥市場買了一隻小蝸牛,我們用塑膠袋把它帶回了家。回到家,我找出一隻盒子當作蝸牛的“家”。我看它的身體一直縮在殼裡,感覺好像很害羞,不敢露出頭給我們看,媽媽說這可能是它對這裡的環境還不太熟悉。

果真,今天上午,我終於看到小蝸牛把頭伸出來了!咦?它怎么有四個觸角啊?那它的眼睛、嘴巴、鼻子去哪兒了呀?還有它又是怎么解小便的呢?我把這些問題告訴了媽媽,媽媽說,那我們就到網上去找找答案吧。喔,原來蝸牛那兩個長一點的“觸角”是它的眼睛,短一點的才是它的觸角。在眼睛旁邊有一個呼吸孔,這就是它的“鼻子”。它的嘴貼著地面,怪不得我看不到呢。離殼很近的地方有兩個孔,其中的一個就是它大小便的地方。

這隻小蝸牛可真調皮,只要過一會兒時間再看它,它就爬到了蓋子上,像是要出來。我用手碰它的眼睛和觸角,它就迅速地把頭縮進去了,都說蝸牛爬得慢,可我看啊,它的反應倒是挺靈敏的。

篇六:蝸牛的觀察日記300字

今天是10月4日,大家知道今天在我們家是什麼日子嗎?我告訴你們吧!是我媽媽的生日。

早上一起床,媽媽說:今天是我的生日,我請你看電影,我說:哇,今天肯定爽呆了!吃完早飯,我們坐上捷運到了中華門站下來走了五分鐘來到虹悅城的海上國際影城,我選了11點05分的《極速蝸牛》,影片很精彩,講的是一隻很普通的蝸牛特伯想變成賽車手,但是因為他天方夜譚的想法讓其它蝸牛嘲笑和鄙視,但是他不灰心天天還是做著自己的賽車夢,後來真是老天不負有心人啊!經過一次偶遇他有了超能力,變成了一隻會賽車的蝸牛,他高興極了。經過他的努力和別人的幫助,他終於參加了他夢寐以求的“印地500大獎賽”,在賽場上他的進取精神一次次的感染了我,比賽還沒結束我的拳頭一直握的緊緊在替它加油,終於,他獲勝了,得了冠軍!真是太好看了,小蝸牛真是太偉大了!我想我也要像這隻蝸牛一樣,努力不懈,實現夢想!

大家要是有時間也可以去看看喔,真的很好看呢!

篇七:蝸牛的觀察日記300字

為了給星期二的科學課做準備,爺爺幫我捉來了四隻蝸牛,我把它們養在一次性杯子裡。

做完作業,我拿出蝸牛,仔細地觀察起來。這些蝸牛的殼是淡褐色螺鏇形的,上面還有各種深色的花紋,可漂亮了。蝸牛的身體是淡灰色的,分為頭部、腹部和尾部,頭部有一張圓圓的小嘴和兩對長短不同的觸角,兩隻小小的眼睛就長在那對長觸角的頂端。

我把這四隻蝸牛按從大到小編了號,把一片菜葉架在杯口做誘餌,讓四隻蝸牛從杯底比賽爬高。其中二號蝸牛爬得最快了,一眨眼工夫就爬到杯口了。可是不知怎么了,它不吃菜葉,反而掉頭向杯底爬去,把第一名拱手讓給了後來居上的四號小蝸牛。

蝸牛爬“鋼絲”比賽就更有趣了。我把四隻蝸牛依次放在細線上,那隻一號大蝸牛可能身體太重了,一放到線上就掉下來了,根本就沒法參加比賽。於是,那三隻蝸牛展開了激烈的比賽。它們用腹部和尾部緊緊地裹住細線,扭轉身子慢慢地向前挪。又是那隻二號蝸牛遙遙領先,把兩個對手遠遠地甩在了腦後。看來,二號蝸牛還是個“運動健將”呢!

啊,多么可愛的小蝸牛呀!

篇八:蝸牛的觀察日記300字

雨後,我們學校池塘邊的小草上有數不勝數的小動物——蝸牛。於是,我便捉了幾隻比較大的蝸牛回去觀察。

回到家裡,我只媽媽說過蝸牛最大的和一元硬幣差不多大,最小的和芝麻差不多大。蝸牛有兩對觸角,上面的觸角長,下面的觸角短,長的有一厘米,短的五毫米。蝸牛身上最明顯的要數它背上的“小房子”了,螺鏇形的,可愛極了!

蝸牛在產卵時會把殼脫下,卵是白色的,比芝麻還小。蝸牛爬過的地方有粘液,回家的時候可以沿著粘液回去。蝸牛沒有鼻子,是靠氣孔呼吸,但氣孔長在腹部下面。雖然小蝸牛可愛,但是它是害蟲。蝸牛的天敵是螢火蟲。螢火蟲是先用一種毒素給蝸牛注射,然後再慢慢享用它的美味佳肴。蝸牛的身體只要一碰到鹽就會馬上化成一灘水。蝸牛膽小如鼠,只要碰一下它的任何部位,它就會馬上把頭縮進它的“小房子”里。別看這小東西是害蟲,但是它身上也有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那就是它堅持不懈地精神。“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啊,你們看,它又用那弱小的身軀背著那笨重的“小房子”在一步一步艱難地向上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