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傳統文化作文薦讀

生活中有許多傳統文化,比如:端午節賽龍舟,春節吃餃子……下面是小編收集的生活中的傳統文化作文,希望大家認真於都!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作文1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接節日,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一到春節,到處都洋溢著歡樂的氣氛。到處忙忙碌碌,一片繁榮的景象。

無論你在什麼地區、角落、城市,都要回到家鄉,和家人們團聚,家家戶戶除夕夜都要放鞭炮,是為了趕走傳說中的年獸,其實放鞭炮是為了迎接新的一年到來。讓我們更高興的事情是:除夕夜發壓歲錢、包餃子。

一盞盞燈籠掛在屋上,一聲聲鞭炮聲響起。我們拿著爺爺奶奶給我們的壓歲錢,在地上歡快的奔跑著。

除了壓歲錢我還很喜歡貼對聯。然後奶奶把自己精心剪了三十天的“福”字貼在房屋門上,我一看,“福”字竟然被奶奶貼倒了,我想 改正奶奶的錯誤,可是奶奶不讓,奶奶說“福”貼倒了,就是福到了!

春節太熱鬧了!我喜歡春節!我希望每天都是春節!

春節放鞭炮作文2

每逢過年,便是我們小孩最開心的時候了,因為不僅可以輕鬆地過著好吃懶做的日子,又可以分到很多壓歲包,還可以玩鞭炮呢!然而我對吃喝和壓歲包並不感興趣,最有意思的事就是放鞭炮了。

大年初一一大早,伯伯便買來了一大箱一大箱的煙花炮竹:有長龍形的衝天炮、有塔形的滿地紅、有木棒型的螺鏇炮、還有小得像米粒的迷你炮……

一到晚上,我們便抬出一些鞭炮,把一個小塔形的鞭炮輕輕地放在花園的一片空地上,並仔細檢查炮頂上面的引線是否完好無損,檢查完畢,不見絲毫怪異後,就點燃引線,接著便匆匆離開。一轉身,只見塔尖噴出了一道青光,此刻如果把夜空比作是一潭西湖的水,那鞭炮發出的光亮必定是一束鑲嵌在西湖水中央的美麗的荷花;如果把夜空當作是一匹錦緞,那鞭炮發出的光亮必定是一朵艷麗的鮮花。塔形的鞭炮聲音越來越小,越來越低,直至它化為灰燼,我們就開懷大笑一陣。

“懋哥,懋哥,還有這個!”小弟弟指著“黑蜘蛛”劃炮,讓我玩劃炮。

“嘩……啪……”劃炮在我手中一划就響,可我覺得只這樣玩並不滿足,見腳下有個空的可口可樂瓶,便靈機一動,劃著名了一個,立刻扔進可樂瓶,又蓋上了一個瓦石片之類的,只聽“啪”的一聲,瓦石片便被炸得粉身碎骨,可樂瓶一直在冒煙,仿佛就象一個“煙霧彈”。

這還沒讓我過癮,忽然哥哥建議說:“去魚塘里放鞭炮更好,那裡全是小蝌蚪,往裡一扔,那個爽快啊!”

我聽後,馬上往魚塘跑去,到了魚塘我趕緊劃了一根,扔進去,只見引頭的火立刻被水熄滅了,引頭只在水裡冒泡泡,鞭炮底身也插進了泥土,“叭”的一聲小小水花成了一個圓暈,聲音比地上的輕了許多,但只見池裡的蝌蚪不再吃塘里的泥土了,而是成群結隊地游到了塘中央去了。我想進去把蝌蚪抓出來,可是一不小心一腳踩進了魚塘里,就只好回家換鞋。

打鞭炮,真樂,真開心。它們的聲音與美麗永遠留在我的心間!

中國的傳統文化作文3

我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古國,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可見,我們學習的唐詩宋詞、四大名著;我們用的文房四寶,我們吃的中藥,喝的茶;還有我們拉的二胡,吹的笛子;我們穿的唐服,用的瓷器等等。我國的傳統文化數不勝數,隨處可見。

我國有各種各樣的傳統節日,很多事情有各種禮儀和習俗,每個地方還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而我還是最喜歡過中國的傳統節日,

過春節可以收到象徵著祝福和平安的壓歲錢;過清明節可以祭拜去世的親人;過端午節可以吃到香甜軟糯的粽子;中秋節是全家團圓吃月餅、賞月的日子;重陽節是登高、佩帶茱萸的好日子……在所有的傳統節日裡,我印象最深的還是端午節。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傳說屈原受皇帝的侮辱,受大官的欺騙,傷心至極,當晚投江而死。人們知道了這個訊息時,紛紛趕到江邊,上了小船準備把屈原的屍體打撈回來,可怎么也打撈不回來了。人們怕屈原的屍體被魚蝦吃掉,就把粽子扔下了江,讓魚蝦吃粽子。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稱為端午節,在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做粽子吃,以此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我國的每個傳統文化都有它的一個歷史背景或是一個經典故事。中國的傳統文化可真是博大精深,淵源流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