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寫作拯救自己作文

“用寫作拯救自己!”這是一句振聾發聵的話語!這句話直刺入我的心底深處,讓我臉孔發燒。這是高萬祥教授在“洛外杯”首屆“最具影響力教師頒獎會”上做報告時說過的一句話。他的報告中能夠深入人心的經典話語很多,唯獨這句讓我感到了心靈的震撼。

“拯救”是一個分量很重的詞。印象中,被拯救的對象,大多是遭遇了十分的危險,而不得不求助於他人以脫離險境。

我沒有遭遇危險。我平平安安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日食三餐,睡飽八個小時。我沒有疾病。我的工作稍微有點累,但生活還算安逸。但是,我確乎已經到了需要被拯救的邊緣。只是,需要拯救的不是我的肉體,是我的精神。我自己以為,我的精神世界已經墮落到了荒漠的邊緣了。

子曰:三十而立。何為“立”?以何“立”?子以懂“禮”而立身於世。那么一個教師的立身之本是什麼?做報告的所有專家和所有獲獎的老師都用他們的言行告訴我——是教師的專業發展。專業發展,才是每個教師能夠立身於世,能夠前行得更遠的保證。

叩問自己,已三十有半,拿什麼立身於教育界?拿什麼立身於這個世界?在專業發展上付出了多少努力?已經不記得自己多久沒有沉下心來研讀過一本書了,是一個月還是一個學期?也不記得自己多久沒有主動寫過文章了。是一周,還是一個月?作為焦作市新教育種子教師中的一員,我有多少次“毛蟲與蝴蝶通識培訓”的預習作業是晚交了的?至少三次了。作為網師一名學員,我有多少次是認認真真在課堂上發言並將研討過程細緻閱讀過的?除了做作業,敢於發言的次數也是數得清的。

原來,我已經成了地地道道的教書匠中的一份子。懶於深入閱讀,應付性地寫幾篇文章,耽溺於清閒帶來的短暫快樂,甘於平庸。

在最初加入新教育實驗的時候,我也是滿懷激情與夢想的。那一段日子,我也曾瘋狂地閱讀《教師閱讀地圖》一書中推薦的應該閱讀的書籍。差不多每一本都網購回來,並制定詳細的閱讀計畫,希望通過這些書籍的閱讀,能豐厚自己的文化底蘊,豐盈自己的精神世界。曾經全本背誦《論語》《三字經》,注釋和心得寫了厚厚的幾大本。也曾將《五十六號教室的奇蹟》通讀數遍,寫了好多篇感悟。也曾大量瀏覽最前沿的各家教育期刊,開闊眼界。最瘋狂的日子,是每天一篇教育敘事,陸陸續續寫了三百多篇文章,大概有好幾十萬字。

夜以繼日地工作、閱讀、寫作,是很辛苦的,但是卻是一生中收穫最豐最值得回憶的日子。

不是沒有夢想與激情,是因為沒有堅守。惰性阻止了進步,藉口給了停下的理由。記得馬正平老師曾經說過:“作文的第一能力是寫作興趣,第二能力叫寫作意志。”當時讀到這句話時頗不以為然,心想,只要對寫作有興趣,還需要用意志去堅持嗎?現在看來,確然如此。意志應該排在興趣的前邊。我對寫作有十分的興趣,但是有更吸引著我的一些事情讓我將它排在了後邊。原來,人不管做什麼,意志必須是第一。

“用寫作拯救自己”。此後,這句話將永遠提醒我不敢沉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