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同步作文指導:家鄉的景物

一、 現狀分析

三年級上冊,有兩個單元都是寫景的習作,一次是第三單元的《走進秋天》,另一次是第六單元的《我去過的地方》。那兩次習作,教了孩子幾種寫作方法:一是並列段式的表達方式,二是按照地點轉換的順序,三是按照季節轉換的順序。當然還有其他的表達方式,只不過教學生寫作方法,得一點一點滲透,不能急。

從那兩次習作情況來看,孩子在老師的指點下,能按照一定的順序敘述景物特點。可是,如果寫景的文章僅靠一兩次訓練就能達到目的,就能一勞永逸的話,那老師就是神了。作文,只有寫才會寫,得多多練習才行。

這次的習作內容是《家鄉的景物》,對於三年級孩子來說,用筆介紹自己的家鄉,有點困難。家鄉那么大,景物那么多,究竟從哪說起呢?所以跟三上年級兩次習作相比,這次的話題範圍更寬,不太容易把握。

那么介紹家鄉的景物,是否一定要寫那些著名的景點呢?

其實不然,你完全可以寫你家邊上的一條小溪,院子裡的一棵老槐樹,屋後的某個小山包,或者是春天田野里的油菜園……

可以寫的內容有哪些呢?結合我們當地情況,羅列了以下材料: 江南春色(用並列段的方式寫家鄉的春天);村口的蘆葦塘(寫四季的變化);荷塘月色(寫村里荷塘的景色:月光下荷花盛開時的美景,採摘蓮子的樂趣);校園裡的銀杏樹、院子裡的石榴樹、橘子樹、桂花樹、家鄉的小山包、竹林、麥田、小區花壇、奶奶的菜園……(它們的四季變化);金沙湖、月牙湖或者附近的一條小河(分幾個部分寫,比如湖邊的植物、湖裡的小蝌蚪、小魚小蝦米等);情人島(樹、花、湖、亭子); 怡樂園(門口、花間小徑、路邊景色、河邊景色、站在橋上);春天的油菜園(大片菜花的美麗、花香、遐想);小區花壇(春天來臨時,花壇里花、草、樹等生機盎然的景象);草莓園(開花、結果、成熟、採摘及品嘗的快樂、栽種的辛苦);西湖、滿覺隴、植物園、超山梅花等美景。

二、孩子的困惑:

1.每次寫景,我看的時候覺得很美很美,寫的時候卻大為遜色,把握不住一個地方的自然景點的特點。

2.文章結構不清晰,老師總說寫得凌亂,沒條理,怎么辦?

三、作前準備:建議家長假日裡帶孩子去家附近的一個景點逛一逛,帶著筆記錄下該地方有特色的景點。

四、習作過關要求

1.達標級:條理清楚地介紹自己家鄉的一處景點,做到語言通順。

2.優秀級:在達標級的要求上,能比較生動具體地介紹一處景物,並且特點鮮明。

五、具體指導步驟。

(一)仿照《荷花》虛實結合的寫法,描寫自己熟悉的一種花。

具體操作步驟:

1. 出示《荷花》課文。分析:這篇課文不僅寫了看到的、聞到的、聽到的,作者最後還進行了聯想,把自己聯想成一朵荷花,在池中翩翩起舞……這樣的描寫,使景物具有了靈性,整片文章的意境一下子變得優美了。

2.結合去年冬天養的《水仙花》,進行習作指導。

去年冬天,教室里養了很多盆水仙花,因為有了水仙花,整個冬天教室里都是春意盎然,香味撲鼻。孩子們在照顧它們的過程中,學會了觀察和記錄。這次習作,我們正好可以利用這個材料進行指導。

根據孩子口述,整理提綱。

①  老師布置任務,叫我們買一盆水仙花(略寫)

②觀察水仙花花球的樣子(稍詳)

③  發芽、長葉、長花苞(詳寫)

④開花,描寫花朵形狀及香味(詳寫)

⑤虛實結合,進行聯想。(詳寫)

⑥聯想結束,自然結尾(結尾略寫)

3.仿照《水仙花的》的思路,選擇一種自己熟悉的花,列好提綱,並開始習作。

【學生習作】

水仙花

秋日的一天,老師布置了一個任務,叫我們每人買一盆水仙花帶到學校來。我讓媽媽一起陪著我去花店買了兩個水仙花球,裝在盆子裡,放上水,第二天帶到了學校。

水仙花球鼓鼓的,像大蒜頭。根是白白的,一根根眼神到水裡,很像綠豆芽的根,也很像老爺爺的鬍鬚,但是,它脆脆的,不小心容易折斷。

時間一天一天過去了,它發芽了,長葉了。葉子的顏色也由淺變深了,葉子中間抽出了一根根花莖。花莖上多了花骨朵兒,外面包了一層薄膜,裡面有幾粒小花蕊。這些花骨朵就像小寶寶一樣睡在媽媽的懷抱里,特別的舒服。

我的水仙花終於開花了!花朵嬌小玲瓏,花是白色的,由六片潔白美麗的花瓣組成,裡面有一圈金黃色的小花蕊,每個頭上都是尖尖的。這幾朵水仙花像一個個穿著綠衣裳的仙女呢!頭髮上扎著幾朵黃色的蝴蝶結,在湖面上跳舞,怪不得被稱為“凌波仙子”呢!

看著看著,我會很恍惚,仿佛自己也是一朵潔白的水仙花,正站在花叢中舞蹈呢……

水仙花開得更多了,也更美了,一進門,就聞到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