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隨筆精選

文藝,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氣質。你的氣質幾何,心裡有數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準備的文藝隨筆精選,僅供參考!

文藝隨筆精選篇一

記憶的碎片零星地散落在四處,因為長時間被遺忘而稍稍有些黯淡。我重新將它們拾起,串成屬於我自己的一首歌。

有時候我很羨慕父親,因為他能把童年時的一幕幕趣事在腦海中重現。年已過不惑的他仍舊可以在夜幕降臨萬家燈火之際,悄悄跑回童年的院子,再拾一把青草,撿一片歡愉。

我的腦海中有時也會閃過一些零碎的畫面,夕陽落下後的頤和園,樹枝做成的小船,我甚至還恍然能看到小船和魚線纏繞起來的樣子。但我不知道,如果畫一幅畫,最主要的色彩會是什麼。

童年時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家裡的陽台。好寬闊的陽台,站在那裡伸手就可以觸摸到最新鮮的綠色。陽光燦爛的時候,仰起頭,看著太陽好像陽光在撫摸我的臉。我唱歌跳舞、畫畫玩球,那種單純的,沒有理由的快樂強烈得近似於今天的夢幻。

這個場景在我寫很多東西時被多次地提起,因為如今我不再那么陽光。很多年後的今天,我再次對著太陽微笑,卻找不回當初滿心的歡喜。童年,我願意把它染成陽光的金色。

我喜歡我的國小,那裡的我是一朵從膽小走向活潑的花朵。六年,那是一朵花開的時間。世界的大門徐徐向我打開,各種豐富的五彩繽紛的事物刺激著我的眼。我有了許多小夥伴,我們開始學習、開始懂事、開始知道記住別人的生日。第一次走過家門口那條馬路的場景我記得很清楚,那種小心翼翼、緊張又興奮的心情今天我仍可以想像。我看看左邊,沒有車,看看右邊,同樣空蕩蕩,於是我飛也似地跑到了對面,好像一秒鐘也不願再等。父親說,那天他一直在樓上陽台上看著我,當我興奮地跑過馬路時,他的臉上露出了笑容。童年金色的燦爛直逼人眼。

國中就不再算是童年了,因為我們開始為成績也為夢想和未來奮鬥。我是如此地熱愛我的那個班級,那裡有我最好的一群朋友,在其它班級都為了考試喘不過氣的時候,我們卻依舊抓住所有空閒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們聊天、散步,選擇操場上陽光最好的角落幾個人一起看書,隨意點評著打球的男生,本應枯燥的初三生活依舊充滿笑聲。我們一起享受成長歲月中的縷縷快樂,也一起學習,分享彼此心中的夢想。雖然不曾再像童年那樣瘋玩,但為自己的夢想打拚是一件幸福的事。奮鬥過,然後笑著唱著收穫夢想,快樂就如此簡單。

文藝隨筆精選篇二

屋內喧鬧嘈雜,高聲的談笑和孩子的尖叫,將屋外人影蕭條的街道隔開。仰望漆黑的夜空,與往年不同,耳畔獨獨少了那年年都不絕於耳的爆竹聲。古代有位詩人說:“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現如今,因為環境污染所迫,從古至今流傳的習俗,似乎已快要消失了,都已留在了往昔。

每一年的除夕,除了各式各樣的年貨十分暢銷,包裝引人注目的爆竹也是人們在除夕的必備物品。走向窗外,去年的除夕,我還抱怨著爆竹聲太過喧囂,今時今日,少了這幾乎震耳欲聾的聲音,心中總莫名有些惆悵。

回頭看看,圍成一桌的家人們,有的飲酒,有的不停地說著,說著今年一整年的經歷,說著或辛酸或快樂的往事。有人說:“過年人雖到了,可屋子裡總是少了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年味,都是靠爆竹聲掩飾了冷清。”現在發現,各自忙碌了一年的家人們圍桌談笑著,那股年味總是圍繞著所有人,也瀰漫著屋子的每一個角落。往年我對除夕,無非是在談話中敷衍了事,毫不在意,所以對這個既代表“團圓”也是“所有中國人最期盼的日子”——除夕並沒有太多的體會,或許是爆竹聲掩蓋了它,現在夜空寧靜了,便可細細聆聽散發著“年味”的聲音。

當爆竹聲占據了所有人的耳畔,家人的話語就聽得並非那么真切了。當“放鞭炮”成了除夕的代名詞,“團圓”就顯得有些微小了。

香脆的春卷被端上桌,杯中斟滿了飲料,春節聯歡晚會也開始了,雖然窗外少了一些,但這個除夕之夜卻分外有滋有味,十分特殊。這股與“年味”相融合的“親情”,在這個夜晚,一定會鐫刻著我們所有人的記憶里……

文藝隨筆精選篇三

無知的我們,徜徉在青春的柔波里,曾有多少時日感嘆它的索然無味,然而當我真正經歷後,回眸之時,才恍然大悟:那個讓我們張揚,讓我們狂妄,允許我們揮霍的年代叫青春,它就像是一句句充滿了美妙的詩行,記錄下了我們的成長,見證了我們從青澀走向成熟的過程,令人回味無窮……

山重水複疑無路

步入了國中的大門,我自己覺得仿佛已經進入了青春期,因為我開始聽不進別人的勸告,總想去追求一點自由,甚至還有了一些叛逆。我厭倦了從小以來一直扮演的好學生的角色,很想去有些改變,於是課上不再聽講,課下不再複習。手機,電腦,小說充斥著我的生活。耳機整天掛在耳朵上,我沉浸在在各式各樣的歌曲中。放學了,我還會跑到網咖,歌廳這些從未想過的地方,很快,我的成績直線下降,我的學業沒了希望。天空,飄來一片烏雲,擱下一塊陰影。

柳暗花明又一村

紙包是不住火的。終於,無奈的老師把父親叫到了學校,我的情況被一五一十的說給了父親。當父親找到我時,我正在教室一角,沉醉於武俠小說的刀光劍影之中,幻想著行俠仗義的江湖生活。父親的目光落在我急忙掩飾的手上,我注意到了他滿眼懷著失望與哀傷,本以為會立時得到暴風雨一樣的責罵,然而聽到的卻是父親長長的一聲嘆息,晚上回到家裡,父親給我的是一場語重心長的談心,他一句句話語,就像一行行詩句,充滿力量與深意,滋潤我乾涸的青春。我承認,父親的話很有道理,帶給我希望,也帶給了我光明。一瞬間,我的天空,昏暗中透出了一縷縷陽光。

黃沙百戰穿金甲

轉眼間,到了初三,這是決定終身命運的一年。我開始奮發努力,我的身影更多出現在補習班之中。在屢次考試失利時,我把“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掛在自己的床頭,試著學習蘇軾的“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中的那份坦然;當我取得一次成功時,我用李白的“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來激勵自己,並反覆告誡自己“青山有路終須到,金榜無名誓不歸”。課上的我聽講認真了,課下開始複習了,當我重新為自己做好知識儲備後,很快,我的成績又有了回升。天空上的烏雲,已開始移動……

不破樓蘭終不還

今天,窗外驕陽似火,但我心坦蕩,坐在考場中,我不去問結果會如何,因為只要努力我就不會後悔,但我堅信自己一定能成功,腦海中父母的教誨,師長的關懷,兄弟的祝福都化作一句句青春的詩行,在我腦中迴蕩……

青春,是一首雋永的詩,它記錄了我們的喜怒哀樂,見證了我們的成長,給與了我們力量,構建了我們人生的美好。

青春的詩行,將會永遠留在我的記憶中,因為它記錄了我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也讓我用成長,來回報這一句句美麗的青春的詩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