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隨筆散文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要想視野廣闊,得多想他人學習。來幾篇高三散文,供你學習。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高三隨筆散文,希望你喜歡。

高三隨筆散文篇一:迷茫的江南

站在故鄉的田野上

便有雨珠往發梢滑落

滑進故鄉春耕

忙碌的農事

此時

故鄉就在石拱橋下

漸漸退遠

退進芭蕉樹下

柔軟的水聲

退進

五月桃花汛

迷茫的江南

此後的日子

總忘不了

鶯飛草長的山坡

山棯花香的浮動

總忘不了

長滿牛鈴的山崗上

放牛娃們

騎在上的歌唱

總忘不了

掛滿豆莢的庭院

總忘不了

土房裡爺爺的

哮喘咳嗽聲

總忘不了

母親幫爺爺

輕柔的捶背聲

以及在煤油燈旁

那些不眠的夜

在遠方

在夜的邊沿

我再也無法感受到

從父親的笑容里

用他雙手上托起的

那輪明月的溫暖

只有在飲盡鄉愁時

鄉音便隨之而來

並沿著指尖流進心裡

令我無法忘懷

芭蕉樹下柔軟的水聲

五月桃花汛

迷茫的江南

高三隨筆散文篇二:青萍之末,風舞翩躚

風起於青萍之末,舞於松柏之下。

――題記生命如風。好一個雋永的比喻。

人們曾無數次為生命尋一個比喻,可都不如風來的貼切。因為如風的生命必有如風的心境。如風的心境,或堅毅,或隱忍,或飄逸,或豁達,總是如風一般清逸爽朗。

――我相信美麗的心總是有風的骨血的。

蘇軾,這個如風的男子。他又一顆如風一般的靈動的心。風是過往人間的精靈,不會去承載世俗的沉重。但為何世俗的枷鎖卻非要禁錮風的精魂?!黃州詩案後,這個如風的文人開始像無風可御的枯葉一般墜落。遊走,遊走,城市接著城市。蘇軾的心,沉在風之底。看江上至清風,覽山間之明月,間或做一個神鶴翔舞的夢。風呢?只有獨處時才會偶爾造訪。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沒有觸動他的心底。在那最黑暗的谷底,一陣風終於從遙遠的心底青萍之末,蹁躚而來,如此恰當的撥動了他的心弦。弦響心動。這不是柔柔撥動,而是如斯的強烈,是如同裂帛般的四弦一聲啊!

弦斷帛裂。王者的雄風如長虹銳利貫通塵封的心房。豁然,釋然,頓悟。

他重整旗鼓。從此,逍遙紅塵,寄情山水,如新生一般,再從那青萍之末,凌波微步,羅襪生塵的翩躚而來。

心如風,神如風,自然如風一般生活。乘風而來,又御風而去,只留下不朽詩篇,仍在新的舞台上熠熠生輝。

蘇軾乘著心而舞,又乘著心風而逝。轉眼千年,風已舞遍。只有字字珠璣的文採風流依然如他的心風一般,在那亘古的舞台上,盤桓,蹁躚,且訴且舞。

T形的歷史舞台,台上充實而台下空蕩。人們乘風來去,留下和帶走。過客和主角,群舞和領舞,全部取決於你的心。乘著你心底的風,在那充實卻也廣闊的心靈舞台上舞動吧!用你生命的精華,舞出最華麗的獨白,用你的鏇舞揚起一陣可以穿越時空的勁風,讓他如刻刀一般在歷史的舞台上永遠銘刻你的精魂,也讓那流轉的風翩躚舞動,舞出曠世的華彩――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

高三隨筆散文篇三:站在凌煙閣的門口

三清殿側,盛世大唐。地臥龍虎,楹棲鳳凰。集紫氣而沖牛斗,聚聖光而漫城隍。檐牙齊列,亭角似振翅之鷹;彩瓦覆甍,琉璃如華采之玉。臨門以觀,心生暗嘆。金磚與烏輪同暉,寶柱比桂樹更艷。懷想唐宗之聖明,德澤寰宇;遙念群賢之功勳,英蓋九州。環壁皆畫,仿若生人;錦衣貂飾,道骨仙風。精描細繪,閻大師之聖手;筆走龍蛇,褚先生之神工。欣羨之餘,頷首慨贊;仰觀眾賢,頓覺渺羞。

貞觀盛世,十七年間。太宗衰而念老臣,天下定而思舊賢。三清殿旁小樓,闢為賢像居所;召命彼世聖手,以彰群賢英名。重葺殿堂,御題凌煙;朱門寶頂,琰容盡顯。虹霞初降,罩閣台而籠眾賢;曉夢常往,繞水榭而環玉階。

廿四賢,功蓋天,劍戟相繆山原,筆硯堪遮青玄。趙公無忌,忠心日月可鑑;郡王孝恭,躬身大唐之基。亮刃玄武,經略巴蜀。軍功伴盛世同生,剛勇兼德思共榮。刀叢箭林,一身肝膽無畏;敵陣賊營,如入寥人之境。

萊公如晦,梁公玄齡。文十八學士之首,謀漢相蕭何尚羞。鄂公敬德,單騎救主建功;胡公秦瓊,勇冠全軍揚名。興朝政,滅突厥。勞身心於案牘,報主恩於疆場。鄭公魏徵,諫帝過之名仕;衛公李靖,戍邊疆之長城。目皇苑之風茂,睹長安之繁錦。登翠山而舒長嘯,浴華清而享太平。國公君集,圖弒君以立身;鄖公張亮,欲舉眾而叛仁。太宗虛懷若谷,佞臣千古流名。

嗟呼!言念舊臣,實思賢人。欲覓才生,世代相承。感大唐之開明,賢盡受用;嘆盛朝之禮風,才皆施能。所賴聖主當道,知人善任。花落蒂枯,猶念春光早至;燈熄燭盡,仍盼豆火再燃。

嗚呼!何覓長風,願揮槳以破浪;哪登賀蘭,夢執劍而擊虜。伯樂安在,起於櫪而逐千里;馮唐應遣,發於野而萬戶侯。管鮑之交,鍾易之遇,期得知己,功業可成。

臨於凌煙,立於門前,思緒四飛而成章;微平草民,幻圖顯達,慕賢八方而弓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