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隨筆日記

我們生活中有很多吃貨,那么我們去看看吃貨的隨筆,刺激一下味蕾吧。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吃貨隨筆日記,希望你喜歡。

吃貨隨筆日記篇一

儘管它沒有東京的繁華,沒有京都的雅致,沒有神戶的風情,沒有福岡的舒適,不及奈良擁有的歷史文化底蘊... ...卻有著對吃貨勾魂攝魄的吸引力——任憑弱水三千,只取這一瓢飲。

今天,請允許我免談政治,只談風月。神清意平,臟腑皆寧地分享北海道的美食秘笈。

去日本很多次,倘若讓我挑一個最喜歡的城市,札幌當之無愧。儘管它沒有東京的繁華,沒有京都的雅致,沒有神戶的風情,沒有福岡的舒適,不及奈良擁有的歷史文化底蘊... ...卻有著對吃貨勾魂攝魄的吸引力——任憑弱水三千,只取這一瓢飲。

如果你愛滑雪,札幌是最棒的選擇之一,這個城市的市徽就是一枚六角形的冰晶,札幌冬奧會為它留下了頂級的運動設施。如果你愛動物,距離札幌三小時車程的旭川,擁有日本最有趣的動物園,你可以和北極熊徜徉一個下午,或看著排隊散步的企鵝們從你面前淡定通過,還有大猩猩一家和孩子們的現場搞笑互動。如果你愛自然,春天的大通公園紫丁香與鈴蘭一起綻開,肆意曼妙;夏天的羊之丘展望台,在蔚藍的天空下與四溢的清爽綠色擁抱;秋天,漫步於北海道大學金黃色的銀杏林蔭路,心裡的鏇律全是R&B;冬天這是一片白茫茫的童話世界,小樽運河邊,仿佛不是人間。

我平時基本不碰甜食,只是因為不夠好吃。北菓樓的“夢不思議大泡芙”,徹底征服了我見過世面的胃,它保質期只有12小時,比花捲大,我一口氣吃倆。基於舌頭和它第一時間接觸產生的化學反應,我敢發誓,這世上絕無比它更好吃的泡芙。

開拓米果,沒吃過的人很難想像它的樣子和味道,它們通常有著奇怪的名字,以口味界定,比如“白虎虎杖濱鱈魚臉”,既可以當做零食,還可以當做下酒菜,鮮香脆生。長長的一包,豎在包里,特別方便攜帶。

相似的食品還有黑千石焦糖杏仁餅,使用北海道所產的黑大豆,清脆的口感加上豆子的清香,吃一口會想著第二口。Yoitomake蛋糕,被報導稱為“日本最不方便吃的點心”,因為它外層塗著滿滿的果醬,太實誠太厚道。微酸的果醬配合甜美的長崎蛋糕,治癒第一。

創立於1933年的六花亭,亦是北海道的定製特產。雖然它的白朱古力是傳家寶,我更喜歡經典牛奶冰淇淋,嘗一口六花亭的牛奶冰淇淋,再嘗一口宜家的冰淇淋,頓感後者只是塑膠,只是做個比喻,並沒有攻擊宜家的意思啊。我特意查了佛經,所謂六花,即緬梔子、文殊蘭、黃姜花、地涌金蓮、荷花、緬桂花,都是大方質樸,氣定神閒,瀰漫靈氣的植物,(據《阿羅漢法》),不知道六花亭是否來源於此?看包裝很像呢。

Cheese Cake(乳酪蛋糕)的主料是Mascarpone Cheese,地道的產地在義大利Lombardy。我有一個特別好的朋友,是原來的一位同事,她為了親手給我做一個生日蛋糕,特地去Lombardy採購脂肪成分在80%的純正Mascarpone Cheese(西點廚師們都認為那已經是凝結奶油),那個蛋糕讓對吃特別挑剔的小劉心花怒放。現在市場上賣的Cheese Cake,絕大多數是奶油乳酪+檸檬汁製成的,我一口就能嘗出來,立馬索然無味。北海道小樽LeTAO的乳酪蛋糕,一嘗就知道是地道的Mascarpone Cheese Cake。好訊息是,從今年起,札幌的新千歲機場——出了安檢口,右手就有LeTAO的冰櫃,現場可以裝冰袋,帶上飛機後最長保存48小時;更好的訊息是,大多數中國遊客還在採購電飯鍋呢,對這絕世的美味還不怎么感興趣。

全日本最好的啤酒,個人認為是札幌純生,札幌ビール。明治9年(1876年),札幌就開始做啤酒的買賣了,一個五角星和兩頭熊,底下有一個英文的Sapporo標誌,是清爽甘冽的保證。只可惜,離開了札幌,就再也買不到它了。於是,我在札幌的時候,每天晚上都喝好幾瓶,跟酒鬼似的。

全日本最好喝的威士忌,同樣來自北海道。個人認為是余市的竹鶴,隆重推薦20xx年Pure Malt,煙燻香中帶著一絲絲甜,有繞樑三日的美妙回味。還有知名度不如威士忌,口味卻絲毫不輸的蘋果酒,法國人管它叫Cidre,余市的蘋果酒,是我喝過的最好喝的蘋果酒,絕對不比歐洲的任何一種知名品牌差一絲絲。統一都是700ml,瓶裝,出了北海道就銷聲匿跡。

吃貨隨筆日記篇二

在我決定準備寫一篇長篇菜餚故事那年的七夕節,小杉帶著女朋友大花去了一趟重慶,順帶繞了一下四川。

小杉是我從小認識的朋友,蘇州人,地地道道的江南奶油小生。文雅如水的一個人,罵人有時候還帶點蘇州軟語的鄉土氣息。

大花是他的女朋友,四川人,真真正正的四川辣妹子。外表如雪如玉,看似優雅恬靜的一個人,其實翻臉就是暴走,如同紅椒那樣麻辣。

一個出生在甜味泛濫的蘇邦菜地帶,一個帶著臍帶落地就掉在辣椒堆里。他們兩個是要相互思念跨越幾千公里的人。

到了重慶的第一個晚上,小杉和大花找不到大娘水餃,也找不到永和豆漿,選擇去了一家火鍋店,“枇杷園老火鍋”。招牌上邊裝飾的三個紅辣椒滴著辣油。

大花眼裡放著光,小杉心裡滴著血,他們都吞了幾口口水。

服務員問要紅湯白湯,大花“啪”一個響指。

“紅湯。”

“我要白湯。”小杉馬上反駁。

“無辣不歡。”大花說著踩了小杉一腳。

“啊喲,踩我幹嘛。無甜不食咧。”

於是開始互相黑對方的口味,服務員愣著看他們,什麼都插不上嘴。

大花:“你們這些吃番茄炒雞蛋都要放白糖的都是奇葩。”

小杉:“你去肯德基喝皮蛋瘦肉粥自己帶瓶辣醬算什麼?”

大花:“買碗麻辣燙你叫老闆加什麼甜醬。”

小杉:“我樂意。你點白湯可以蘸辣醬吃欸,點紅湯難道我蘸雪碧啊。”

大花:“……”

見大花說不上話,小杉對著服務員一個響指“啪”。

“就要白湯了,什麼都不要說了噢。”看到服務員有話要講,小杉選單一合甩給了他,“各種肉都來點。”

小杉美滋滋地看著大花,一臉得意,大花動著嘴唇,吐露了四個字。

王八羔子。

小杉告訴我,後來端上來的白湯,他不如換成雪碧湯底然後蘸辣醬吃。這哪裡叫白湯,比在蘇州火鍋店選單上點三個小辣椒辣味程度地都要辣。

我問,那後來呢?

小杉說,豁出去了,為大花犧牲一次。回蘇州再慢慢擠痘痘。雖然喝了不知道多少雪碧,麻得找不到自己的嘴巴,但是味道也挺好。

我問,那大花怎么樣?

小杉說,大花覺得不夠辣,不開心寫在整個吃了辣還不長痘痘的臉上,冒著殺氣。後來直接端著鍋子喝湯了,我看著整個人就不好了。

我問,你們為什麼不點鴛鴦鍋?

小杉問,那個一半白湯一半紅湯的?

我說,對啊。

小杉說,臥槽,我忘了,被大花嚇怕了。

瓜娃子。

之後的幾天裡,大花天天拉著小杉去火鍋店,她惡狠狠地告訴小杉,再點白湯就把他頭摁在火鍋里。

而且,都點了麻辣。

小杉已經口舌生瘡,全身上火。回賓館蹲在馬桶上半天,捂著屁股一瘸一拐的走出來。第二天就在賓館對著鏡子擠臉上的痘痘。

“都要三十的人了,我居然還在長青春痘。”

大花一口水直接噴了出去。

“盡扯淡。”

小杉跑過來握著大花的手腕把她摁在床上,直勾勾又打量著大花。

大花說,你要死啊,耍流氓。

小杉說,你瞅瞅你這個迷人的小妖精,長那么漂亮,那么能吃辣,憑什麼不長痘痘。我都已經上火了,拉屎劇痛,馬上可以噴火了。

大花兩腳一勾搭在小杉身上說,用力勒他的腰說,誰讓你是江南小生,而我是辣妹子呢。

當一盤番茄炒蛋的白糖放成了辣油,會有很多的人開始嘗試白糖的味道;當擔擔麵放入了甜麵醬,作為茶餘飯後的小食其實味道也不錯。不關注吃的東西怎么樣,終將化作一種味蕾,刺激了腸胃,豐富了五味,抬頭看看,餐桌對面的永遠是她,什麼味道都足夠了。

看著大花每天都是端著鍋涮完了所有的菜,麻辣刺激著烈火紅唇跳動著自己,而自己卻只喊了一碗揚州炒飯,乾巴巴的吃完了所有,也不忍心和大花要一點湯澆在飯上。

天天這樣吃,小杉和大花終於發現自己太墮落了,火鍋,腦花,串串吃的錢包都憋了。重慶待了那么久,繞了那么多圈,發現離四川已經不遠了。大花拉著小杉要去四川回趟家,順便讓爸媽認識小杉。

小杉說一個勁的搖頭,大花一個勁的說“要得要得”。抬手對著小杉一巴掌。

一路死纏爛打,又是推推搡搡,加著大花暴力脅迫到了大花家。恰逢中午,小杉被留下吃飯。大花爸媽便很是熱情,中午就特地準備了火鍋。小杉泛著淚光望大花,忍著嘴裡的瘡痛,留著淚吃完了大花爸媽加了五次湯的紅湯火鍋。等旅遊一回來就抱了電飯煲和一袋米,把自己鎖在書房,宣誓要喝一個月的清水粥把體內的辣逼走在出關。

靠,紅湯火鍋。

小杉第一次在食堂拿著辣油瓶對著大花說,白糖融不進辣椒醬,炒的菜天差地別,我會大口吞白糖蘸著辣醬,吃出小龍蝦的味道。

大花罵了他神經病。

而小杉裝出神勇的樣子,直接生吞一口辣椒醬,瞬間辣死過去,灌了兩桶涼茶才省人事。

愛情沒有統一的調料,五味雜陳。零散的感情翻炒兩個人的味道。有個教會你為愛熾熱,有的告訴你苦澀生花,有的送給你恬淡矜持。

每個人都有自己感情的廚房,油鹽醬醋茶。旺火一著,就是自己炒的生活,小火慢燉,滋養平淡的點點滴滴,再喝上一口生活中激情的酒。

每年過年的時候,小杉會屁顛屁顛的請我出去喝酒,從西門塘喝到東街口,從酒吧喝到大排檔,只乾喝不點菜,酒意最濃的時候就想變戲法一樣挖出兩瓶玻璃罐頭,裝滿大花老家的辣椒醬,讓我回去嘗嘗。

小杉說:“這是四川正宗的好東西,大花特地喊人捎過來的。我從來捨不得吃,大過年的給你吧。”

我問他:“你捨不得的東西幹嘛還送我?”

小杉說:“我怕辣啊,吃了辣整個肚子滾燙翻湧,便秘三五天的。但是雖然這樣,我還是在大花面前盡力表現的對辣不那么懼怕,她好不會容易搞到的寶。現在我家裡囤的太多了!我不僅怕她發現以後暴走,也怕她傷心啊。”

我說:“那你怕我上火嗎?”

“喏。”小杉隨手遞給我一盒西瓜霜一罐王老吉,“家中常備,當辣妹子的男朋友不容易!”

然後他嘬了杯子裡最後一口酒,仰靠在椅子上醉死過去。

偶爾吹吹山風,來自遠處海洋的力量,看看越過盆地的思念。山頭上時時站著的那個人,有你火辣和甜美的模樣。

小杉喜歡旅遊,喜歡自由,而且是帶著大花的自由。

都說小杉心機重,帶著大花出去就是享受別人對大花的回頭觀望的目光,帶著這么火爆的女朋友不僅辟邪,還添光彩。

畢業以後,大花沒有回四川,在當地的一家四川人開的小公司里當職員。小杉巴不得大花在這裡工作,免得思念翻山越嶺還一路消退,明明火辣辣的思念到貨簽收怕變了質。

梅雨季節時分,整個世界黃著臉,雨水連綿下個不停。潮氣襲人,大花掏出辣椒醬舀了幾口放嘴裡,小杉抱著白糖罐子一勺白糖生吞,結果膩暈。

小杉對大花說:“花兒?”

大花說:“幹嘛?狗逼杉!”

小杉一愣:“那個我們去廣東轉轉吧。”

大花問:“為什麼啊?”

“那裡的菜偏甜,番茄炒蛋特別好吃。”

大花對小杉揮了揮手:“再見,王八羔子。”

小杉和幾個朋友一起開了一家小的外貿公司,生意一般般。熬了幾年,有事沒事就整天吃吃喝喝,後來菩薩顯靈,小杉終於接到一筆大單子,他整個人就嗨瘋了,拉著我和大花繼續從西門塘喝到東街口,在從東街口喝到南菜場。喝到最後一家店後,小杉醉趴在吧檯上,右手還握著一個搪瓷杯,吐著泡沫說夢話:“我要賺大錢叻,嘿嘿,大花你看到了嗎?”邊說邊傻笑起來,“我要給你買遍全世界所有的辣椒,著名辣椒,名牌辣椒。”然後鼾聲無敵,震著玻璃,抖著酒杯。一個人軟綿綿的趴著,我死活拖不動,像一灘爛泥,搬不動就往他身上揣了兩腳。

我說:“要不我把他扛回去吧。”

大花說:“放著好了,我帶他回去。”

我問大花:“你一個人可以嗎?”

大花笑了笑說:“沒事的,不行我就給他來口辣醬,看他辣不辣的醒。”

“好吧,那你們悠著點。”

“好。”

隔著計程車玻璃,看著大花托著小杉的胳膊,一手抱著他的腰,艱難的前進,跌跌撞撞,歪歪扭扭,小杉手舞足蹈,不時趴在花壇里吐著酒。平日爆炸似的大花此刻看著如此柔弱,文縐縐的小杉此刻卻是那么幸福。

這次小杉是真的喝大了,躺在床上迷迷糊糊整整睡了三天三夜,朦朦朧朧的還說著夢話,“你們這幫四川大灰狼,喝酒喝不過我們江南小綿羊。”

接了這筆大單子,對方約好在第二天的時候和小杉講講細節問題,小杉在沉沉的睡眠中爽約,手機里顯示無數的未接電話,最後這筆生意也夭折了。

小杉語氣平平地問大花:“你,知道第二天我和他們談生意嗎?”

大花說:“恩。”

小杉問:“那你,為什麼不叫醒我?你知道我虧了多少嗎?那是我娶你的錢.”

大花淡淡地說:“你在夢裡你說頭疼。”

小杉:“喔。”

小杉輕輕地合上了門,留下大花一個人在家,一個人去了東門街的一家火鍋店,點了最麻辣的鍋底,搬了一箱啤酒,誰也沒帶上,拋棄了清湯雪碧,然後開始第二次沉醉,帶著不一樣心情,只是這次有兩種想法。

那天晚上我突然接到了大花的電話,電話那頭火急火燎我也聽不清什麼,只知道大花一直喊著第一人民醫院。

小杉進了急診。

突發胃穿孔。

大花看到面色慘白,捂著肚子瘋狂嘔吐的小杉,一時慌了神。拿著小杉的電話除了120她也不知道打給誰,就在最近通話里按了回撥。

我到醫院的時候,小杉已經被推進了急救手術室,大花低著頭蹲在門邊,偷偷的抽泣,默默的滴著眼淚。

“小杉怎么了?”

“檢查完說辣吃多了酒喝多了?”大花哽咽著說。

我問:“明明不能吃辣你幹嘛帶他去吃?”

大花說:“我沒有。因為他那筆生意黃了,虧了很多,小杉他怕娶不了我。”

說完大花把頭埋在胳膊里。

“他沒事的,一切都等他康復吧。”我對大花說。

第二天我提著一鍋子燉出來的鴿子湯去病房,小杉打著點滴酣睡著,大花趴在床邊拉著小杉的手小憩。我不忍吵醒,小心地安放了鴿子湯,卻無意又聽到小杉睡夢裡的聲音,“大花,等我有錢了我們就結婚吧。”

只見燈火闌珊,迷茫尋覓你自醉的身影。不期而遇,將儼然一笑。笑過便刪去了全部,又成了陌生的過往,一眼雲煙。

麻辣味道還在襲來,糖罐子裡飄出擔擔麵的濃香。

韶光靜靜投射,股股溫暖,從你身邊路過。

相伴的那種清涼在瀰漫。

吃貨友誼的小船,絕對不會說翻就翻

文/病態心療師

吃貨隨筆日記篇三

這是一次陰差陽錯造就的美食之旅。

20xx年3月17日上午10點,川西金川梨花自駕行一行10車,從成都市青羊區318自駕聯盟基地——G318起點出發,目標:甘孜州丹巴縣美人谷。沒錯,是去甘孜丹巴——弱弱地問一句:說好的金川梨花自駕行呢?腫么變成丹巴了,老大?

喔,是楞個樣紙滴,金川梨花節原定3月18日開幕,闊是老天爺扯住了金川的蛋,天氣就是不給力,所以開幕式延期到21日。但我們此行自駕網友巳經從全國各地來了,組織者只得帶大家到大金川河下游的丹巴縣看美女先——領隊雖然措手不及,但還是顯得灰常蛋定。

成都到丹巴路線好幾條,傳統線路一般走雅安穿二郎山遂道到康定瓦斯溝分路到丹巴,此條路最近;文藝線路喃,則就走阿壩臥龍四菇涼山到小金,然後從小金到丹巴;還有就是到雅安走蘆山縣到寶興翻夾金山到小金,但此條路比較兇險,一般不選擇,當然,還有一條走石棉的213線路,看似平坦但得繞路。小夥伴們一般認為領隊會選文藝路線,因為路途最近而且沿途小景很多。可不知咋的,領隊的頭車居然帶著大伙兒到雅安後,一頭鑽進走雅攀高速到石棉!他腦袋搭鐵了?這條著名213線路石棉下高速走S211省道到瀘定再借道G318到康定然後再S211到丹巴,這可要繞200多公里啊,老大?

然而,下午近3點到石棉,領隊帶大家午餐——

哇,傳說中的九大碗!

九大碗不算啥,關鍵是主打菜:大渡河石磨豆腐白水燉大渡河細甲魚!據說是市場價180多元一斤的喔!

面對極品美味,小夥伴們儘管早已肌腸咕嚕,都視其他N碗美味為無物,三下五除二,一盆魚瞬間消滅(看魚頭,肉測就一斤多大的一條),湯一滴不剩。

領隊說,魚好好吃不?

好!好!吃!大伙兒齊聲點讚!

既然辣么好吃,多跑200多公里算啥?所以,千萬表說為嘴傷心,這主要是考驗誰才是:

資!格!吃!貨!

小夥伴們一想,對啊,旅行,不光是為了看美景,能吃到資格美食的,才是完美旅行!

可大伙兒反過來又一想,不對啊?繞路200多公里,姑且不算耽誤的時間,光是租車每天的費用、多產生的過路費、汽油費加起來,這九大碗,吃的已經不是九碗,而是九十碗啊!

嗯,老大心尖尖估計正在不斷滴血,他咋想滴喃……

“啥?不多花點錢,腫么才知道為嘴有多桑心!”領隊笑笑。

這才是中國最資格吃貨:為吃一條魚繞路400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