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哲理隨筆

初三學生對生活會有諸多感悟,從而得出一些哲理。我們一同去看看。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初三哲理隨筆,希望你喜歡。

初三哲理隨筆篇一

人生的道路上,布滿了那唬人的荊棘,有太多的坎坎坷坷,困難與挫折時不時阻擋著你的腳步,堵住你前方的道路,給你沉重的打擊,讓你寸步難行,遍體鱗傷。但是,在這路的盡頭是無限的美好!你的理想,夢想,都不再是你追求的,都會成真!但,這苦難的道路,可如何前行?它不像我們生活中的平坦、寬敞的道路。可以讓你選擇你是要步行、騎腳踏車、機車、甚至是開汽車跑車、飛機!兩旁還有大大小小的維修店、補給站、加油站……沒有!什麼都沒有!

人生的道路更像是徒手攀爬壺口瀑布那樣令人恐懼、令人害怕,只要稍稍鬆懈就會被衝到瀑布底下摔死!那我們要靠什麼力量攀爬這人生的瀑布呢?答案是——勤奮與堅持。勤奮的作用就是在你摔下來之前看清你的路線,選擇要走哪一條路。以及在你甩下來之後的積極準備和再次向上攀爬的動力,不勤奮的話就會不知道你該如何前進,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勤奮的人大多已見過這種困難因此從容不迫早早做好了應對各種困難的辦法。而不勤奮的人則會慌了手腳更容易被困難打到。而堅持呢則是你用來不斷上攀的動力,也決定了你是否能夠攀到最高點,也是你用來克服挫折與困難的力量,有一些人只有堅持的力量而不勤奮就像一隻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撞而沒有一點方向感。而只知勤奮而不知堅持的人則是做什麼事都不能做完,虎頭蛇尾、半途而廢就是這類人生活的真實寫照。

所以,要勤奮與堅持共同培養。這樣才能在這成功的道路上走的更遠,讓這一條路變得更加好走一些。在人生的道路上,願勤奮和堅持陪你同行!

初三哲理隨筆篇二

成敗“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成功貴在堅持,貴在奮鬥,貴在永不言棄,貴在敢於面對失敗!任何一枚勳章的獲得都要付出艱辛的代價,通往成功的路上布滿了荊棘與坎坷,有人披荊斬棘,不屈不撓,最終摘走了成功桂冠,因為他們懂得勝利來之不易,所以會倍加珍惜。但是也有的人遇到一點打擊就怨天尤人,一蹶不振,甚至沒有勇氣再走下去,甘為命運的奴隸。

凡成功者都是勇士,他們永不言敗。譬如溪水與頑石,溪水流淌,經遇頑石,頑石蔑視溪水,不肯讓路於它。溪水重又擊打頑石,水花四濺,而石上不見痕跡,然而年復一年,頑石終被其貌不揚的水滴穿透。由此可見,困難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敢嘗試,不去堅持。彩虹應風雨而生,成功應苦難而成!挫折雖阻礙成功,但你也可以把他當做成功的墊腳石。如果成功很容易,無需經歷挫折就能得到,那么成功就會變得很廉價,失去了它原有的價值。史學家司馬遷游遍名山大川,卻在他事業如日中天時遭受宮刑,但司馬遷忍辱負重,終於有了這部“史家之絕唱”《史記》的誕生。所以我們說,成功,是建立在失敗之上的,你要享受成功,必須先面對失敗。人是萬物之靈,只有不平坦的路才是對人最好的考驗。言敗者,懦夫也。這個可恥的行列,但卻不乏其人,失敗與成功是近在咫尺的,但對失敗者來說,卻相差甚遠。成功是自私的,它不會將輝煌施捨給懦夫,所以,這個行列的人注定被人們所遺忘。

就像沖洗高山的雨滴,吞食大象的螞蟻,我也要一磚一瓦地建造自己的城堡,因為我深知水滴石穿的道理,只要我持之以恆,正

初三哲理隨筆篇三

懶,意味不願意做某事,與“勤”相對。古人語:“懶,懈也,怠也,一曰臥也。”或是:“吾少懶學問,晚成人。”可謂是把“懶”一字給貶到了糞坑裡,再也不得翻身。可在我看來,“懶”也未必不是一種享受。在某個連陽光都慵懶懶不想動的下午時光,是學生的你,是老師的你,或者是某個上班族的你,拋開堆積如山的作業,令人頭疼的學生,或者是那讓腦袋打結的公務,穿上你的舊帆布鞋,背著一個破破爛爛牛仔包,帶上你的相機,像網上說的那樣——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吧。

或許你會來到某個正值花季的好地方。

浮浮沉沉的馥郁花朵在葉中閃爍,這是紫藤蘿。紫色的花朵像一條瀑布一樣從上一直開到下,如夢似幻,讓人誤以為來到了仙境。美艷似驕陽的艷麗花朵在空中搖曳多姿,這是木棉花。遠遠望去,大朵大朵的殷紅嬌花恰似一團火在樹上燃燒,卻更會讓人聯想到夕陽下山時那燒紅了半邊天的火燒雲。寧靜潔白的淡雅花朵盛開在一片原野,仿佛是天上飄下的綿綿白雲,因貪戀凡間的繁華,自願變成花朵看世間浮沉。在梵語中,它被稱為曼陀羅花。

或許你會來到某個風中帶著濕鹹的海邊。

早晨,旭日從海中緩緩升起。海面撒上了一層粼粼的波光,似是天上的星辰一不小心就墜落到海底。如果海面很淺的話,你就發現,天上的白雲還有天空的蔚藍都被海面反射,正應了張岱的那句:“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假如是在日本,那海面下一定會有鐵軌,供列車行駛,就像宮崎駿的《千與千尋》中一摸一樣,只不過沒有小白龍罷了。

或許,或許,有太多的或許。但對於我來說,最窩心的地方就是自己的小房子。

家中早就架好了葡萄架子,現在正是葡萄長葉的大好時節。

燦燦暖暖的陽光被葡萄葉子剪成細細碎碎的婆娑光斑,像一群小精靈,溫柔的在散發著墨香的書頁上落下一個輕輕的吻。自家的肥貓窩在藤椅上,油水光滑的皮毛在陽光的映襯下散發著暖暖的光暈。我去撓它,它也只是懶懶的哼唧哼唧,連眼睛都不睜開,做足了一副享受的模樣。心情好的時候,我也會陪著它一起坐在藤椅上,看著心愛的小說,沉醉在愜意的下午時光中。在暖陽的親吻下,身體漸漸的就有了倦意,我也不抵抗,就這樣任睡意一點點入侵我的神經,連書掉了也沒發覺,頗有“浮生偷得半日閒,手倦拋書午夢長”的意味。

“懶”,其實也何以很好。趙長卿有“嬌慵懶畫眉”的享受,偷得一時小懶;釋文珦有“吾雖萬事皆慵懶,春草生時亦有詩”的隨意,有著自己的軌跡;王哲也有“樂清閒,恣情慵懶”的愜意,品味著“懶”的意味。著名詩人李涉不就是在一個清幽的小竹院裡,小小的“懶”了一下,才有流傳今的“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閒“么?

“懶“這個字,或者說是這種行為,在我看來其實是人生的一種莫大的享受。當然,我並不是說,要將”懶“貫穿整個人生,做一個真正懶的人。這種懶,不是我想要的。你只需要在壓力大的時候,小小的”懶“一下,相信我,這會是一種享受。

初三:張焱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