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交通的原創隨筆:法律維持行人交通秩序

編者按:交通秩序無法僅僅依靠道德來規範,還需要法律來維持,唯有法律,能穿越時空的阻礙,管理到每一個人。

行人交通秩序主要靠法律還是道德維持

首先: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護實施

任何觸犯法律的人都將受到其受法律規定的應有的懲罰;道德則不然,道德可以用來懲罰別人嗎?那些網路上肆意發言,以道德的名義傷害別人的人,他們真的是有道德的么,用不道德的方法來指責別人,甚至因此觸犯法律,這樣的所謂的“正義之舉”,是有道德的么?

其次,法律有著強大的威懾力,法律的威懾性可以震懾住很大部分想要犯罪的人,並且,符合廣大人民美好需求的法律,它的威懾力反而可以得到人民的愛戴,反而可以讓法律深入人心,將其轉化為道德。就如同我們知道闖紅燈、亂穿馬路、酒後駕駛這些行為是不道德,其實都是從法律轉化而來的啊。

然後,法律有著懲罰見效性最快的地方,正所謂天下熙攘皆為利往,我的理想也不外乎是有份安穩的工作,好孝敬我那家中還在工作的老母。在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在這個呈現著惟利是圖趨勢的社會中,法律能直接或者間接的帶給他們經濟利益的損失,嚴重的甚至還可以讓其入獄,而道德則只是有一定可能間接性的損害人們的利益,兩相對比,難道不應該以法律為主嗎?

最後的一點,法律有著普適性,對所有人都適用,每個人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無論他是富豪還是乞丐,是高官還是平民;道德則不然,對同一件事情,可能會因為行為人不同的心理獲得完全相反的結果。於歡案不就是因為是看到母親受辱才殺人而獲得了廣大的網民的叫好,得到了道德的支持嗎?

xxxx說過: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內心的法律。每個人內心的道德標準是不一樣的,我們能用金庸小說中像四大惡人這樣惡貫滿盈、無惡不作、為所欲為、窮凶極惡的人的道德作為標準么?

那世界上就沒有惡人了啊。我們用孔聖人的道德作為標準,那人間就再無多少好人了。所以應以法律作為成文的道德,引導內心的道德的建立。

算了罷!我們已經試了太多次以德為主,以法為輔啦。二十四史為什麼多至二十四,不就是因為古代的封建王朝都是儒家治國,都是德主法輔么?法制愛民,不在其心而在其行,治國之難不在治善而在治奸,唯有懲惡才能揚善,不要再讓法律受道德的擺布,不要讓道德代替法律。

最後,我想說的是,我並不否認道德確實有必要的作用,但道德絕對不能作為維持行人交通秩序的主要的手段。法律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道德是目的而不是手段,面對著地球上這些廣袤的土地,幾十億的人口,道德是不可能到達每片土地,到達每個人心中的。唯有法律,能穿越時空的阻礙,管理到每一個人。

作者:1043技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