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心情隨筆:學校的小花園

故地重遊,最讓人痛心的是物是人非。房子還在,一些與自己生活有交集的各種物件還在。人呢?有的去世了,永遠不再回來,讓你無處傾訴,無處交心。他不再聽你的嘮叨,不再聽你的撒嬌,不再聽你的耍小脾氣,更不再給你說說當年小秘密的機會。有的還在,卻又擔心不是以前的樣子。昂著頭,你不敢去搭訕,怕招來不必要的鄙視;低著眉,你也不敢去拉近乎,怕觸動不該有的傷痛。你也不是以前的你,歲月在你的身上與心裡刻下了或深或淺的印跡。

如果你來到了母校,豈止是“人非”,物亦無一“是”。房子沒了,圍牆沒了,路沒了,梧桐沒了,操場、池塘、宿舍更沒了。這裡,幾乎沒有一件東西能與你記憶對接,沒有一件東西能引著你快樂地穿越。如果你想回憶往事,只有在自己的大腦中找找舊物的影子來與你的舊事相連。這舊影中就有小花園。

小花園是後建的,為當時學校最美的地方。她不過是一排教師房子前面的院落。那排房子共八間,住著八家。房前是一條石板直路,路南便是小花園。說是花園,卻沒有多少花,這裡一叢那裡一棵的,不成規則,更沒有形成規模。卻點點燦爛,逗引著淘氣的女生不時來偷摘。靠牆邊還有人種著菜,一樣的不成系統。有時邊上還放著雞籠鴨碗。自由散漫中透著生活的清新與溫馨,與院裡的人一樣。

花園中有兩眼小池,半月形,小池間還有一彎石拱小橋相連。這在沒有詩意的年代,多少顯出點詩意來。池中偶爾游幾尾小魚,或青或紅,引誘著人的饞眼。池面上漂著幾片圓葉,季節到的時候,水裡就豎出來一兩粒荷花,紅白紅白的,像老戲裡小姐的粉臉。

但是,這樣的美麗並不長遠。我再次見到她時,水已經混濁,再後來,便乾枯了。像乾癟的乳房,沒有了豐潤,沒有了光澤。人們乾脆就向裡面扔垃圾,不久,便填平了。

院內的房子本來還是整齊的,後來因為有教師家人口增多,便在自已的房子前攔著路建了一間,將東西兩邊擋住了,進出的人不得不繞著新屋腳走。後來讀到《項脊軒志》“牆往往而是”時,便每每聯想起當時的情形。花園本來與外面有一牆之隔,後來牆也拆了,早沒美可言的花園便全袒露在眾人面前,不含蓄,她也顧不了羞澀。

最終她也沒有逃脫被毀滅的命運。現在,如果來到這裡,你尋不到她的芳蹤。兩棟最老的住宿樓間那段牆,據說就是當年小花園的西牆,被冰冷的水泥封住了玉體,而這是後來者所不知道的。

(文章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