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園教師月隨筆

幼兒教師是教師隊伍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力量。他們也會有自己的教育隨筆,用來記錄自己的教育過程,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幼稚園教師們寫的隨筆吧!

幼稚園教師月隨筆:小班寶寶穿鞋

每次小朋友起床後,我們三位老師都要幫他們檢查鞋子穿的對不對,每天都有小朋友穿反鞋子,而且有的叫他們換過來之後還是反的,這讓我們三位老師很煩惱。

於是我想到了一首以前小朋友學過的兒歌《鞋寶寶》,我覺得兒歌的內容很好,對小朋友是否穿對鞋子幫助很大,於是我把這首兒歌運用到了生活中,每次小朋友起床後,我就叫他們一邊把小腳併攏,一邊念兒歌:“兩隻鞋寶寶,一對好朋友,穿對了,高興頭碰頭,穿反了,生氣背對背。”我讓小朋友相互檢查,看一看鞋寶寶是生氣了還是高興了,我看見小朋友都認真的檢查起來,嘴裡還說著:“高興了”“生氣了”,我對平時經常穿錯鞋子的小朋友會單獨講解,教他們怎樣檢查自己的鞋子,怎樣讓鞋寶寶高興起來,小朋友好像都很樂意。慢慢的,我讓小朋友當起了小老師,讓小老師帶著小朋友邊念兒歌邊檢查鞋子,特別是讓平時常穿錯鞋子的小朋友來檢查,過了一段時間,我覺得穿錯鞋子的小朋友越來越少了,讓我們三位老師很驚喜。我們知道這只是一個好的開始,以後還需我們老師繼續正確的引導。

通過這件事,我覺得老師要懂得學以致用,其實平時老師身邊有很多的兒歌、歌曲、故事等,如果能把他們正確的運用到生活中,要比老師不厭其煩地反覆講解,效果要好的多,這樣既有利於孩子們掌握知識,又能提高他們的行為習慣,一舉兩得。

幼稚園教師月隨筆:敲水杯

在我們班的教室里,我們每天都要給孩子喝水,但是每次吃點心或是喝水時都會聽見“嘭嘭”的敲擊水杯聲音,不管我怎么說,孩子們亦然我行我素。

這天,我們剛做好早操回到教室,我就跟孩子們說請到口杯架里拿杯子,拿杯子時要一個一個排隊拿。這時,我看到黃家瑞小朋友先拿到杯子坐在位置上看到別的小朋友還沒拿好,就玩起戰績的小水杯在桌子上敲擊起來。這時別的孩子看到黃家瑞玩的好開心,也開始叮叮咚咚的敲了起來,黃家瑞看到這么多小朋友都跟著他學著,他覺得好開心!開心同時可能玩的有些過火,一不小心,黃家瑞把杯子敲到手上了,他哇哇大哭起來,我聽到哭聲,馬上奏了過去安慰黃家瑞,手哪裡疼呀,又乘機說:"哎呀,小水杯生氣了!” 黃家瑞望著我,我告訴他們,平時老敲杯子,現在把它敲疼了,它就火大了。我又很認真地說:“以後還敲不敲小水杯了?”他輕輕地對我說:“不敲了。”

現在每當吃點心或是喝水時,小朋友很少用水杯敲打桌子了,偶爾還會聽到,但提示一下馬上就放好水杯,他們也就停止敲杯子了,我看到他們也感到非常欣慰。

幼稚園教師隨筆:“搗蛋王”也需要愛

幼稚園的一日活動中,不管是主題教學活動或遊戲活動,遵守紀律和守規則的幼兒,都會受到老師的表揚和疼愛,反之,那些“搗蛋王”聽到的,只能是教育和訓斥,其實,有時細想起來“搗蛋”的孩子也有很多可愛之處。

晨晨是我們班特別活潑可愛的孩子,白淨的皮膚,可愛的臉蛋,看著都著實招人喜歡,而他就是我最頭疼的“搗蛋王”,小手就沒有閒的時候,特別是在遊戲的時候,總是與小朋友發生糾紛,告狀的屢見不鮮,在我觀察中,晨晨其實特別喜歡與小朋友交往,也樂意和小朋友一起遊戲,每次在玩區域活動時,他都表現積極,願意參與遊戲,也希望老師會關注他,喜歡他。從我關注他後,我發現晨晨與小朋友交往的方法不對,所以經常事與願違,所以告狀的也就見怪不怪了,如:在玩區域活動時,在區域裡隨意走動,隨意拿或搶玩具,“老師,你看晨晨,跑我們這裡搶東西”“老師,他擠我們”“老師……”。

每當發生這種事情,我都有意識地,悄聲提醒他,教他正確的交往方式,在與他交往的過程中,鼓勵他與小朋友們搞好團結,要學會分享玩具,解決不了的事情,要和小朋友們商量,不能硬搶,大家一起玩才快樂,在主題教學活動時,讓他有表現的機會,因為他聰明好動,上課喜歡回答問題,我就多給予表揚,潛移默化的教育有了小小的氣色,慢慢的他和群了,會說:“我們一起玩好嗎”。

孩子的心靈都是純潔的,調皮的孩子也不列外,只要我們做老師的,多一些關愛,多一些耐心,也許一個眼神或一個提示,都會有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應,讓愛走進幼兒的心田,讓世界瀰漫愛的芬芳。

幼稚園教師隨筆:如何對待孩子說謊的問題

周五中午吃完飯的時候,梓涵突然過來對我說:“老師,昨天我媽媽帶我去北京了。”我們這裡距離北京那么遠我很好奇問:“你媽媽是怎么帶你去的呀,怎么那么快回來了啊。”“我媽媽帶我做飛機去的”我明白了梓涵是在說謊,我沒有馬上拆穿梓涵的謊言,而是幫她分析了她剛才說的慌,讓她明白了這是她自己想像的,並不是真的事情。幼兒在兩三歲的時候,見聞逐漸豐富了,感情也比較豐富了,語言表達能力逐漸增強,常常把自己想像和嚮往的東西說出來。因此,當孩子無意識說謊時,我們不要去責罵、怪罪孩子去說謊,而是幫助孩子正確去分析這些謊言的原因,幫助孩子去糾正,如果有條件可以幫助孩子去實現孩子的願望。但是還有很多孩子是故意說謊的,有些孩子為了博得老師和家長喜愛,或是犯了錯誤逃避責罵而故意說謊,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和老師千萬不要一味去盤問孩子,這樣只會讓孩子因為害怕而繼續說謊,我們應該為了孩子創造一個良好、溫和的環境,讓孩子勇於說出真話。

幼稚園教師月隨筆:孩子的眼睛

孩子的眼睛 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透過這個窗戶,人們可以了解與感受一個人的心理、情感、精神與生命狀態,並在了解與感受的基礎上調整自己與對方的交往狀態。從而達到預期的交往效果,並體驗到這種交往給雙方帶來的愉悅。那么。面對還不太會掩飾自己情緒情感的孩子。教師是否經常會透過孩子的眼睛來了解孩子,並在此基礎上及時調整自己的語言或行為方式,從而提高師幼互動的質量呢?請看幾個我們在幼稚園里經常可以看到的情景:

孩子將自己精心製作的作品呈現給了教師,但教師並沒有細看與品味,而是匆匆地作了個評價,然後就把視線轉向了其他孩子。這時,孩子的眼睛裡流露出了失望……

孩子們把小手高高舉起,爭先恐後地搶著要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但教師只是簡單提問了幾個孩子,便匆匆進入下一個活動環節,而並沒有在意其他那些仍然高高舉著小手的孩子。這時,孩子的眼睛裡流露出了泄氣…… 一個孩子大膽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教師給予了較充分的肯定和讚揚。而對接下來表現同樣出色的孩子卻沒有給予足夠的肯定和讚揚。這時,孩子的眼睛裡充滿了疑惑……

事實上,如果我們仔細觀察,不難發現,這些孩子的眼睛裡不僅充滿了失望、泄氣和疑惑,還時常充滿不安、焦慮和傷心,而這一切往往源於教師的一句話語、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這裡,我想說的是,那么多迷惘、疑惑、焦慮的眼神都是教師的行為對孩子產生的最為真實直接的影響,充分證明孩子的眼睛並沒有真正成為教師了解孩子心靈世界的窗戶。孩子的眼睛原本是教師了解孩子、感受孩子的重要通道之一,而教師卻視而不見。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我們知道,教師是以專業的眼光賦予學習者及其學習以價值的人,全美幼教協會(NAEYC)對幼稚園教師專業化的要求之一便是教師要“善於觀察和評量兒童的行為表現,以此作為計畫課程和進行個性化教學的依據”。教師若想走進孩子的內心,設計出符合孩子年齡特點與學習需要的教育活動,保證教育活動的適宜性和有效性,切實提高教育活動的質量,就需要立足於孩子的視角,從觀察孩子的眼睛開始,重視和理解孩子的需要。毫無疑問。這樣的行為是在感受與體驗孩子,是在發現與理解孩子,是在尊重孩子,更是在通向有意義的教育,其背後也充分體現了“兒童觀決定教育觀”這一簡單的道理。

最後,我還想說的是,教師如果有了觀察孩子眼睛的自覺,自己的教育人生將會因此擺脫平庸、虛妄、蒼白,逐漸變得深刻、豐富、充盈起來,就能對孩子的發展產生更為深刻的理解和體悟,就能有意識地為孩子營造和保持安全、健康的氛圍……

幼稚園教師月隨筆:內向的孩子

最近幾天,我們班的佳佳總是在鬧情緒,早上奶奶送到幼稚園總要哭泣。昨天,幼稚園組織去秋遊,佳佳一早背著一書包的零食就到了班級。可剛到就開始拉著奶奶的手不停地哭,怎么都不讓奶奶離開,“佳佳,怎么了?”我連忙走上前去安慰。“我不舒服,我要回家!”她哭著答到。“家裡還好好的,嚷著要到幼稚園來,怎么剛到就要回去了。”她奶奶也在旁開始納悶。

佳佳平時在幼稚園是個很聽話的女孩子,從來不鬧情緒,各方面表現也挺不錯的,就是稍微有點內向。“怎么會突然不要上幼稚園了呢?”這讓我很納悶。見她還是在不停的哭鬧,非回家不可的樣子,我就對她奶奶說:“可能她今天身體不是很舒服,平時從來都不這樣的。”“是的,要不我先帶她回家去看看吧?”

沒過多久,她又回來了,“剛到家,她又說想去秋遊了,我就又帶她回來了。”她奶奶解釋到。“那就好!佳佳,過來,我們馬上就要出發了!”說著我把她領到了隊伍當中。佳佳見她奶奶準備離開,又開始大聲哭喊起來,這次比上回哭得更凶了,還跟著跑了出去。我連忙追上去,“佳佳,怎么了?”她哭著就要回家。“我害怕!”

我突然意識到事情沒有我想的那么簡單,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平時很愛上幼稚園的寶寶害怕上幼稚園呢?肯定幼稚園發生了什麼事情讓她不愉快了吧!奶奶在可能不方便處理,於是我就對她奶奶說:“沒事的,我會解決的,您先回去吧?”我把佳佳抱到一邊,問:“你害怕上幼稚園是嗎?”她開始很合作的點頭,哭喊也減弱了些。 “那你害怕誰呢?”“周政傑!”她開始娓娓道來,“他打我”

我一下子全明白了。周政傑是個很調皮的男孩子,平時動作幅度很大,經常會弄到小朋友,而他們兩個又坐在一起,難免會出現這種現象。佳佳又是比較內向的孩子,平時出現這種事情也不會跟老師來講,日子久了,她堆積的恐懼心理也就加劇了,導致了恐懼來上幼稚園的現象。

我先找周政傑談了談,其實他就是比較調皮,出手比較重,他並不是想故意打人。於是,我就把佳佳叫到身邊:“老師知道周政傑很調皮,但他不是故意的,他是很想跟你做朋友呢!下次要是周政傑又打你,你就來告訴老師。”佳佳很聽話的點點頭。我又藉機問小朋友,“要是你碰到有小朋友打你,你會怎么做?”“告訴老師!”小朋友搶著說,“還可以怎么做呢?”“跟他抱一抱,做朋友,他就不會打了”

小朋友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並有了很多好辦法,佳佳在一邊也聽得很認真。在這一天裡,我特別留意他們兩個,時常找她聊天,陪她遊戲,讓她感覺到老師一直都在關注她,關心她,讓她增加一些安全感,希望能讓她逐步減少恐懼。

後來,我跟她家長也談了話,發現這一現象已經持續了三四天,而且在家她還時常會做噩夢,可見這一影響已對她產生了很大的心理壓力,不是這么快能解決的問題,需要我們最近一段時間長期地觀察,並對她經常開展思想溝通與交流。

對於我來說,這也是一個很大的個案挑戰,也是一個很好地展示我們教育功能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