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在腳下隨筆

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路在腳下隨筆,希望您喜歡!

路在腳下隨筆篇一

十字的路口上我將一枚硬幣拋起,企圖用它來決定我人生的方向,眨眼間,閃過幾分流浪,硬幣落下,我更加堅定了自己內心的信仰,只要路在腳下,心就在前方。

站在雨淋不到的角落,深沉的望著遠方,一眼望不到頭的路段,渲染著怎樣的淒涼,一陣寒風拂過,心從黑夜中驚醒,望望窗外世俗的離殤,昨日的記憶是否尤在眼前明晃,淚光滑過路邊的彷徨,一邊走,一邊撫摸著被歲月褪盡的滄桑,一段記憶的流沙滑過指尖,留下守候不前的遙望,歲月已逝,寒夜冰冷的月光能否與我一起走過地老天荒,去尋找心靈棲息的方向。

一個沒有理想的人,好似一枝沒有準星的槍,一個沒有目標的人,好似一隻到處紛飛的羽毛,往往有時候我們都有一雙攀天巨足,往往有時候我們都有一雙騰飛的翅膀,唯獨沒有一雙洞察人間迷霧的雙眸和一個體味人生百態的心房。

將心態放平吧,將志向拋去你嚮往的地方,當然,你也許可能不知道社會的舞台上你究竟會扮演者一個什麼樣的角色,你也許可能不知道人生這趟有去無回的單程列車上你究竟會在哪一個站點下車,你也許可能不知道自己手中的這隻筆是否可以像其他人那樣擁有著耀眼的光澤。但是有一點,你要明白,你已進入不惑這年,肩頭的重擔開始流轉,雙眼的目光也要直視向前。

海燕搏擊風浪,它們可曾因為害怕而放棄自己懷久的夢想。雄鷹孤高蒼穹,它們可曾因為勞累而摒棄自己堅定的信仰。飛蛾以身殉火,它們又可曾因為寂寞而將自己的靈魂出賣給黑暗的漩渦。

我總是躲在夢與季節的深處,聽花與黑夜唱盡夢魘,唱盡繁華,唱斷所有記憶的來路,讓經歷品味五穀雜糧,讓雙腿踏破世俗的離殤。

我走了走,拾起了路邊的晨荒,我走了走,看了看遠方的斜陽,腳邊的淤泥,前方的荊棘,讓我不在想涉足前方,我多想就這樣慢慢終老,我多想畏縮不前做一個無名小卒在城市的邊緣浩浩蕩蕩,身邊的孤獨淹沒了我青春的力量,一千隻鳥飛過天空,它們眼角的淚水滴落在我沉默的心房,望望天空美麗的雲朵,看看大海上翻滾的浪花,我是不是真的要讓人生的濁火泯滅我生命中的最後一點光亮。

一枝筆,點亮了前方希望的光,雖然我是一個弱者,但我又怎么忍心將夢想停留在山腰,我不是強者,但我也要向夢想發起衝鋒的號角,我要拼搏,即使讓我沸騰的熱血如火藥般劇烈的燃燒,我要拼搏,即使讓我羸弱的身軀如夸父一般成為太陽的燃料,我將勇敢重新裝入胸膛,我將迷茫轉化為奮鬥的力量,走過淤泥,踏過青香,翻過高山,越過海洋,揚起希望的風帆,開啟新的航向,我堅信,只要路在腳下,心就在前方。

人生,不過是一道一加一等於一的數學題,一份夢想加一次努力等於一次收穫,一個朋友加一次關心等於一份快樂,一次教訓加一份經歷等於一次成長,一個信心加一道路途等於一次成功。

路在腳下隨筆篇二

“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是電視劇《西遊記》片尾插曲中的一句歌詞,插曲播放時,隨著“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這句歌詞曲調的緩緩降低,我感覺這似乎是讓欣賞歌曲的聽者,沉下心來,將目光灑向自己的腳下,看看自己的路是在何方,是在腳下嗎?

“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好多人為這句話作過的深思,聽過的教誨,寫過的文章,得出的體會,歷經的路程,產生的結局,都不會是一樣的。我感覺這不是一首普通的歌詞,而象是一聲人生的感嘆,警世的格言,也是一種夢想的激發。它讓人們知道人生歷程的曲折,實現夢想的艱難,從而為你指出了人生的起點。

有的人走的路,是父母給他選擇的,路的起點不是在他的腳下,而是由他的父母將他直接“抱”到路上。可這路並不一定是平坦的,那沒關係。路上若是遇到了陷阱,父母可以先給“填”平。路上若有荊刺,父母先給他“砍倒”荊刺。路上若是渴了沒有水,父母隨時出現在他身邊,將水瓶兒送到嘴邊。“路上”沒錢了,於是,父母不管是自己費盡心血掙的錢,還是從不正當途經弄的錢,都多多的放到錢箱兒里,讓孩子背上。這樣的人,他們走在路上,總是沒精打彩的,總是膽顫心驚的,若是哪一天,父母不在路上陪著,他們就象路上的“侏儒”。

更多的人是靠自己選擇自己的人生之路。選擇一條路,比走上一條路重要。在搖擺於多種可以走的路中間,往往需要自己的睿智和遠見,審時度勢,把握時機,作出決斷。選擇一條路,不能好高騖遠,必須切實,自信,有夢。切實就是要把握住真實的自我,自信必須擁有克服困難和挫折的勇氣,有夢就是要有自己的目標。

選擇一條路,自然離不開一種參照物,這參照物就是你選擇的路,是以什麼樣的人格為標準。你想做個文人嗎?歷史和現實中有的文人志士,他們一生的財富,只有腹中激昂的詩歌和鐵骨般的文章,除此之外,他們兩袖清風。就這樣,他們能真正品味人生的真諦,也活出了別樣的人生精彩。你想當官嗎?那些不為五斗米折腰,剛正不阿,一心為民的好官。他們那種正義、清廉、淡泊的精神,足讓人心生敬畏和佩服;你想做個科學家嗎?更多的科學家,他們埋頭專業,專心致志,一千次失敗才會產生一次成功,甚至耗盡一生心血也沒有成就。儘管如此,他們那契而不捨的精神才是行走在路上的巨人。有很多人選擇做一個平凡的人,我認為,每一個平凡人都是“國家機器”上不可缺少的螺釘,他們雖不是社會的精英,但他們是這個社會的脊樑。

既然選擇了一條路,這條路是否適合你的未來發展方向,誰也不知道,只有償試著走下去,才會有自己的感受。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發表演講時曾說出一句很富有哲理的話:“鞋子合不合腳穿著才知道”。選擇了一條路,在行走中,你感覺切實不適合你的實際,這時,你會想到“改變”。適時作出改變也是必須的。有時改變,是為了趁自己年輕;有時改變,是因為遇到了千載難逢的機遇;有時改變,是因為有了豐富的經驗的積累;有時改變,是為了汲取以往的教訓;有時改變,更是為了做真實的自己。

無論是已經選準了路,還是中間改變了路,路,必須得堅持走到目的地。“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險又出發,又出發。”這是真正行者的人生態度,也是一個意志堅決者的無畏精神。“又出發,又出發”,中國工農紅軍經歷多少次艱險,歷經多少次又出發,終於走完二萬五千里長征;中國的“兩彈一星”經歷多少次挫折,歷經了多少次又出發(又開始),取得了豐碩的國防技術成果,讓中國擺脫了帝國主義的核訛詐;我國的改革開放,經歷多少次探索,歷經多少次又出發(又堅持),才找到了一條強國之路。這些是一個國家的精神,一個民族的精神。

有一種旅行,叫“在路上”。面對路上的艱難險阻,得有一種積極向上的樂觀心態。游游如康河青荇,迢迢似雪泥鴻爪,灼灼如滿目葳蕤,列列似雪滿弓刀。積極樂觀者,獨立黃昏,不道桑榆晚,卻道霞滿天,無風仍脈脈,不雨亦瀟瀟。管它風刀雪劍,管它傾覆堂前燕,管它黃昏來臨,管它地裂山崩,擁有積極樂觀心態,不管在哪兒跌倒,都要堅信自己能爬起來,繼續前行。從一個報刊上知道,有一個伊斯蘭教徒,為去麥加朝聖,從出發地開始,幾千公里路,他硬是一路跪拜著行到終點。最近,在我們英山有一個古稀之年的農民,從1965年開始,走遍了大別山區的三省七縣,記下了幾十本大別山區抗戰故事的筆記,於20xx年完成了近30萬字《浴血英豪》抗戰小說。

眼下很快就是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季,找一個理想的就業機會,盼望有一個美好的前途,都是很正常的想法。20xx年6月15日,知名影視演員張衛健作客央視《藝術人生》欄目。是時,觀眾席一個大學生很尊敬的問:“衛健哥,能以你的成功,給們一些什麼啟示嗎?”張衛健答道:“不急,不著急,不要想著一就業就能當上官,管上一群人,拿好多票子,住上好房子,開著好車子。我們應該向大自然學習,時間就是成功的孵化器,只要你努力過,春天總會來的。”張衛健的回答讓主持人朱軍感到由衷的佩服,並羸得觀眾一片熱烈的掌聲。

在人生的道路上,成功的秘訣在於持之以恆,契而不捨。讓我們也象《西遊記》唐僧一行那樣,桃著擔,牽著馬,在人生的路上,經歷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場場酸甜苦辣,迎來日出,送走朝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險又出發,又出發……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

路在腳下隨筆篇三

魯迅先生說過,“希望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就像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心有夢,路就在腳下。其實,每一個季節,都有一些熟悉的腳步。回憶腳踩過的小路,芳草幽幽山野,包容著半醒的夢想,鼓勵著那顆躁動的心,向更遠的地方探索,求尋求夢中的真理。

尋不見五月飛雨,又攤上六月的破船,船在水中,夢在岸邊蕩漾著身子。也想過週遊天下,也想過尋找一方淨土。有時候,持一本書,走過長長的小巷,多想漂泊,多想追夢。如果那樣,觀自然完美花捲,賞山間朝夕聚變,豈不美哉!可惜夢太遙遠,路已陌生,夕陽已經睡下,我還是我,天下之大,真找不到可以寄託心靈的淨土。幾多失望,片刻憂愁,有時候,走著走著就迷了路,有時候笑著笑著就消失之人群之中。但尋夢的路上,困擾自己的暴風終究逝去,煙雨過後,時有彩虹。那些留下的足跡,收穫的經歷,將會是嶄新的記憶,風吹不走,雨打不散,霧滿山頭而不惱,因為明亮就在遠方,夢想就在腳下,嚮往就在心裡。

曾經鼓起勇氣,走出心裡那座城,因為懦弱,失去很多,逐不再詢問。穿過地平線,尋夢所在,於陌生的國度思考人生,淺談記憶。現在想起,塵埃散盡,卻是另一般美麗的風景,雖然來得晚些,卻給人一春安慰,剎那拾撿到清新,讓夢更好孕育。

那一次,我登上高山之巔,那一次,與飛鳥為伴。所以,在大千世界中,心裡裝滿渴望,渴望收納陽光,品嘗春景。與草木成為知己,和彩蝶結一路風塵。為了在季節離去之時,留下些回憶,我踏上孤獨之旅。因為我知道,遠方有美麗的故事,遠方有迷人風景,遠方有唯美的夢想。

我已忘記那座山叫什麼山,那個石頭是何種顏色。就這樣,細心走過每一步台階,台階已經老舊,沒有了往日的輝煌。偶爾也能看到三五行人由此走過,只是悄然而去。坐在光滑的石頭上,放眼望著茫茫森林,蔓延的花香,飄過山野,眼前是濃綠一片。好不容易攀上山巔,累得喘不過氣,大口大口吸著清新的空氣。停息片刻,遠遠望去,高低不平的石頭上,枝藤繞著樹木,密不分株,沉甸甸的綠意,好似大海里的波浪,一層接著一層,直向遠處推去。

陌生小徑曲曲折折,鳥隨處可見,雲就在頭上,可以感受到她的飄逸。幽深的叢林,到處鮮綠,踩著石頭一步步向前,小心翼翼,害怕驚動山神怪獸。悵惘間,雲中飄來笑聲,頓時,山谷回響,情歌悠悠揚揚,寧靜的自然中,此音可比天籟。

穿梭林間,看不清山的另一頭,石縫中的幽草隨處可見,風吹過,他們頑強搖擺著身子。陽光真好!終於可以看著山的外的風光,雖不見行人身影,但芳草優美,視野開闊無比。葉與葉交談,陽光與陽光親吻,峰迴路轉,繁花似錦,只得停下腳步,靜坐一會兒,看看腳下,望望遠方,腳下是生機盎然的土地,養我育我的土地。而遠方,是一個寧靜的小村莊,村落的房屋,肥沃的農田,交錯的小路,村民來去自如,偶爾還可以聽到幾聲狗吠,閉目,一切如此清新,恰如回到故鄉,回到親愛的夢鄉。

夕陽西下,殘陽似火。心累了,腳下的土地,腳下的路,變得模糊。再美的風景,不捨的心,也得輕輕放下,必須欣然歸去。下山是一件興奮的事,飛快的腳步,攜著歡舞的心,踏過斜斜的山坡。眼角下,滿地鋪滿松樹遺落的殘枝,輕輕踩在上邊,咯吱咯吱響個不停。在藤的牽引下,小心謹慎,低著頭,一步步,一步步,艱難往前穿梭,偶爾摔倒一下,重新爬起來,欣喜若狂。

不知走了多久,已忘記腳下的路,分不清方向,似乎迷了路。但眼前的景色卻讓人沉醉,周圍長滿野花,蘭草花,山茶花。幾株小草上,還有零星的露珠,晶瑩剔透,美麗極了。離腳不遠的地方,長藤繞著樹枝,藤上掛滿了,沉甸甸,晶瑩剔透,飄著香味的葡萄。靠在藤下,詩意而息,弄一顆放在嘴中,酸甜均勻,美味相稱,美透了那顆渴望的心。

在叢林中,走著,走著,就沒有路了。摸索幾分鐘,終於可以看到山間有條荒蕪的小路,不知通向何方。順著小路走,剎那間,看到來時的石階,欣喜無比。回去的路上,偶遇一老翁,滿頭銀髮,拄著拐杖,一步步走著,走得很慢,卻能聽見他的腳步聲。時不時,望望腳下的路,望望遠方發光的頂峰。

因為路在腳下,踏踏實實走過,靜靜欣賞沿途風景,終會到達頂峰,看到彩虹似的夢幻,搖曳在天邊,美輪美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