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教學隨筆

信息技術課比較抽象,那老師怎么教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信息技術教學隨筆,一起來看看。

信息技術教學隨筆篇1

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是新時期我縣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點。126教學策略的推廣套用為廣大中小學生帶來了莫大的驚喜。弱者優先、機會均等、及時評價展示,讓每一個學生都有了發展更好的可能,課堂不再是好學生表演的時間,而更應該成為所有學生齊頭並進的快樂舞台。層次化教學方案的實施要要求所有的老師把目光放的更長遠一些,畢竟祖國的未來沒法寄託給那些個死記硬背的酸書生,未來事業的接班人應該富有朝氣,富有創造性,富有開拓性。小組合作學習正是培養未來事業接班人的那種合作共贏開拓思維。任何人都很重要,都是小組合作的主體。

積極的相互支持配合;積極承擔在完成共同任務中個人的責任;所有學生能進行溝通,小組成員之間相互信任;對於個人完成的任務進行小組加工,以及對活動成效進行評估等。在這裡,合作的動機和責任是合作學習,它不再是課堂教學的點綴,而是一種具有實際意義的學習方式。

合作學習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強調學生自主探究,並不是不要教師指導,也不是說教師可以撒手不管,更不能認為教師可以推卸教育學生的責任。學生討論時,教師應該以聽、看為主,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解上,在此基礎上,迅速地加以思考,下一步的教學應該做哪些調整,哪些問題值得全班討論,哪些問題需要教師講解,教師要做出最恰當的選擇。

給學生均等的機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真正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而不再是單純的肉食鴨。圖示化導學案的靈活運用讓學生真正有一條主線貫穿課堂始終,採用任務驅動法,給學生創造成才。學生前途都是不同的,沒必要扼殺學生在其他方面發展的天性,成功不僅僅在於考學,更在於培養學生不斷學習的好習慣好方法。習慣成就未來!

教學是一門藝術,又是一門遺憾的藝術。無論你是初涉講台的青年教師,還是從教多年的中、老年教師,不管你課堂設計,課前準備得多么充分, 往往都會有一些課堂上的長處與不足或者會因為一些偶發事件而產生瞬間靈感,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時利用課後反思去捕捉,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雲散,令人遺憾不已。

信息技術教學隨筆篇2

以前上信息技術課時,無非是教師演示,學生再照著“葫蘆畫瓢”。其實,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效果並不好,對於接受能力強和以前已經接觸過此類問題的學生,你還沒有講完,他就會操作了;而接受能力比較慢的學生,即使你演示一遍他也沒有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更有部分學生走神了,壓根沒有聽見你在說什麼。況且,這種方法很不利於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此外在自己的信息技術教學中還存在著這樣那樣的不足,反思自己的教學,我採用了以下方法,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創設情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新知識

把問題作為出發點,給學生設定問題的情景,提出帶有啟發性、挑戰性的問題,提供讓學生動手動腦參與的機會,讓學生通過觀察、分析、綜合、歸納、比較、想像、概括、研究的學習過程,在實際操作中發現、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老師要適當給予學生探索解決問題的思路,鼓勵他們大膽去嘗試。在信息技術課堂上,要多讓學生用滑鼠點一點、試一試,動腦想一想、動口說一說。例如:在教學“美化文章”這一內容時,先給出一篇美化過的學生作文,提出“如何美化”的問題,讓學生自己探索“框線底紋”命令的用法,要求每個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用滑鼠點一點、試一試,用眼看一看變化、動口說一說、動腦想一想、比一比,看看誰把文章修飾的最美,組與組之間展開競賽。在實踐過程中教師要多鼓勵學生勇敢地面對困難、克服困難,要讓學生享受成功,從而樹立他們的自信心。

二、創設和諧氛圍,保持學習情趣

信息技術教學的實踐讓我懂得,堅持鼓勵和誘導相結合,克服學生的畏難情緒,創設和諧的學習氛圍,是保持他們學習情趣的有效手段。

每班絕大部分同學上機操作時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作為教師根本忙不過來,有時不免會挫傷沒有被輔導同學的積極性。還有,學生的完成情況參差不齊,有的幾分鐘時間就完成任務了,然後就想乾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而有些學生即使沒完成任務,但看到別的同學已經開始做其他的,也不免心不在焉,有的學生乾脆偷懶,即使沒學會、沒完成任務也把問題放到一邊,這樣就會有不少學生掉隊。於是我定下了這樣的規矩:全班同學都完成任務了才允許他們自由安排時間,這樣一來,每個學生為了不拉全班學生的後腿,都會認真的去做,提前完成的學生還會主動的去幫助不會的同學,有問題的學生也會主動的向會的學生請教,這樣即可以減輕教師逐個輔導學生的壓力,也使那些學得好的同學得到鍛鍊,使他們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時還克服了部分學生因怕問老師問題而舉步不前的現象,從而使所有的學生各得其所。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並沒有失去作用,我們正好可以集中精力去輔導個別的計算機“特困生”,使他們以最快的速度提高信息技術操作水平。同時,同學之間也在互相輔導學習的過程中增進了感情,了解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創造出合作學習的和諧氛圍。

三、多讓學生做老師

以前,我經常使用教師演示,學生看的方法授課,結果就會出現部分學生不耐煩而部分學生又心不在焉,甚至說話打鬧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學生也不用心看書上的步驟,甚至老師演示完了,有些學生還不知道所學的內容在書上的什麼地方,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後來在學習新知識時,有些需要演示的內容,我儘量讓學生去做,全班同學一起看書上的步驟,由一名學生代表演示,這樣以來,學生就能專心研究書上的操作方法,特別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基礎比較好、領會比較快的學生也有了展示自己的機會,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變主動,課堂氣氛也比較活躍,老師也可以及時監督課堂學習情況。

四、以“任務驅動”的方法組織教學

“任務驅動”教學法符合探究式教學模式,適用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信息技術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極富創造性、具有明顯的時代發展性特點的課程。“任務驅動”教學法符合信息技術教學的層次性和實用性,便於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信息技術的知識和技能,我在教學中就主要以這種形式組織教學。比如在進行段落格式設定的教學過程中,在課前我設計了一段小文章,保存為兩份,一份故意打亂各種格式,整篇文章非常不協調。另一份則是調整好的效果。通過對比較,孰優孰劣一看便知。開始向學生提出任務要求:如何把第一份文章的格式調整過來。然後先讓學生自己探索,接著請已經完成(或許只完成一部分)的學生把自己的做法演示給大家看,學生最後解決不了的問題再由老師指點,最終終於調整完畢時,一篇清晰優美的作品也就出來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不斷發出“原來如此”的感嘆,可以更大地激發他們的求知慾望,從而培養出獨立探索、勇於開拓進取的自學能力。

五、多選用身邊的素材

學習信息技術課選用素材時,儘量選用學生比較熟悉和他們身邊的素材,這樣比較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共鳴,也突出了信息技術課的實用性、工具性。如文字內容可用學生自己的作文、學生感興趣的小故事、時事新聞等,圖片及視頻內容可拍攝一些學生或學校的照片或視頻,音樂素材可讓有特長的學生使用學過的知識錄製歌曲,或剪裁學校搞活動時的一些片段,或及時下載一些學生喜愛的歌曲視頻等,還可以讓他們親自上網搜尋一些自己感興趣的資料供上課時使用,也可及時和其它學科的知識相結合。

信息技術教學隨筆篇3

課堂是學生接受信息技術教育的主渠道,上好每節信息技術課,對培養學生信息能力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這幾年的信息技術教學中,我就著眼於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自主、合作的能力,做了很多嘗試,下面就結合我的教學實踐,談談我的一點心得,希望能與大家分享:

一、精心導入,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想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愛上信息技術課,但這種愛好往往表現在愛玩遊戲,或者上網聊天、看Flash動畫。而對一些基本的知識、技能卻不願認真地學習。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精心設計導入,誘發學生學習動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提高效率的目的。我在教學實踐中主要採用以下幾種方法導入課堂教學。

1、遊戲入門,自覺學習。

既然學生愛玩遊戲,那么就讓學生通過玩遊戲來激發他們想學的願意。把計算機新課的學習寓於遊戲之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學生濃厚的興趣中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

例如學習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師一開始直接講解手指的擺放要求和指法要點,學生不但學的很累,而且很不願學,更加不能強迫其練習了。我在教學中就採取遊戲引入的方法,先讓學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賽誰的成績好或者與老師比賽。學生在"青蛙過河"等遊戲的實踐中發現,要取得好成績就必須練習好指法。於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夠打得又對又快。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再講解指法練習,學生學得就很認真。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後,學生們再玩這個遊戲時就感到輕鬆自如了。這樣,既保持了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熱情,還可以促使學生自覺去學習計算機知識。

2、創設情景,積極學習。

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可以利用媒體來創設、最佳化教學場景,藉助美好的事物的演示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和動手操作的欲望,使學生在學習情景中產生探究學習的動機,引導學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既讓學生明確了學習的目標,又為學生指明了學習的方向,使學生感到學習也是一種樂趣,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究。

如在Word軟體中進行《插入圖片》教學時,設計了這樣一個導入的過程:我首先利用網路廣播讓學生欣賞一些以前學生製作的圖文並茂的作品,有精美的賀卡、詩配畫。學生看後,便小聲地討論起來:"真漂亮!""怎么才能做出這么好看的賀卡呢?"……他們的眼中流露出求知的欲望。我抓住時機告訴學生:"這些作品是在Word中製作出來的。"並激勵學生:"只要開動你們的大腦,發揮自由的想像,你們同樣可以做到,而且還可以比他們做的更好。"學生個個都迫不及待地開始動手操作起來。這樣導入,創設一個寬鬆的學習情景,真正調動了學生的激情,為下一步自主探究奠定了紮實的情感基礎。

二、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獲得知識技能。

新的課程改革綱要中要求教師"改變課程實施過於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在教學中應該留有讓學生想像的空間,老師應大膽放手,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解決實際中碰到的問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自己主動獲得知識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信息技術的操作有許多都是相似的,明白了此既明白了彼。教師不必講得太多,指導得太細。

那么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呢?

(1)設定疑問模式

教師或學生置疑。指導學生質疑,學生自習解疑,師生共同歸納,再設定相應訓練加以強化和反饋。這種模式以疑問為線索,以解疑為動力,以活動為手段,以澄清問題,強化知識,提高能力為目標。

(2)目標驅動模式

教師出示目標,或學生自行確立目標,教師引導學生圍繞目標學習設定相應問題,組織討論。突破重點,難點,疑點,布置相關聯繫,詳析總結,回歸目標。

(3)自學-合作模式

採取小組合作的方式,教師提供必要的幫助指導,對學生學習發揮主導作用,讓學生自學,能動的學習,有利於真正發揮學生在學習這個過程中的主體作用。

比如在"畫圖"軟體中,教師講解了矩形的畫法,那么其他橢圓和圓角矩形,就不必再講解了,從教學效果來看,大部分學生能夠掌握其它兩種圖形的畫法。又比如說"複製、剪下、貼上",只要教過一次就可以了,各種軟體中的做法都是差不多的。所以說,大膽放手,有利於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三、教學模式的多樣化

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網路技術的推動下,使信息技術課展示給學生的是一個豐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擺脫封閉式教學方法,探索多樣化教學模式,才能使信息技術課真正地"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在教學中,我一般採用以下幾種教學模式:

1、演示、講解模式

某些知識藉助於設備演示,教師在其中做適當的講解,能使學生獲得大量的感性知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例如在教學生"圖文混排"一節時,我採用的方式是:邊出示用FLASH製作的課題畫面邊講述本堂課的學習任務,然後再依次展示"圖文混排"的示例,這樣生動形象的表述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學生易於接受。

2、任務驅動教學模式

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主要特點是"任務驅動,注重實踐"。通過教師將教學內容任務化,並在營造的模擬情景中提出任務,驅動學生開展學習、探索活動,尋找、搜尋相關知識,歸納完成任務的方法和步驟。緊接著進行上機實踐活動,進行驗證。如此循環到該課全部任務完成。最後進行複習整理,融會貫通。

3、小組協作競爭教學模式

信息技術課也可將現代企業的管理、合作、競爭等現代意識引入教學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組成2-5人的小組。分組的依據一般包括性別、年齡、學習成績、知識結構、社會背景、以前小組學習的經驗等。小組成員最好有一些差異,能夠互補互助,有利於每個小組成員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彼此之間獲得更多的經驗信息。倡導小組協作學習的同時,還要強調組內個人之間的競爭,比一比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誰對問題本質的理解全面深刻;誰提出和探討的問題最多;誰收集信息的渠道方式多,信息準確;哪個小組的協作、溝通能力強、作品內容與風格都很不錯……這種競爭是在協作基礎上的競爭。每個成員的學習、實踐及成果為整個小組共享,每個成員的成功都與小組的成功聯繫在一起,而每個人都成功就必須組內協作、互幫互助。

4、問題探究教學模式

"問題探究"教學模式是根據教學內容及要求,由教師創設問題,以問題的出現,創造欲和主體意識,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的一種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把教學過程設計為學生主動探索知識,進行創造思維的過程,以提高學生獲取信息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他們的創造性品質。

四、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評價方式

信息技術教育重在培養學生的信息實踐能力和套用能力,一般不宜採用傳統的考試方式來評價學生對知識掌握程度高低。 在我們的評價體系中,儘量做到多元、客觀、個性。首先,不以一張試卷評定成績,而是從多個方面來進行。要求學生的重心不是防在單純的學會知識上,而是應該轉移到學會學習、掌握方法和培養能力上。因此,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模式的評體系價中不僅要有學生掌握學科專業知識的評價,更重要的是要有對學生的信息素養和綜合能力等因素的評價。

對於學生信息能力的評價考核主要是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的:其一為信息處理能力的評價考核,如平時的操作中有創新,可以進行加分。在平時的小競賽中,如畫圖比賽、打字比賽等項目中獲獎的可以加分,鼓勵學生髮揮自已的創意。其二為學生信息技術知識、技能的掌握,如網上信息的查找、常用工具軟體的使E-mail的使用,以及一些趣味性較強的小測驗等。其三為學生的學習態度、小組成員之間協作能力、課內任務完成情況、使用信息設備的道德水準的評價考核。

總之,信息技術學科由於其實踐性及套用性強等特點決定了我們在教學中必須把握資訊時代教育觀念,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運用適當的、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為培養資訊時代全面發展的人才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