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客閱讀隨筆

信客默默奉獻的精神,永存。那大家閱讀後,都怎么把感悟寫成隨筆的?來看看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信客閱讀隨筆,希望你有所收穫。

信客閱讀隨筆篇一

今天老師講了《信客》這一篇文章,都後我感觸很深。

科技在日新月異的進步著,信客如同許許多多的職業一樣,在今天已經沒有存在的意義了,於是這個職業消失了。

但是,曾經或者願意成為信客那樣的人卻沒有消失,他們仍然在世界的某個角落。科技是在進步,但作為人的一種思想,一種品質的象徵的信客是永恆的,如同儒家的教育一樣悠久,如雷鋒的象徵一樣深遠。他們這些人就是我們道德的最高境界,這種品質卻永遠不會想他們曾經的職業一樣消逝,現在,他們仍在世界的某個角落默默的奉獻著。

信客的苦是雙方面的,他們賺的錢僅夠餬口而已,但工作卻異常艱辛,往往鄉親們的親戚都不在一個城市,所以要走的路程可想而知,運氣不好,遇到壞天氣,可能難以吃的上飯,這些苦就是來自肉體與物質的;然而收到了如此苦難後的信客們,回鄉卻難以受到鄉親們的安慰,如果有哪家人死了,還得主動去安慰他的家人,任憑別人打罵。更糟糕的是,信客們常常收到鄉親們的無端懷疑,這使本身身體勞累的他們,心也累了。這些痛苦,這些磨難,不是你我所能承受的,然而,信客們都已默默承受,並沒有絲毫怨言。

信客的職業已經逝去,並不再回來,讓我們目送這曾經承載過無數有信客精神的人的職業,但是,也不要忘記,這種精神卻永遠的被刻在了歷史,現在,和將來,是你我都因去繼承和發揚光大的。

這是給信客職業的墓志銘,卻不是給信客精神的墓志銘。

信客閱讀隨筆篇二:解讀《信客》的文化意蘊

喜讀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尤其是先生的《文化苦旅》,如先生在《吳江船》一文中認為“楓落吳江冷”寫得浸膚冷麗,高妙得讓人嫉恨。我常沉醉於先生時而深重蒼涼,時而清麗委婉的敘述中,感受著新舊文化的信息在先生文字背後的奔騰衝突。《信客》便是這樣的文章,它關注著中國農村豐富的文化現象。《信客》一文側重抒寫了一位年輕信客的生命流程。“信客”是“早年在鄉間,對外的通信往來的主要依靠”,他們奔走於城鄉之間,是“鄉村和城市的紐帶”。他們談論的話語是“中國近代城鄉的變化史料”,他們的生命見證了城鄉的變遷。在他們的生命中,我們清晰了文化在這變遷中所實現的傳承與更新。

一、文化的衝突

“都市裡的升沉榮辱,震顫著長期遲鈍的農村神經系統。”

“農民的眼光里,有羨慕,有嫉妒;比較得多了,也有輕蔑,有嘲笑。這些眼神,是中國農村對自己的冒險家的打分。這些眼神,是千年故土對城市的探詢。”

作者寥寥數語向我們揭示了:在中國的城市化進程中,宏廣的“農村力量”對“城市文明”的窺探,及對抗著農業文明而崛起的“城市文明”給予“農村力量”的衝擊。

在農村,這個相對封閉的結構體系里,生活相對靜止。由於長期從事較簡單且重複的物質勞動,人的思想容易守舊,對新生事物的認識相對遲緩,進而接受也就顯得更複雜,過程冗長。他們固守著傳統,又被新思潮所苦,如文中所提“只要信客一回村,他家裡總是人頭濟濟”,而這些人多數“只是來看個熱鬧……”,“看看各家出門人出息如何,帶來了什麼稀罕物品”,他們的“眼光里,有羨慕,有嫉妒;比較得多了,也有輕蔑,有嘲笑”,可見城市出現的新事物對他們的神經的震顫。但缺乏競爭、冒險與向外擴張的意識,讓他們對城市文明始終是一種“覬覦”的姿態。

而繁榮喧囂的城市,有著相對開放的社會形態,由於經濟的快速發展,各種新的信息的大量湧入、衝擊,人們懷疑著舊有的傳統、規則,改變著長期以來形成的心理習慣和生活方式。都市用新的觀念去接納、消化社會乃至世界發生的一切。對物質文明的追求被認為是合理的,對個人的奮鬥、冒險等也被認同,甚至被鼓勵。她改變著生活在都市中的人們,也改變著從農村走向城市的人們。如文中寫到一打工者到城市發財之後,只顧自己享樂,與時髦女郎同居。之後,他還為了顧全自己的面子,誣陷善良的信客為小偷……讀到此處,我們可以想見其“生態環境與心理習慣”已發生了強烈的變化,亦能隱約的感受到都市於追逐、享受物質者的寬容,對違背傳統道德者的忍耐。

信客因奔走於城鄉之間,感受著城鄉的衝突、新舊文化的交戰,因而是“農村的神經系統”“最敏感的神經末梢”,他們自身也體現著這種衝突、這種變化。

二、文化的傳承

舊有的文化,千百年傳襲下來的文化中,崇尚道德,關注人際與人倫關係多於關注物質文明的文化特質,在農村,被相對完整的保存下來。

1、擔承

對社會的擔承,亦是對社會的一種責任意識。文章中,有一位年老的信客,因在一次幫人托帶紅綢時裁下了“窄窄”的一條留為己用,栽了跟頭,失去了一生的信譽。他“聲辯不清,滿臉淒傷,拿起那把剪紅綢的剪刀直扎自己的手”。他是如此的痛苦悲憤,但“第二天,他掂著那隻傷痕累累的手找到了同村剛從上海落魄回來的年輕人,進門便說:‘我名譽糟蹋了,可這鄉間不能沒有信客。’”他已不能承擔了,但必須有人來承擔。在他,對社會的擔承似乎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即使自己是極卑微的。

“從頭至尾,年輕人都沒答應過接班。可是聽老人講了這么多,講得這么細,他也不再回絕。”這似乎是生活的挫敗者對生命的挫敗者的同情與理解,年輕人成為了信客。

年輕信客的生命中也有著老信客所遭遇的艱辛與懷疑。他因通報外出謀生者客死他鄉的噩耗而被大聲呵斥、送去簡陋的遺物被深深的懷疑時,“他能不幹這檔子事嗎?不能。”這是一句極乾脆的回答。“老信客說過,這鄉間不能沒有信客。做信客的,就得挑一副生死禍福的重擔,來回奔忙。四鄉的外出謀生者,都把自己的血汗和眼淚,堆在他的肩上。”經歷艱苦磨難時,他所堅持的何嘗不是對他人、對社會的一種擔承?

在敘述中,我們能體會到作者對他人、對社會的擔承的肯定。人生活於社會中,於社會的價值、意義,也許正是他承擔了社會的責任,在生命中演繹了他的社會角色吧。

2、守信

“一旦人格掃地,他在自己的面前竟也失去了做人的自信和尊嚴。”

——周國平

失去了誠信,便失去了為人的根本,也失去了成為信客的最基本的條件。老信客因裁下了“窄窄”的一條紅綢,引來了眾人的懷疑與誤解,“以前叫他帶過東西的各家都在回憶疑點,好像他家的一切都來自剋扣”。雖然這些懷疑都無法證實,“他的家,破爛灰黯,值錢的東西一無所有”。但這偶爾犯下的小錯卻毀了他一生的名譽,使他失去了做人的尊嚴。因而當老人將自己的職責託付於年輕信客時,他“最後的囑咐是揚了揚這隻扎傷了的手,說‘信客信客就在一個信字,千萬別學我’”。

年輕的信客接受了囑託。一路風塵,半輩苦旅,他盡心盡力,任勞任怨,信守著自己對老人的承諾,恪守著自己為人的誠信,“受人之託,忠人之事”。但後來,有一次,他送信卻被誣陷為“私闖民宅的小偷,被扭送到了巡捕房”,被保出來後,他不想再做信客了。“這次回到家,他當即到老信客的墳頭燒了香……他跪在墳頭請老人原諒:從此不再做信客。他說:‘這條路越來越兇險,我已經撐持不了。’”即使如此,但他仍覺得自己有違老人的囑託,是有愧的,必須求得原諒。

誠信於我們的生命,仿如我們的血液。它的流動,讓我們的生命因此鮮活。

3、善良、寬容、厚道

老人離開了村子,孤獨地生活在山間的破草房裡。然而,他“夜夜失眠,在黑暗中睜著眼,迷迷亂亂地回想著一個個碼頭,一條條船隻,一個個面影”。他留戀著他原來的生活,留戀著他生命曾經的一切。“颳風下雨時,他會起身,手扶門框站一會,暗暗囑咐年輕的信客一路小心。”他似乎忘卻了自己生命的悲涼,而深深地關切著年輕信客的生命。

“年輕人想到老人今後的生活,說自己賺了錢要接濟他”,“關照家人抽空帶點吃食到墳場去。他自己也去過幾次,……一起感嘆唏噓”。他們如此接近,似乎已經感受到了對方的溫暖。善良的他們相互關切著,讓彼此暫時忘掉了生命的孤獨。

年輕信客聽到外出謀生者客死他鄉的訊息,“就會匆匆趕去,代表家屬鄉親料理後事、收拾遺物。……來到死者家裡,信客滿臉戚容,用一路上想了很久的委婉語氣把噩耗通報。……他都不能離開,幫著安慰張羅。更會有一些農婦……連帶也憎恨信客,把他當做了死神冤鬼,大聲呵斥,他也只能低眉順眼、連聲諾諾。”我們似乎已感受到了他的無奈,但他還是用他的寬容、忍耐表達著對死者的尊重,對生人的同情。

年輕的信客給發了財的同鄉送信,卻遭受了前所未有的侮辱,當別人問他事由時,“他只說自己一時糊塗,走錯了人家,他不想讓顛沛在外的同鄉蒙受陰影”。他的善良與厚道,讓他忍受了他人的錯誤。他的以德報怨,更讓他的那位同鄉感動並改變。

年老的與年輕的生命遭遇,讓我們看到了在相似的生態環境中,文化在生命的繁衍中被沉澱,被視為一種心靈習慣在傳承著。

三、文化的更新

過於崇尚道德、強調道德,忽視人的合理訴求,漠視人的正當權益,也會是一種片面。“常常壓抑著自己和別人生命本體的自然流程。”(《上海人》)“合乎人性的日常生活正有待重建。”(《江南小鎮》)

年輕的信客堅持著自己為人的道德準則,忍受著不公平的待遇,但在生活中仍屢遭挫敗。“這條路越來越兇險,我已經撐持不了了。”他的生存環境已經發生了改變,他已無法固守他的生活。

他沒有選擇繼續忍耐,“他向鄉親們推說自己腿腳有病,不能再出遠門”,從而作出了新的人生的選擇。而這一選擇更接近人的自然本性,這一選擇也成就了他的另一種人生:“開始以代寫書信為生”,“教地理繪聲繪色,效果奇佳”,“不久,他擔任了國小校長”,“他死時,前來弔唁的人非常多”。我常猜想,如果他仍是信客,仍繼續著他的信客生涯,他的生命及歸宿是否是老信客的重複。

如某些固有的觀念已忽視和壓抑人自身的合理要求,自然會被摒棄或修正。文化也許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不斷更新的。

讀著《信客》,仿佛讀著許多中國人的人生,及他們在中國文化氛圍下形成的人性;讀到了人生的沉重,也讀到了人性的美好;讀到了作者的思考,作者的態度,也讀到了中國文人的責任與良心。

信客閱讀隨筆篇三:《信客》的人文性色彩

信客成了進城務工、經商的農民和鄉村聯繫的紐帶。余秋雨先生借信客這個狹小的舞台為我們展現了人性繽紛的色彩。

一、人性的美好

信客終年跋涉,非常勞苦,積勞成疾,卻始終任勞任怨。每到一地,既要散發信、物,還要接受下次帶出的信、物。還有許多額外的工作,經常幫助寫信、讀信。有時還要充當代理人,某個外出謀生者死了,代表家屬料理後事,收拾遺物。回到家鄉,又要通報噩耗,弔唁死者家屬,交出遺物。信客從無怨言,把所有的一切都當著盡同鄉之情。

信客生活窮苦。老信客幹了一輩子窮困潦倒,連一個家室也沒有,家中一無所有。沿途投宿,總是揀最便宜的小旅館,吃飯找那種“可以光買飯不買菜”的小店。終年奔波,勞累孤獨,陪伴他的只有胃病和風濕病。

最令信客無法忍受的是蒙受種種懷疑、憎恨和誣陷。老信客僅僅“裁下窄窄的一條紅綢綑紮禮品”,就被人糟蹋了一生的信譽,從此流落鄉外。年輕的信客通報噩耗,卻被一些農婦當做了死神冤鬼,大聲呵斥,信客只能低眉順眼,連聲諾諾。此外,還要飽受種種猜疑,直到他“流了幾身汗,賠了許多罪,才滿臉晦氣走出死者的家”。

更有甚者,耿直的信客因壞了同鄉的“好事”,卻被發了財而拈花惹草的同鄉誣告為“私闖民宅的小偷”,將他扭送到巡捕房。但是社會總還是有良心的。信客雖然不再作信客,但人們並沒有忘記他,而是常常想起他的好處“給失去了生活來源的他端來幾碗食物點心”,連那位曾經打他的同鄉也善心大發,十分感動,請他代辦本鄉郵政的事務。後來,鄉里的學校缺一名地理老師,人們推舉信客當老師。信客憑藉自己豐富的閱歷、高尚的人格,很快成為了這所國小的主心骨,不久就當上了校長。

信客終於憑藉自己美好的聲譽、崇高的人格魅力感染了大家,贏得了社會的尊重,最終也得到了社會的回報。演繹了一幕人間喜劇。

窮困艱辛的信客如今早已退出了歷史的舞台。可是幾十年之後的今天,余秋雨先生為什麼還要跟這些不知名的信客樹碑立傳呢?我想無非是想讓信客身上體現出來的那種任勞任怨、誠信無私、寬厚待人、善良正直的品質能夠流傳下來,尤其是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現代生活中,更需要大力提倡這些優秀品質。這就是文學作品所謂的教育功能吧。

二、人生的嚴肅性

可是,我認為《信客》所展現的人文性還不只這些。老信客和信客一樣,飽受艱辛,任勞任怨,一生勤勞善良,但是他們的結局迥然不同:老信客最後被迫離開家鄉去墳場看墳,他離開了紛繁複雜的人群,離開了他熱愛的鄉親,踽踽獨行,孤獨窮困,陪伴他的只有孤魂野鬼,只有山風林濤,只有長長的寂寞,最後他悄無聲息地死在遠離鄉村的墳場;而信客能夠有幸成為一名受人尊敬的老師、校長,死後“前來弔唁的人非常多,有不少還是從外地特地趕來的。”是什麼原因造成他們命運的差異?

文中有這樣一個情節:“村里一戶人家的姑娘要出嫁,姑娘的父親在上海,托老信客帶來兩匹紅綢。老信客正好要給遠親送一份禮,就裁下窄窄的一條紅綢綑紮禮品,圖個好看……這一下老信客就栽了跟斗,四鄉立即傳開他的醜聞,以前叫他帶過東西的各家都在回憶疑點,好像他家的一切都來自剋扣。但他的家,破爛灰黯,值錢的東西一無所有。”

“一無所有。”證明了老信客的清白!可是老信客還是聲辯不清,“拿起那把剪紅綢的剪刀直扎自己的手”。從此,信客再也不能做信客了,而是遠離人群與鬼魂為伴。臨走前,他沒有埋怨鄉親,而是極力勸說新信客當信客,繼續為鄉親們服務。多么善良、多么厚道,多么仁義的老信客!可是命運竟然如此薄情!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過能改,善莫大焉。”這些都是人性的寬容和大度。但是僅僅只是“一條窄窄的紅綢”,人們為什麼就不能原諒曾經任勞任怨、飽受艱辛,而今用血淋淋的手來表明自己改過的老信客?人們為什麼就不能夠記住他曾經為他們帶來過無數的喜悅和希望?難道這些鄉親都是鐵石心腸嗎?難道這些鄉親都愚頑無知嗎?不,不是。正如老信客所言:“信客信客就在一個信字。”

讀到這裡,我的心猛然一顫,不禁頭沉沉,汗涔涔:做人竟是如此的嚴肅!竟然容不得半點的差錯!無論你曾經多么受人尊重、多么讓人信任!其實人來到世界上,要犯很多錯誤,甚至可以說我們是在錯誤中不斷前進。可是我們在做人上卻容不得犯一絲一毫的差錯,正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讀罷《信客》,總是讓人無法釋懷——人性雖然很美好,但人生這個話題太沉重!我們在信奉“善有善報”的同時,信客悲慘的遭遇也總在時時提醒著我們“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做人,一定要小心呀!我不知道余秋雨先生寫這篇文章是不是刻意在警示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