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付出教學隨筆

你寫的隨筆:付出,其實也是一種收穫。大家又是如何寫付出教學隨筆的?一起來看看。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關於付出教學隨筆,希望你喜歡。

關於付出教學隨筆篇一:沒有達不到的高度,只是沒有足夠的付出

--瓦房店師範學校承辦的北三市農村骨幹教師培訓心得

看著那張八十幾個花一樣的笑臉的大照片,讓我靜靜地想像,他們是否都和我一樣,收穫了很多,要不然怎么笑得那么燦爛?

這就是大連市農村國小教師培訓班(第二期)全體學員合影。20xx年1月28日至2月4日,在這一個星期的時間裡,工作在教學第一線的我,有幸參加了大連市瓦房店師範學校承辦的北三市農村骨幹教師培訓的為期一周的培訓。培訓的時間雖然短暫,但是每天的感覺是幸福而又充實的,因為有許多骨幹教師聚會在一起學習。我們聽取教育專家的講座,聽了很多不同風格的名師講課,每一天都受到不同類型的啟發,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衝擊。在這裡,我更進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耳濡目染的東西很多,但要“采他山之玉為我所用,納百家之長解我所困”卻需要一個消化吸收的過程,這個過程也許很漫長,也許會走得很累,但作為一線教師的我會走下去,也能走下去。前邊的路很長,前面的人也很多,我也許不能走到最前沿,但我會朝這個目標去努力。所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這是我一生的追求。

在培訓中,當我一走進教室里,當培訓老師的課程剛剛展示,我的眼睛就立即全神貫注地緊盯著老師,生怕漏掉老師一個細微的表情變化或是一句銜接語。我的筆在不停地寫,腦子在不住地記,此行不虛!我的收穫太多,特級教師、優秀教師呈現給我太多的精彩,我感到耳目一新,得到了學科前沿的許多信息。第一次近距離地感受名師的風采,感悟到了很多先進的教育理念。“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古人寥寥數語就將學習的重要性高度地概括出來了。學習的過程好比那未經加工的瑕玉,經過一番精雕細刻之後,呈現出一具“婀娜”的工藝品應具有的高貴與典雅。同樣的,面對這場深刻而全方位的新課程改革、日益複雜的學生思想道德,很多時候仍讓我們有些霧裡看花,無所適從,我們很需要學習,而此次骨幹教師培訓學習,猶如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撥雲見日,使我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開朗。這幾年的教學生涯,讓我已經慢慢倦怠,我已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自己變的除了愛抱怨,還是抱怨。抄不完筆記,頻繁的檢查,刻薄的制度,一項又一項的任務以及家長的難纏,學生的愚笨,領導的不理解,等等、等等。都是那么沉重,沉重的令人窒息。我早已像一台機器,不再有靈感。把教師當成了一種職業,一種謀生的職業。對工作有的是厭倦之意,不平之心,黯淡之境。可通過這幾天的培訓,讓我能以更寬闊的視野去看待我們的教育工作,讓我學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的方法和捷徑。“愛”是教育永恆的主題,我們知道了怎樣更好地去愛我們的學生,怎樣讓我們的學生在更好的環境下健康的成長。想給學生一滴水,教師就必須具備一桶水。這幾天幾位輔導教師講的課就充分印證了這句話。他們用淵博的科學文化知識旁徵博引給學員們講述深奧的理論知識,講得通俗易懂,讓我們深受啟發。我們面對的是一群對知識充滿渴求的孩子,將他們教育好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為了適應明天的社會,今天的教育必須改,而改革的成敗首先在於更新教育理念,劃時代的改革不能指望一步到位。通過短暫的學習生活,我最大的收穫就是真正地認識了新課程改革,認識到這場課改所具有的深遠意義。社會在發展,科技在進步,勞動力的素質就必須提高到一個新水平,這樣教育才能可持續性地發展。

在教育改革和課程改革以及教師體制改革風起雲湧的今天,對學生的培養不能再循規蹈矩,必須通過教師創造性的工作去尋找適合自己教育對象的方式方法。在以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應該在模仿、學習他人經驗的基礎上,總結、思考自己的經驗,結合自己的特點及優勢,加以創造性運用,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要不斷擴展自己的知識和興趣愛好,以便從各種渠道獲取的信息中得到啟發。這次培訓還讓我認識了不同地區的優秀教師,通過交流使我開闊了視野、拓寬了思路。這次培訓既使我感受到了壓力,也增強了信心。在這裡,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壓力變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最終成為一名優秀的骨幹教師,就要更努力地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理論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課堂教學能力等。而這就需要我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努力學習各種教育理論,並勇於到課堂上去實踐,及時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反思、調控,我相信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會有所收穫,有所感悟的。令我欣慰的是,培訓班裡有許多優秀的老師,我們有很多的話題可以一同交流和探討。我們有很多的觀點可以一起抒發和碰撞。讓我從許多老師身上學到了寶貴的經驗。

最後,教師的工作平凡,驚天動地的業績很難創造。但我們不能因此心灰意冷,放棄對成功的追求。這時調節自身的成就感就尤為重要了。我們可把一個差生的轉化,一次成功的論文交流,一件優秀的課件展示,一次扣人心弦的典型發言,一次推心置腹的家訪勸學,一屆學生的優異成績看作成功的驛站,並從中獲得成就感,以此收穫樂趣。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

鐵西辦事處中心國小馬丹丹

關於付出教學隨筆篇二

我們全都知道現在的教育問題很大,一味的應試教育和早到幼稚園就開始的競爭式教育,使我們的孩子,乃至於家長、老師都陷入無休止的征戰,無不感到精疲力盡、苦不堪言。“現在快樂,以後痛苦”的論點,更會使我們感到無所適從。試問:現在都無法快樂,以後又如何不痛苦?就如同愛一樣,快樂也是需要學習和養成的,它是一種能力、是一種修養。教育的對象是一個人的一生,而決不僅僅是某一次考試的分數到底是98還是100;取得的名次是第一還是第二。比如孩子今天成績好,我們應當教他們不浮躁、不驕傲;孩子今天的成績不好,我們要教給他們改正錯誤的態度,並且不要患得患失。教育是一門非常高深的學問,需要我們毫無保留全身心的投入。諺語所謂「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於是我學著開始向前人請教,向古聖先賢的經典學習,原來辦法就在其中!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大家都承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師,孩子的許多、幾乎所有的品質都是源自於自己的父母,特別是母親。古人講「身教重於言教」,這正是教育的秘訣,我們為人師、為人父母,首先要自己做到,我們希望孩子們幸福、快樂,我們就先要生活得幸福、快樂;我們希望孩子們好學、有禮,我們就先要好學、有禮……

現在嚴重的是大家的信心出現了危機,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要保持清醒、保持理智,決不可以情緒化和感情用事。因為教育實在是太重要了,容不得半點錯失。

關於付出教學隨筆篇三

教育,不是守株待兔,不是無所事事,不是一勞永逸。王國維說過,古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歷三種境界,其一即為“昨夜西風雕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望盡天涯路”必先“上高樓”,教育,需要付出。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心的付出,時間與精力的輔成,才能換來教育詩意的收穫。種植教育,需要耕耘澆灌、除草培苗,需要細心的呵護。而耕耘之後不會立刻獲得果實的豐收,需要經歷一定的時間,需要等待。所以,教育又是一種等待。